腹腔镜下胰腺全系膜切除术对胰头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全系膜切除术对胰头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指标和预后的影响评估。

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收治的80例胰头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0例。腹腔镜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2.8±9.0)岁,年龄范围为42~67岁,采用腹腔镜下胰腺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开腹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3.0±7.5)岁,年龄范围为43~65岁,采用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血清指标[癌抗原19-9(CA 19-9)、1,25-二羟维生素D3及microRNA-2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1年生存率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R0切除率[87.5%(35/40)]高于开腹组[70.0%(28/40)],手术时间[(6.0±1.5)h]长于开腹组[(4.3±1.1)h],术中出血量[(621.3±90.0)ml]低于开腹组[(720.8±110.3)ml],住院时间[(9.8±2.0)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4)d]短于开腹组[(12.5±2.5)d、(3.6±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CA 19-9[(68.1±5.3)U/ml]、microRNA-21相对表达量(3.22±0.53)低于开腹组[(88.7±8.0)U/ml)、(3.98±0.60)],1,25-二羟维生素D3[(31.3±3.1)pg/ml]高于开腹组[(25.8±2.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6/40)]低于开腹组[35.0%(14/40)],1年生存率[65.0%(25/40)]高于开腹组[27.5%(1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胰腺全系膜切除术对胰头癌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生命早期不同时间点应用抗生素对新生大鼠细胞因子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24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出生第2天抗生素组(2dCef组)、出生第7天抗生素组(7dCef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于出生第2天、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头孢噻肟钠连续3 d,对照组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第35天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患者睾丸发育不良和潜在的不育,其治疗的时机和方法都存在争议。现就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分析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研究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以及基于此之上的量效关系研究已成为新药研发与监管的工具与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有机地嵌入新药研发和评审过程中,将能够使研发和评审更为高效,并回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