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它主要是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相对于精度教学而言,略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更明确,方法更简单,过程更粗放,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更明确。
  关键词:略读教学 方法探究 有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58-0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知识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需要略读的课文的特点一般来说是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易通顺,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成为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和“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其所略,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改变精度教学环环紧扣的现行推进,采用更加狂野的板块式推进,以抓住文章的主要意思和中心思想为基本目的,粗略的、非精细的阅读,但是在粗略的同时也要有所重点,有所发展。
  1 略读课文的操作流程
  1.1 依照提纲预习,整体把握
  因为略读课文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理解上的感知大意和理解中心思想。所以略读课文比精度课文更能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现如今大多教材都设置了“阅读提示”,除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能着重对课文的中心思想、阅读方法、学习的重点、等拓展给予提纲性的导向。这样更好更方便的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重点。
  1.2 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仔细思考
  让学生自己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相关的语句,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略读课文的教学成效体现了学生语段的是否精准、意识是否明确、学习的过程是否认真。决定着课文类型的角色是否正确发挥。
  1.3 教师引导学生
  指导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能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
  明确所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使用在前几篇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顺利概括。
  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自己感悟,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给学生们比较充分的自学时间。
  1.4 多多交流讨论
  略读课文的“略”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略”。略读课文的是让你简单、粗略的阅读,重点是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精度课文的教学方法不同,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全班集体交流,就学生方面来说,是一次系统、和更加生动的互动补充的平台。而教师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把粗浅推向深刻的,把笼统的导向具体的,把理解导向运用。
  1.5 突出重点,抓住重点
  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首先应该了解大意,其次应该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对于读文章的课堂来说,学习的重点就是应该明白所学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理解,成为自己的知识,而在略读的课堂上,本身就是通过略读的方法阅读文章,所以更应该抓住文章的重点,从而消化文章。
  1.6 拓展,在课外补充运用
  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和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外相连的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应该扩大教学的容量,引到学生在课外的时间用略读的方法看一些名著或者长篇,然后记录文章的中心点,同时教师加以检查,指出错误,对学生加以指导和改正。让学生注重阅读的积累,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喜欢的段落背诵或者抄写下来。积累优美的语段,也可作为课后的一项拓展练习。
  2 略读课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比较浅显,这样便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与精度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理解的深度会有所下降。所以,在略读课文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明确课文的要求
  加强阅读的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渐的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在略读课文之前应该让学生根据课文题目来大致的理解出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粗略的、快速的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2.2 教师应该设计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
  一般的略读课文在前面都有略读提示,教师在略读之前应该指导学生认真的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这样能针对性的提出本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更好的发挥训练阅读。
  2.3 抓住要点
  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法上的,通过讨论、交流,掌握阅读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抓住课文的最中心思想,不能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练。
  2.4 读是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精度还是略读都离不开读,那么这样,就需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略读不等于简单的读,读是准备,是基础。通过读文章提示可以学习文章的重点,了解文章的总纲,这样更能通过略读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浏览能力。
  2.5 注重评价
  恰到好处的评价会对学生的理解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学习方法的评价,如果点拨的恰到好处,不但可以是学生迅速的掌握方法,还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自学的兴趣。同时,带领学生点评文章的成败得失,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所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评价不能略,不但不能略,还应更加系统的引入和运用评价体系。
  略读课文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所谓略读就是粗略的读、简要的读,不做细致的推敲。教师指导和学生所化的时间略,重点感悟求精,对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这个度应该处于精读和独立阅读之间,不要精致的推敲,也不要全部囫囵吞枣的一眼带过,要有目的,这应该就是略读课程教学的定位。
  3 略读课文有效模式的意义
  如今,略读课文已经成为了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略读教学不是简略或者省略教学方法,而是需要更加严谨、认真的对待。总之,略读课文就是精读课文的眼神,不但是学法能力上的迁移、运用、巩固、总结,而且还是文本内容的迁移延伸,应做到课内和课外的相互融合,此外,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交流,实现自己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4 结语
  略读课文不同于早期教学中的精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浏览能力、自主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的适用现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如果运用得当,则是一种真正成功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军.语文略读课文中的略与不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0):72.
  [2] 林秀平.小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辅导员下旬刊(教学研究),2012(10):27-28.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新课程标准出台开始,初中语文改革就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列为主要发展内容。我们都知道,日常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综合性学习通常被作为老师们的一种辅助性方法,它的开展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人兴趣,而且,如何开展也是目前教师们比较盲目的地方。为了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提升中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军事业变得尤为重要。培养一批好的飞行学员,对未来的空军事业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的,因为飞行员是要逐步走向领导岗位的,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战斗力极强的战斗员,也是一名有出色的领导能力的指挥员。飞行学员是我国空军的未来。本文就如何加强飞行学员管理能力策略以及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飞行学员 策略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從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结构、科学进行课堂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实现高效英语课堂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50-01  课堂于学生的意义,就像田地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而"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铁肩担
摘 要:MBA目标是培养优秀职业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职业技能的领导者,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大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领导者能力素质所涵盖的内容,进而提出以建构主义理论理念、社会责任教育理念等作为MBA的培养理念,最后探究了基于领导者能力素质结构模型的课程体系设置。  关键词:MBA教育 领导者 能力素质结构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
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搭载IOS、Android等智能系统的移动终端也迅猛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探讨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应用,探讨教学移动化、学习
以“信息通信,尽情城市梦想”为参展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位于浦西的企业馆区,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企业馆之一。信息通信馆为广大观众打造信息通信生活的梦想体验,其设计立
"看似风生水起的物联网推广,其难点也不容忽视,如行业门槛高、开发周期长以及标杆性产品缺乏等等。"3月25日,在刚刚启动的"创新广东"系列活动中,物联网被广东移动提上议程。据悉
摘 要:数学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课程一直备受重视,因此应该重视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对学生来说。虽然数学学科很注重计算技巧和方法,但从本质来看数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计算方面,记忆、交流、质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在学生的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拓展教学的内容和途径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