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首先应该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认为自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张扬个性,要勇于同作者对话,勇于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探索的有效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阅读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语文基本的学习方式是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最传统的方法是还原作者本意。因为作品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情感注入作品中,因而追踪作者的原初意义也就成了解读的第一步。语文教材中的优秀篇目,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彰显作者的个性。当学生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他们实际上是带着对这个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带着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解读,与作者交流,倾听与理解他们表达的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感受与思考。可见,阅读首先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我们认为,阅读教学要将阅读还原为学生自己的阅读,还原为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本文的碰撞和沟通。这样,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以主动探究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1.与作者对话,引发探究文本的欲望
  我们阅读的文本,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而许多作者都是文学大师、巨匠,读书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谈话的对象层次越高,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也就越高。在阅读文本之前,让学生主动了解作者,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唤起他们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与作者对话,是拉近学生与作者、深入探究文本的基础。如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时,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活动:“走近普希金”。(1)普希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知道他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吗?(2)你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经历吗,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在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断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2.深入解读作品内涵与文本对话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达到与作品对话和交流的目的。由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较低,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探究文章的主旨的时候,教师要巧妙地为学生铺路搭桥。
  (1)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比如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师在引导学生找准本文的文眼“快乐”后,可以让学生探究:盲孩子为什么这么快乐?文中哪些句段描写了盲孩子的快乐呢?这些描写盲孩子快乐的句段,你认为应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自读、全部齐读、分角色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将文中的人、事、景,再现为可以看到、听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真切地体验到盲孩子快乐的情感。
  (2)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要把握作品的精髓,不应把阅读作为肢解作品的过程。如《绿色蝈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设有这样的问题: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习性?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有什么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深入探究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可以精心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法布尔是如何观察介绍绿色蝈蝈的?他是带着怎样的感情介绍绿色蝈蝈的?如果巧妙地将这篇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一”的问题蕴含其中,为学生架设整体感知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桥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细心品味语言,真切地体验到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
  (3)给学生个性思考、感悟的空间,鼓励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才能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发现、讨论、探究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为此,教师可设计适合个体学习需要的问题,如你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觉得哪句诗有言外之意,蕴含怎样的哲理?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能力。
  
  3.让学生与自我对话,在体验反思中升华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学生的阅读活动,通过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达到自我的双重“发现”,使自己的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提升。如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学中,学生品味了美的语言、美的情境,体验到了盲孩子在影子、萤火虫的关爱下快乐无比的情感后,面对作品中的形象,内心很不平静,此时适时引导学生,就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也是进行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过程。
  实践证明,阅读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开掘他们思维的源泉,使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以迸发。
  
  (田翠英,山东济宁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由于发电厂的厂用电运行方式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各电厂都在建设初期对厂用电的配置及运行方式进行反复计算论证。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及备自投装置
介绍采用黑马HM-201清洗剂清洗甲醇换热器的锈垢和污垢的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写好作文批语至关重要。好的作文批语,如同与学生促膝谈心,在平等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能引发学生写作内驱力。一位同学在《迈入中学的第
目前,水射流除锈在中国尚处在初级阶段。一条超高压纯水射流箱体除锈生产线正在建造。根据样机除锈试验总结出的经验及相关数据,建造箱体除锈生产线。介绍了生产线中水射流除锈
变坡溢洪道内水流流态和衔接形式复杂,为论证该溢洪道设计的合理性,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流态、水面线、流速、压力及空化特性等水力学参数进行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只有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中才算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