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名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关键词 提高;地理課堂;趣味性;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3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和潮流,更要有创新。现代教学要求的是快乐高效的课堂,要寓教于乐。那么怎样的教学才是充满趣味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热爱地理学科呢?我想,那就要把趣味贯穿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去。一、趣味导课——巧设导入,激疑引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1.诗词情境法。诗词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蕴含着大量优美的地理景观信息。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诗词创设情境,则能更好的将学生引入课堂,翱翔于地理的世界。例如在教授“台湾省”时,让学生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短短数语瞬时将学生带入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当中。用这首诗作为这节课的导语,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联系生活法。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若能准确的选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则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气候”一节时,正值国庆收假后,我问学生:国庆黄金周,同学们都跟家人去哪里旅游了?学生踊跃回答。我又说:“国庆假期,我去了陕北靖边,看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已经穿上了羽绒,家里打开了暖气,而我们班的王老师去海南度假,看她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全是短袖短裤,沙滩阳光。同是金秋十月,同处祖国大陆,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呢?”由此引出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存在差异,水到渠成,效果显著。3.歌曲激励法。在给初三学生进行二轮复习时,怎样设计导入成了一个难题。此时不能再用初一、初二传统的导入方法,而是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在中考冲刺阶段复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歌曲激励法,确定“每周一歌”来激励学习。这样的导入,在每节课前都调动了学生复习备考的主动性,反而事半功倍。二、趣味授课——活教引导,教学生花地理课堂上,其实可以恰当放弃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把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融入教学,使学生兴趣更高,印象更深刻。1.生动趣味语言法。在地理教学中应适当的引入顺口溜、谚语、古诗、故事、谜语、歌曲以及地理别称进行教学,既使授课语言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例如学习“中国的疆域”时,先打出一条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头指世界最大洋,尾摆全球大陆中”。这是哪个国家?学生兴奋地喊出:“中国,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用谜语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迸发求知欲的火花。2.微课辅助法。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我比较提倡在地理课堂中辅以微课教学,通过短视频实现教学模式和叙述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愉悦高效的课堂。例如,讲到“中国的山脉”时,中国山多名杂,难学又难记。我制作了一个六分多钟的微课《跟着诗词学山脉》,用优美的诗词,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触发他们的思考,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突破教学难点。三、趣味练习——妙设题目,高效反馈课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节课安排多次反馈性的练习,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教学进行会诊的过程。1.竞赛式练习。对于地理学习中简单易记的内容,设置题目,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国的邻国”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方位记忆法当堂记忆中国的20个邻国,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快、最多?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并积极举手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体现了公平,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2.分层次练习。当堂反馈练习分A组和B组,有层次,有梯度,以供不同程度的学生扩展提高。例如在学习“台湾省”时,反馈训练环节,A组题目是考查基本知识点的选择题,要求全班学生当堂完成;B组题目是中考真题中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引导部分学生当堂准确解答,另一部分学生下课思考、求助完成。四、趣味小结——高招小结,举一反三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必须打破常规的“一言堂”式课堂小结,让学生自行归纳和总结。我在每堂课的小结环节都会问学生三个问题:(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地理的方法?(3)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从知识上升到方法,从方法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学生每节课都能从这三个方面认真小结,一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体现教师素质的艺术。在地理课堂中若能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同乐趣俱来,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地量千古文明,理蕴万世精华。当地理变得有趣,让教育成为最美的遇见。参考文献:[1]张春艳.增加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