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有趣味气自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名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关键词 提高;地理課堂;趣味性;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232-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但要紧跟时代步伐和潮流,更要有创新。现代教学要求的是快乐高效的课堂,要寓教于乐。那么怎样的教学才是充满趣味的?怎样才能让学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热爱地理学科呢?我想,那就要把趣味贯穿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去。一、趣味导课——巧设导入,激疑引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1.诗词情境法。诗词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蕴含着大量优美的地理景观信息。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诗词创设情境,则能更好的将学生引入课堂,翱翔于地理的世界。例如在教授“台湾省”时,让学生朗诵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短短数语瞬时将学生带入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当中。用这首诗作为这节课的导语,在学习之初就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联系生活法。地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若能准确的选取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则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例如在教授“中国的气候”一节时,正值国庆收假后,我问学生:国庆黄金周,同学们都跟家人去哪里旅游了?学生踊跃回答。我又说:“国庆假期,我去了陕北靖边,看到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已经穿上了羽绒,家里打开了暖气,而我们班的王老师去海南度假,看她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全是短袖短裤,沙滩阳光。同是金秋十月,同处祖国大陆,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呢?”由此引出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存在差异,水到渠成,效果显著。3.歌曲激励法。在给初三学生进行二轮复习时,怎样设计导入成了一个难题。此时不能再用初一、初二传统的导入方法,而是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在中考冲刺阶段复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歌曲激励法,确定“每周一歌”来激励学习。这样的导入,在每节课前都调动了学生复习备考的主动性,反而事半功倍。二、趣味授课——活教引导,教学生花地理课堂上,其实可以恰当放弃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把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融入教学,使学生兴趣更高,印象更深刻。1.生动趣味语言法。在地理教学中应适当的引入顺口溜、谚语、古诗、故事、谜语、歌曲以及地理别称进行教学,既使授课语言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例如学习“中国的疆域”时,先打出一条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头指世界最大洋,尾摆全球大陆中”。这是哪个国家?学生兴奋地喊出:“中国,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用谜语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迸发求知欲的火花。2.微课辅助法。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我比较提倡在地理课堂中辅以微课教学,通过短视频实现教学模式和叙述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愉悦高效的课堂。例如,讲到“中国的山脉”时,中国山多名杂,难学又难记。我制作了一个六分多钟的微课《跟着诗词学山脉》,用优美的诗词,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触发他们的思考,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突破教学难点。三、趣味练习——妙设题目,高效反馈课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节课安排多次反馈性的练习,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的教学进行会诊的过程。1.竞赛式练习。对于地理学习中简单易记的内容,设置题目,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国的邻国”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方位记忆法当堂记忆中国的20个邻国,看哪个学生记得最快、最多?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并积极举手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体现了公平,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2.分层次练习。当堂反馈练习分A组和B组,有层次,有梯度,以供不同程度的学生扩展提高。例如在学习“台湾省”时,反馈训练环节,A组题目是考查基本知识点的选择题,要求全班学生当堂完成;B组题目是中考真题中的综合题,有一定难度,引导部分学生当堂准确解答,另一部分学生下课思考、求助完成。四、趣味小结——高招小结,举一反三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必须打破常规的“一言堂”式课堂小结,让学生自行归纳和总结。我在每堂课的小结环节都会问学生三个问题:(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地理的方法?(3)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从知识上升到方法,从方法上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学生每节课都能从这三个方面认真小结,一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提升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体现教师素质的艺术。在地理课堂中若能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同乐趣俱来,才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地量千古文明,理蕴万世精华。当地理变得有趣,让教育成为最美的遇见。参考文献:[1]张春艳.增加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掌握技巧培养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解题技巧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为依据,从阅读题目,挑选关键信息、回归生活,调动学生解题思维、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解题技巧有效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
摘 要 绘本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符合幼儿的表象思维的特点,因此,是幼儿最喜欢的、也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文章针对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提升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问题,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幼儿园;绘本阅读;实施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1-0049-01  “阅读从娃娃抓起”。注重幼儿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成为了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制定合理的游戏方案、选择多样的游戏融入以及引入多媒体课件教学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33
摘 要 眉批是对习作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许多高年级学生在互改习作时,眉批缺乏深入,缺少内化。对此,教师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用原则引导眉批方向,用范例指导眉批方法,用交流促进眉批内化,用肯定彰显眉批成果,让学生乐于眉批,懂得眉批,受益于眉批,从而丰富习作知识,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 习作;学习共同体;眉批;互改;有效  中图分类号:O572.24
摘 要对比教学法表现在语文课程中,就是把可对比的对象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性,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实现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还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很适合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以《普罗米修斯》为例,通过语句内容的对比、增删词语形成对比、改变标点符号形成对比、不同人物态度的对比、同中求异等方法去探索小学语
摘 要 教育的根本在于提升人的素养,学习的目的在于走向成功。在教育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提升课堂效益,已迫在眉睫。根据教学论和心理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尝试教学法就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弊病,让学生在尝试中走向成功。关键词 教学;异彩;初探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曾经听过朱晓敏老师的课,感觉犹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脾;如品绿茶,余香萦绕。朱老师那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无不闪烁着她教学智慧的光芒,充分展现了她精湛的教学功底和丰厚的文化底蕴。4月9日听了朱晓敏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给我的感触颇深,就是那么一节常态下的数学课,充分关注数学课堂细节,却蕴藏着朱老师的教学机智,诠释着朱老师的教学智慧。关键词 关注
摘 要 在这学期的课文《师恩难忘》中,作家刘绍棠回忆了他的小学田老师。他说是田老师课堂上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的眼神也告诉了我,他们多么希望有这样的语文老师啊!这不禁让我颇有感触:身为一名语文老师,虽不及田老师的智慧博学,但在不短的语文教学中,也有自己的点滴收获。关键词 教学;语文;课堂中图分类号:C41,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参与意识。为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展开相关探索与分析,希望可以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由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主体作用;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学会推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学习障碍;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