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g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重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然而当前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阅读教学是近些年家长与学校着重关心的部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让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帮助极大,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重视着语文阅读能力,但在其过程中发现教学成果并不十分理想,一方面是在教学上的各种限制,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另一方面面对枯燥无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氛围,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情感不够浓烈,对阅读本身的认知度也不够透彻,甚至毫无了解可言。对此该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阅读本身的认知;促进文学、阅读等水平的全方面发展,综上结合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下展开多方面的策略论述。
  一、 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基础语文能力薄弱,尤其是词汇理解、语句分析能力方面尤其欠缺
  语文阅读能力其实质是学生综合语文积累的运用与实践,而阅读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汇的了解、语言环境的掌握、语句结构的分析,而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语文积累。而小学生在语文基础积累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与扩展、阅读技巧的习得与利用、阅读习惯的培养与优化都有消极的影响。
  (二) 老师的教学能力不强以及教学模式选择灵活性差,课堂教学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联动与沟通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相对简单、教学环境相对平和、教学任务相对容易,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在自身教学研讨以及教学扩展上缺乏必要的动力,进而导致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在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模式构建上缺少必要的灵活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动,造成了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目标主体之间的对应性不强。
  (三) 小学阅读教材资源缺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扩展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教材资源的限制,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教学扩展,尤其是在阅读文章的选择、阅读技巧的培训、阅读能力的利用上缺少应有的实践性与针对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办法选择自身喜欢的、没有办法做好全面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影响了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也形成了阅读教学模式僵化的局面。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背景、划分段落、概括内容而学生按照教师讲解进行被动学习的方式展开,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缺乏自主理解文章内涵能力的现状产生。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自主积极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文章含义,同时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所思所想,逐渐提升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小学生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点,以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爱好兴趣、认知水平为依据,进行阅读教学内容的设计,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此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理解作品,使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逐渐提高。
  (二) 创新阅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更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富有现实感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和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悟与感受,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达到一举两得的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驱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技术能力,开展相应的趣味性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日积月累的进行阅读素材积累,提高自身阅读水平。
  (三) 優化学生的阅读教材资源,积极扩展学生的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老师应该做好对阅读教材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尤其是应该扩展阅读教材的题材、国别、难度等,一定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教学任务要求进行阅读教材的扩展。同时还要做好学生阅读量以及阅读质量的控制,全面扩展学生的阅读深度与广度,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丰富化扩展。
  (四) 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重点做好多媒体教学、舞台剧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利用
  老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现代化教师方式,优化对多媒体教学、舞台剧教学等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其实可以开展如演讲、辩论、朗读等形式阅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对文章细节以及语言组织逻辑的掌握。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进行教学时引入分角色表演,如在进行《西门豹》的学习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舞台剧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与口语能力。
  三、 总结
  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也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启迪,通过教师为学生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学生想要使自身阅读行为有一定的延伸,就要扩充自己的阅读数量,同时也要对问题敢于提出质疑,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乐于阅读,乐于研究,让阅读带来的收益,受益于终身,并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陈永旭.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2):104.
  [2]朱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43-44.
  [3]田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9):106.
  [4]翁秋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7(1):48.
  作者简介:
  田水花,重庆市,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患者予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填写入院评估表,接受品管圈治疗,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普及情况。结果 88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开始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而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知识中重要的一个知识版块,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加注意。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本文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效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阶段,学生会学习一些基础的古诗词,这为他们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学生只是简单的接触古诗词,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特征,使他们
目的 研究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及MRI 检查方式进行检查
摘 要:因为语文特殊的学科特点,有不少学生提出语文课堂有枯燥乏味的问题。于是,教师如何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已经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师生互动为出发点,针对教学内容深度不足,互动方法不够多样等问题,提出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等方法,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氛围来完成师生互动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主动性  在普通的语文教学模式里,教师总是如同唱独角戏一样在讲台教授,而被动听讲的
目的 探讨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股骨头置换术对其的疗效。结果 老年股骨粗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