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以人为本 全力构建和谐医院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和谐医院,就要“以人为本”,重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医院、医院与社会的和谐,不仅要达到医院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争取外部环境和谐发展,还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与促进宏观的整个医院的和谐发展,使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处于有序状态,保持和谐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
  和谐医院是充满创造活力、具有和谐医患关系、人员和睦相处、稳定有序、利益关系协调的医院。医院和谐重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医院、医院与社会的和谐,不仅要达到医院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争取外部环境和谐发展,还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与促进宏观的整个医院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医院,就要“以人为本”,通过努力,使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处于有序状态,保持和谐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这既是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目标。
  1、构建医院内部党员与职工的和谐关系
  1.1创新载体活动,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医院职工教育以“四职”教育为主线,以“做新时期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为活动载体,实现职工高素质、医疗高质量、服务高水平、消费低价格”的工作目标。
  1.2开展载体活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医院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做岗位先锋、做创新能手、永葆党员先进性”的载体活动。凝聚党员力量,成立支部自主研发智囊团,积极开展自主研发,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并将自主创新成果与争先评优工作结合起来。
  2、构建医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关系
  2.1医院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
  管理者必须深刻了解医院文化的内涵以及医院特有的文化底蕴,营造积极向上、和睦相处的工作环境;管理者要敢于为职工说话,履行管理职能,维护职工利益。比如医院制订的奖金分配方案、奖惩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暂行办法、货币化住房分配方案、科室奖金的二次分配是否透明,职工进修、评选优秀等是否公正,都需要医院管理者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员工,减少医院内部矛盾的产生。
  2.2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医护人员的关系
  科主任和护士长,除要有精湛的技术外,其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科室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得到提高发展,科室才能提高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同事利益的关系,不偏不倚,使科室处于和谐状态,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员工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2.3科室和科室间的关系
  医疗工作是一个集体劳动集体智慧的工作,护士长在联络科室间事务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不论与哪个科室打交道,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妥善地协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还要互相堵漏、相互提示、从而既和谐相处、又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医疗任务。
  3、构建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3.1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医院要提高经营绩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灵活调整自身可以控制的各项营销要素能力;注重医院形象的塑造和患者忠诚度的培育;实施医院品牌宣传,有计划、有内涵、有层次地对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专科专病、知名专家、服务举措等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开展公益性活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3.2提高医院的公信力和竞争力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雄厚的技术力量、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队伍、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上。医院要赢得公众的信任,除了医院内建设重信守诺的氛围和规章制度外,还要营造诚信无期的信用环境,切实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以维护医院的公信力。
  3.3加强与其他医院同仁及社会监督员的沟通
  医务人员应多与其它医院同仁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切磋、及时掌握医疗卫生前沿的资讯,了解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与同仁们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便处理各种疑难病例。加强医院与社会,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溝通交流和社会监督工作,作好来信来访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的医德查房,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社会监督员座谈会。
  4、构建医院和患者的和谐关系
  4.1诚信是医护人员职业精神之源
  在处理医患矛盾中,医者的诚信精神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只有医者真心、诚信待患,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4.2抓住重要环节,倡导人性化管理
  为病人提供温馨的“人性化服务”已成为医院最主要的竞争策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挖掘内在潜力、时刻为患者着想,如为患者打洗脚水、剪指甲、洗头、为住院患者过生日、发放康复卡等等。
  4.3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把“优质服务”定为医院的产品,我院提出医疗“质量”服务,护理“微笑”服务,管理“环节”服务,经营“降利”服务,价格“标准”服务,并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使医院的发展成果惠及到职工,惠及到社会,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作者简介
  白玲(1979.06-),女,籍贯:河北省定县,现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宣传、行风、团委。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县域精神文明创建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发展的困难和短板,尤其是与当前物质文明发展相脱节。实现县域精神文明创建,重点在“治”,关键在“久”,目的在“美”。三个问题共同破解,方可实现文明创建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  【关键词】精神文明;城乡创建;明光市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物质文明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县域精神文明工作,使县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实现社会整体
期刊
2013年,北京市昌平区银山出租汽车公司“首都的士雷锋车队”队长王凤进被提名为全国道德模范,并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4年,“雷锋车队”党支部被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亲切地称为“车轮上的党支部”。“雷锋车队”所在的银山出租汽车公司隶属于昌平区国资委的一家国企,是昌平区基层党建工作平台上的一支标杆。追溯这支队伍的成长历程,对新时期进一步开展和创新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雷锋车队”
期刊
【摘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提出是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为思想核心;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最新成果为哲学依据;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为现实基础;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人民主体地位为根本遵循,彰显着我国发展的深刻逻辑内涵。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思想核心;哲学依据;现实基础;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期刊
2016年2月16日下午,央行、发改委、银监会等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此文对于工业领域乃至实体经济而言,都是一次信贷机构的大调整和大部署。  同一天,央行发布2016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今年第一个月,央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54万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元,创下历史记录。  这两个重大信号意味着,2016年刚刚开始不足两月,
期刊
【摘要】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对公安民警的工作要求和心理期待越来越高,公安民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繁重的任务。那么,在嚴峻的社会形势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下,民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又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民警们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呢?本文从民警心理健康及思想状况的主要特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三个方面分析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科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高校积极创新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扩大建设图书馆的规模,尤其不断推广计算机及其应用硬件设施在图书馆中的使用范围,对保证高校图书馆系统的安全性能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问题的详细阐述,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战略因素,以期为改善高校图书馆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战略因素  近
期刊
【摘要】平面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评价力,如何能让平面构成这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为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视觉表达基础?笔者从教学重点、教学现状、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对现阶段的教学思维模式、训练方法、练习题目布置等方面来探讨多媒体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  【关键词】平面构成;启发性的思维训练;设计品位  时代的发展带来视觉传达方式的
期刊
【摘要】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壮族人口达16926381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9%左右。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有壮族人口超千万。壮族人口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速度,壮族人口的受教育状况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壮族人口以及其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基于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进一步
期刊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公务员报考人数持续上升,成为了社会上最大的就业热门。公务员报考热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我国公务员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目前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入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制度性及非制度性原因,并从竞争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来揭示现行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公务员制度;原因;问题  自我国正式建立公务员制度
期刊
【摘要】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和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高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现象。高校应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法治教育的途径,将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相结合,开创品牌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应用新媒体,建立法治教育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