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仿吾在《论译诗》中进一步提出了理想译诗的四要素,在中国翻译史上影响深远。瓦尔特、本雅明在1923年的《译者的任务》提出译者的任务是在译语里激起原作的回声,为此,译者要找到的是体现在译语中的效果,即意向性,对后现代的结构主义以及翻译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二者翻译理论的相同之处,以及如何建构和对话多元文化时空的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