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强化工程预决算力度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有效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比例较大、施工范围较广,所以在施工管理中要处理好具体施工环节与工程预决算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项目投资规划并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的预决算,减少项目成本费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一、强化工程预决算力度的必要性
1、是提高工程预决算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强化对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力度,有利于建立健全预结算管理组织的专门化、专业化。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的、分工明确的、专业化水平高的预结算管理组织,强化对预决算管理人员的管理,实现对他们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加强监督与管理,培养一批职业素质过硬、预决算专业能力突出、敢负责肯吃苦的预决算管理队伍,进而提高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为项目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2、实现科学建设与可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待建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既定计划时间内完整工程建设任务,且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付出最小的成本代价,这一出发点与强化工程预决算的力度是一致的,且后者采取的措施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支撑,强化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力度即加强了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使工程建设各个方面都能有效得到贯彻与实施,并能对后续成效展开监督,这也符合科学建设与可持续化优化发展规律。
3、适应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对现代化管理方式越来越高,只有与时代发展脉搏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方式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作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预决算管理,强化对其的管理力度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高效的预决算管理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建设企业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
4、有利于做好进行招投标的管理
工程预结算管理中还包括招投标的工作,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要。通过强化工程预决算的力度,能强化对标底的管理,而标底编制是否准确与标底的保密程度直接关系着招标工作的成败。通过强化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力度,能加强对编制好的标底的审查,保证标底的准确性,既提高招投标的公平性、合理性,又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高效与质量,既规范了招投标规则,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为推动招投标的科学管理发挥了作用[1]。
二、建筑工程預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环节预算的审计人员不够专业
预算审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预决算计算的工程不够熟练,则他在测量预算资金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将同样的施工环节预算资金进行了重复的计算,这些原本已经在定额计算中被算入的小项目环节,又进行一次计算也增加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预决算的所需资金,这一类重复计算的问题不仅为建设工程所属企业加重了财政负担,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么多资金预算,也就导致了这些多出来的预算被部分管理人员私吞了,造成了大量预算资金被浪费和私吞。
2、预算上报情况与实际情况所需资金不符
在国内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预决算环节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将施工环节所需的定额资金预算定在高标准上,而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这就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预决算的资金所需。这一类预决算所需资金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情况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利用高套定额的计算方法而造成的,实际施工作用低标准,上报预算就套用高标准,这种定额的预算计算方式,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工程项目预决算资金过高的问题出现。
3、法律法规不建全所引起的问题
虽我国现行有对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这些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而这种不健全的法律直接影响就是无法满足经济市场的各种管理需求。同时,法律法规在真正实行时并没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职能,对于许多不合理的合同签订、工程施工和造价决算拖拉的现象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工程单位只能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竣工期限,还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4、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设计图纸所引起的问题
在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查中,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原设计图纸所带来的造价预决算问题不在少数。许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案,而中途改变施工设计,这看似小小的改变实则却给整个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工程造价方面,必须得根据修改后的方案重新进行造价预决算审查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工期,而且对整个工程的原定资金预算影响很大。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有效对策探究
1、加强相关预算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从大型的建筑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独有的相关预算审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财务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而言,他们的有关专业知识内容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与差别的。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还有一大部分缺乏经验的工作人员是存在着许多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这一部分专业知识不充足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为企业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更加准确的造价预算。专业培训不仅包括预算计算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要包括建筑企业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而加强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建筑工程项目预算计算的能力。
2、要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为审查依据的资料、合同及项目书等,在接授工程预决算审查时,要求工程项目方、施工方及监管方一定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如果当送至审查的资料出现遗漏或缺失时,都会造成预决算审查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工程预决算审查前,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工程图纸的各部分设计内容,并且要收集各方面有关工程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最为适合该工程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工程审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解决。
3、使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预算项目的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
从目前我国各建筑工程项目的预决算环节所存在的计算不当问题来看,以不同情况下施工方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市场的主要需求为依据,而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预算的机制体系,则可以在定额计算的体系基础上,帮助各建筑工程承包企业在预算环节中,对施工材料、施工场地等其他各方面的预算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管理,从而制定与企业建筑工程项目想适应的定额计算项目。
4、对施工工程中实际的施工人员数量进行准确计算
假若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工作一如既往地采取高套定额的方法来进行的话,企业在预算方面的资金投入仍旧会有一大部分是被浪费和私吞了的,为了减少这一类浪费私吞预算资金的重大差异情况出现,相关的造价预算人员就需要对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从而细化预算的计算过程,使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所需资金与造价预算资金的差异减少,而不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来进行笼统的计算,要防止大量多余的预算资金被浪费或者是被私吞。
5、使建筑工程的预算精确度得到提升
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的精准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对不同情况的建筑工程项目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分别进行量身定做的预算系数与调价系数制定,从而才能够帮助企业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其精确度更高、更加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工作[3]。
6、推行激励相关计算人员工作的政策
在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环节中,对预算审计人员以及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是不能够缺少的。除了国家需要推行这一方面激励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工作的政策之外,企业自身也要对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要提高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企业首先就需要做到组织相关成员的基础部分,并以相关的需求理论来作为指导思想,当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之后,企业内部就会有一定的形态形成,从而为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人力支持,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人力方面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无论是工程的预算还是决算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工程造价的预决算控制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项目能否满足企业造价要求和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为保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完善预决算的方法和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桦.浅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J].建设科技,2013(23):90-91.
[2]秦文斌.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95-96.
[3]赵菊青.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74-75.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决算;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投资比例较大、施工范围较广,所以在施工管理中要处理好具体施工环节与工程预决算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项目投资规划并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的预决算,减少项目成本费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一、强化工程预决算力度的必要性
1、是提高工程预决算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强化对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力度,有利于建立健全预结算管理组织的专门化、专业化。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的、分工明确的、专业化水平高的预结算管理组织,强化对预决算管理人员的管理,实现对他们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加强监督与管理,培养一批职业素质过硬、预决算专业能力突出、敢负责肯吃苦的预决算管理队伍,进而提高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为项目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方保障。
2、实现科学建设与可持续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待建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既定计划时间内完整工程建设任务,且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付出最小的成本代价,这一出发点与强化工程预决算的力度是一致的,且后者采取的措施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支撑,强化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力度即加强了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使工程建设各个方面都能有效得到贯彻与实施,并能对后续成效展开监督,这也符合科学建设与可持续化优化发展规律。
3、适应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对现代化管理方式越来越高,只有与时代发展脉搏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方式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管理方式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作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预决算管理,强化对其的管理力度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高效的预决算管理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建设企业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
4、有利于做好进行招投标的管理
工程预结算管理中还包括招投标的工作,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要。通过强化工程预决算的力度,能强化对标底的管理,而标底编制是否准确与标底的保密程度直接关系着招标工作的成败。通过强化工程预决算的管理力度,能加强对编制好的标底的审查,保证标底的准确性,既提高招投标的公平性、合理性,又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高效与质量,既规范了招投标规则,又降低了工程造价,为推动招投标的科学管理发挥了作用[1]。
二、建筑工程預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环节预算的审计人员不够专业
预算审计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预决算计算的工程不够熟练,则他在测量预算资金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将同样的施工环节预算资金进行了重复的计算,这些原本已经在定额计算中被算入的小项目环节,又进行一次计算也增加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预决算的所需资金,这一类重复计算的问题不仅为建设工程所属企业加重了财政负担,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么多资金预算,也就导致了这些多出来的预算被部分管理人员私吞了,造成了大量预算资金被浪费和私吞。
2、预算上报情况与实际情况所需资金不符
在国内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预决算环节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将施工环节所需的定额资金预算定在高标准上,而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这就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预决算的资金所需。这一类预决算所需资金的实际情况与上报情况不符合的问题,主要是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利用高套定额的计算方法而造成的,实际施工作用低标准,上报预算就套用高标准,这种定额的预算计算方式,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工程项目预决算资金过高的问题出现。
3、法律法规不建全所引起的问题
虽我国现行有对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这些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而这种不健全的法律直接影响就是无法满足经济市场的各种管理需求。同时,法律法规在真正实行时并没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职能,对于许多不合理的合同签订、工程施工和造价决算拖拉的现象也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工程单位只能通过其它的途径来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竣工期限,还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4、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设计图纸所引起的问题
在工程造价预决算审查中,施工过程中随意修改原设计图纸所带来的造价预决算问题不在少数。许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案,而中途改变施工设计,这看似小小的改变实则却给整个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工程造价方面,必须得根据修改后的方案重新进行造价预决算审查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工期,而且对整个工程的原定资金预算影响很大。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有效对策探究
1、加强相关预算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从大型的建筑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独有的相关预算审计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财务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而言,他们的有关专业知识内容是有着很大的不同与差别的。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还有一大部分缺乏经验的工作人员是存在着许多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这一部分专业知识不充足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培训,为企业建筑工程项目提供更加准确的造价预算。专业培训不仅包括预算计算方面的内容,而且还要包括建筑企业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而加强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建筑工程项目预算计算的能力。
2、要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为审查依据的资料、合同及项目书等,在接授工程预决算审查时,要求工程项目方、施工方及监管方一定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如果当送至审查的资料出现遗漏或缺失时,都会造成预决算审查的不准确性。因此,在工程预决算审查前,工作人员必须要熟悉工程图纸的各部分设计内容,并且要收集各方面有关工程的资料进行分析,然后选择最为适合该工程的审查方法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工程审查过程中出现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解决。
3、使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预算项目的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
从目前我国各建筑工程项目的预决算环节所存在的计算不当问题来看,以不同情况下施工方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市场的主要需求为依据,而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预算的机制体系,则可以在定额计算的体系基础上,帮助各建筑工程承包企业在预算环节中,对施工材料、施工场地等其他各方面的预算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管理,从而制定与企业建筑工程项目想适应的定额计算项目。
4、对施工工程中实际的施工人员数量进行准确计算
假若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工作一如既往地采取高套定额的方法来进行的话,企业在预算方面的资金投入仍旧会有一大部分是被浪费和私吞了的,为了减少这一类浪费私吞预算资金的重大差异情况出现,相关的造价预算人员就需要对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从而细化预算的计算过程,使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所需资金与造价预算资金的差异减少,而不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来进行笼统的计算,要防止大量多余的预算资金被浪费或者是被私吞。
5、使建筑工程的预算精确度得到提升
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的精准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完成这一工作,就需要对不同情况的建筑工程项目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分别进行量身定做的预算系数与调价系数制定,从而才能够帮助企业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其精确度更高、更加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工作[3]。
6、推行激励相关计算人员工作的政策
在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环节中,对预算审计人员以及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是不能够缺少的。除了国家需要推行这一方面激励相关预算审计人员工作的政策之外,企业自身也要对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要提高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积极性,企业首先就需要做到组织相关成员的基础部分,并以相关的需求理论来作为指导思想,当预算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之后,企业内部就会有一定的形态形成,从而为企业的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人力支持,为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人力方面的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无论是工程的预算还是决算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工程造价的预决算控制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项目能否满足企业造价要求和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为保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完善预决算的方法和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桦.浅析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方法[J].建设科技,2013(23):90-91.
[2]秦文斌.建筑工程预决算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95-96.
[3]赵菊青.浅谈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