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怎么建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运河苏州段,两岸绿化完善、步道规整。

  在青海发源、于山东入海,黄河水奔流激荡,孕育出璀璨厚重的华夏文明;东至辽宁、西抵新疆,雄伟长城蜿蜒万里,构建起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和平秩序,记录下春秋战国至明清2000多年历史中金戈铁马的纵横驰骋;北起北京、南达浙江,大运河水面波光闪动,沿线港口、民俗与城镇中,不乏千年河水冲积下的文化沉淀与精神传承;翻越雪山、穿越草地,路线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跨越15个省区市,数万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线路,是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见证。
  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是5000年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载体。2020年10月,中共中央第十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1年8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也即将印发。
  以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个重点基础工程为“五线谱”,奏响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的“四部曲”。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涵盖20多个省区市的“超大工程”,将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彰显文化自信最引人注目的标识。

规划引领,突出主体功能


  山西省偏关县老牛湾,是黄河流入山西第一站,也是黄河与长城交汇的地方。2020年11月,经文化和旅游部考察论证,这里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45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当前,我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形成了‘1 2 15’规划体系。‘1’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2’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交通专项规划》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这3个规划都是国家顶层规划;‘15’指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的分省份规划。”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長城组)专家委员董耀会介绍。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是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政策建议的专门机构,2021年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成立,目前下设长城、大运河、长征3个国家文化公园专家组。入选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皆是在历史、文化、旅游、规划等领域有深厚积淀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现在,国家层面规划都已完成,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正在按照国家规划调整各自的省级规划,调整完成后也将陆续颁布。”董耀会说。
  在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中,境内有2000余公里长城的河北省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省;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山海关古城遗址保护提升等多个项目被纳入45个国家重点项目。董耀会说:“这45个国家重点项目,同时是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入库项目。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河北省走在前列;在45个国家重点项目中,河北省的项目也较多。这些重点项目按计划要第一批建设完成。如今,已经有更多项目被列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国家文化公园将以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为重点展开建设。那么,4类主体功能区以何标准划分功能?如何确定公园中的哪些区域应当加以管控保护,哪些区域适宜进行传统利用,哪些区域可以用于主题展示,哪些区域应当文旅融合发展?
  “管控保护区由世界文化遗产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新发现发掘文物遗存临时保护区组成,并衔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等重要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范围。传统利用区包括原住居民开展传统生产的区域、当地居民集中居住的区域,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岚嘉介绍。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9个省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是重点建设区段之一。2021年7月,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的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成立,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等都加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一支涵盖历史文化、管理、经济、艺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研团队正在形成。
  目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尚未发布,但对于公园内4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相关标准已经基本明确。彭岚嘉介绍:“主题展示区依托具有重大主题、突出意义、重要影响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形成点线面相互连接的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文旅融合区以主题展示区及周边可看可览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为核心,充分利用文物和文化资源外溢辐射效应,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未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管控保护区将对文物及相关文化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对濒危文物实施封闭管理;主题展示区将通过陆路与水路彼此衔接的交通网,串联起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3种空间形态;文旅融合区将优化建设陆路游线、水道游线及附属设施,“连点”“成线”“建网”,构建立体化的黄河文化空间网络;传统利用区将在保障原住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开展传统生产活动。
  “传统利用区要重点保护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适当控制生产经营活动,逐步疏导不符合建设保护规划要求的设施和项目。”彭岚嘉表示。
  通过国家文化公园一体化规划,长城、大运河、长征与黄河沿线省份间的行政壁垒被打破,各省份在国家顶层规划引领下,将实现国家文化公园的统一部署、同步落实。董耀会介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反馈回15个省区市征求意见,然后报中央获得批准实施后,各省区市再按照国家规划调整各自的规划,并由省政府颁布实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对国家规划和省级规划的逐项落实。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部与长城沿线各省区市、长城沿线各省区市之间,都实现协调联动。”
在红军“四渡赤水”的革命老区四川古蔺,架起联通赤水河两岸的红军大桥。

深挖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以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深入挖掘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的文化内涵,不仅是《规划》对研究发掘重点基础工程的要求,也是更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宣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的文化内涵,在部分重点建设区段有着更为突出的呈现、更为深厚的底蕴。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主编罗范懿认为,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点江西瑞金、于都区段,湘江战役前突破国民党三道封锁线的江西、湖南区段,湘江战役发生的广西北部区段,遵义会议召开的湖南、贵州区段,四渡赤水的贵州、四川区段,抢渡金沙江的云南禄劝区段,飞夺泸定桥的四川泸定区段,爬雪山、过草地的四川区段,攻占天险腊子口、召开哈达铺会议和榜罗会议确定落脚陕北、会宁会师的甘肃区段,都是长征线路上的重要区段。“长征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之魂,也是人类之魂。”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则以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山东区段为重点区段。彭岚嘉说:“这几个省区黄河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黄河上中下游的文化特质方面具有代表性。”
  黄河的文化内涵广博却并不抽象,黄土高原的窑洞、陕北信天游等,都是黄河文化独特而鲜明的表现形式。黄河文化,是数千年来黄河流域人地关系互动中生成并传续下来的文化统合,是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空间与人文空间所形塑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要素的集合体,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系统。
  在彭岚嘉看来,通过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强对黄河文化保护弘扬的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有助于黄河流域丰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传承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标识体系尤为重要。
  “发掘传承黄河文化,关键是要深刻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丰富内涵,凝练黄河的精神文化价值。应当以黄河流域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选择一批自然地理、人类发源、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人文史跡、水陆交通、水利遗产、红色文化等方面的,足以支撑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山水文化景观和标志性文化遗产,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实体支撑。”彭岚嘉说。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跨区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组建统一协调机构,研究出台建设方案、明确建设任务时限,统筹各部委、单位和省区职责,推动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建设保护目标如期实现。
  彭岚嘉认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必然将从整体上推动黄河文化治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以黄河沿线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明重要标志,对于扩大华夏文明的影响力,弘扬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同样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大运河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伟大奇迹,是属于全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能够把大运河沿线最经典、最具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加以保护,使其得以有效传承和展示利用,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明演进路径,让世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凸显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北京物资学院运河文化研究所所长陈喜波说。
  陈喜波认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打造大运河这个中华文化“金名片”的重要举措。“这对于宣传国家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尊、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造福人民,带动区域发展


  奔腾的黄河水,是华夏儿女的生命源泉;巍峨的万里长城,是千万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流淌的大运河,滋养两岸百姓的生活;红军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早已成为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
明长城在山西境内重要关堡——老牛湾堡坐落在黄河峭壁上,长城与黄河在这里交汇。

  “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还需调动民间力量,融入老百姓情怀,这样的公园才更有价值。”罗范懿说。
  董耀会认为,让群众满意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打造国家文化战略高地,??让人们能够更多地了解长城,通过了解长城而更加热爱长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增强文化自信,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特别是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长城沿线省区市区域经济发展。一定要让??长城沿线的老百姓受益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能够因为长城的保护和利用而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彭岚嘉看来,通过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大力开发黄河流域文旅融合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一批黄河文化艺术精品,推动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牧业、康养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建设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也能够对各省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史上的大运河,主体功能服务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新时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造福于民的重要民生工程,无论在经济、生态还是在生活、文化层面,均呈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精神。”陈喜波表示,大运河在历史上沟通南北,推动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我国各族人民认同度最高的文化载体之一。“因此,大运河能够担负起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时代使命,催发开拓创新、引领时代的进取精神。”
其他文献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和经济活动的重点,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能让事业单位发挥正常的社会效益,促进单位的发展。本文在详细阐述了我国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适用范围、特点及目标后,指出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加强我国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事业单位作为一个以服务和谐社会发展为主要宗旨和目的组织机构,其财务管理工作既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在
社会的不断变革,推动着国家经济发展,工商管理在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所以其职能随着经济变化以及时代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新时代下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因此,本文以新时代工商管理职能及实施对策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以工商管理职能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现状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从强化工商管理意识,确定基本管理职能;制定合理化发展战略,全局自查自纠;强化职工培训教育,规范工商管理行为;注重部门间协
“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各行业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持续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主观能动性,为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开拓出新的路径。“互联网+”时代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所谓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将数字程序、移动网络信息管理等引入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构建跨领域以及跨区域的人
8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议案,回应了公众关注的噪声污染问题,如建筑工地夜间施工、广场舞扰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等。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收到环境噪声投诉举报超200万件。2020年,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收到的公众举
在企业的运行发展过程之中,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企业有着众多部门,其中会计部门是关乎企业资金链和发展的命脉,所以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必须得到关键性的重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基本对策是每一个企业主体都应该考虑的,而且应该将对策的效率提升到最高,让企业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去进行高效的竞争,让企业的能力以及企业的地位在整个市场上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综合发展和长久发展。  随着经济和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  首先,史巫瞽(gǔ)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之事。文史职守由此萌芽。  早期社会自然崇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产之事由直接的生产活动逐渐扩展到保障生产的各种活动,如祷祝、歌舞、医疗等巫术、宗教活动和观象制历、教授农时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