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及其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进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现行标准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为科学制订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2±0.1)](10 ∶ 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线性斜率法计算各杂质相对校正因子.结果 在拟定的色谱条件下,苦参碱与相关杂质完全分离,辅料对主成分及有关物质测定无干扰;槐定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2、2.12、1.38、1.81;3家企业3批原料的单杂均小于0.3%,杂质总量为0.38%~0.56%;3家企业8批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的单杂均小于0.5%,杂质总量为0.32%~1.05%.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更具合理性、准确性和专属性,可用于苦参碱及其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后湖南省居民用药知识-态度-行为(KAP)状态和影响因素,为后疫情时代进行更有效的合理用药科普宣教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5月-7月对湖南省不同地区居民开展用药KAP线上问卷调查,分析居民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512份.居民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59.32±20.22)、(33.09±8.80)和(56.95士 10.52)分,均达到评价标准中的“良好”,但行为得分较2018年在湖南省进行的KAP调查增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如何监护围术期血小板减少患者.方法 临床药师从血小板的形成机制、高危诱发因素和药物使用等方面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在围术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药学监护中,临床药师通过制订药学监护路径,实现对血小板减少的有效预防及纠正.结论 药师应深入了解血小板减少的形成机制、危险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开展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1年3月31日),收集关于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对纳入病例中患者一般情况、托伐普坦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名称、发生时间、主要检验指标及临床表现、处置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托伐普坦相关不良反应报道14篇,共计1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4.87±19.16)岁,男性5例,女性10例.患者来自5个国家,以中国报道最多.不良反应
目的 建立沙格雷酯片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分析其临床使用合理性,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以沙格雷酯片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马丁代尔药物大典(原著第37版)》及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建立沙格雷酯片合理使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沙格雷酯片门诊处方进行合理使用的统计及调查分析.结果 共纳入93张沙格雷酯片门诊处方,用药合理率为28.0%,不合理用药主要为无适应证用药(65.6%)、用法用量不适宜(6.5%)、存在潜在药物相互作用(11.8%).结论 沙格雷酯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