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飘香 伴我成长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抹金色的夏阳照进了屋里,坐在窗前,聆听夏的声音。在拂面的杨柳里,在绽开的藕荷里,静静感受着夏的热烈。
  如火般热烈的不只有夏天,还有师父骆志菊给我的感受。初次见师父是一个秋天,学校请她给语文教师们做一次讲座。她以饱满的热情教大家如何教语文,无私地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一个大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随笔、感思,当时就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次能听到她的讲座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后,她越发的精神抖擞,已经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引领着整个新都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后来,我和学校的五位教师分别申请了一个区级小专题,但是怎样研究?要收集哪些资料等一系列的问题,就像一团乱麻让我们无从下手。我苦恼,为什么要给自己找这样一件事情啊!眼睁睁地看着四个月的时间白白流走,我的心也越来越焦灼不安。不久,传来了好消息,师父所在的学校香城小学要面向全区开展一次小专题结题活动。这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啊,我积极申请参加。首先是观课,这让我明白,原来结题时要以课例的形式呈现,然后是资料审查和答辩。翻着一本本精美的资料册,看着里面的目录和内容,我乱如麻的思绪一下子顺畅了。我厚着脸皮向参加结题的第13团队的胡建师兄要他的结题资料册,准备拿回去慢慢研究、学习,结果他说:“这是师父专门为我们每个人做的,我要珍藏,不能给你。但我自己也照着师父的样子做了一份,是可以送给你。”原来今天结题的所有资料都是经过工作室精准指导的呀!我如获至宝,拿回去赶紧依葫芦画瓢,并且分享给了其他同事,我们六个人全部顺利结题。在感叹不容易的同时,我也渴望:我要是能进工作室,有这样的师父带着那该多好啊!
  “骆志菊名师工作室”第二批成员选拔开始,经过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工作室审查,我如愿成为了其中一员。本以为顾好自己就可以了,却不想师父创新了学习模式:工作室采用“三级结对”的构架模式和“菜单式”的培养方式对各类成员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理论提升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工作室领衔人、荣誉成员、核心成员和一般成员、阶梯成员进行师徒结对,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格局,师徒之间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中有效实现“同悦共赢”的帮扶目标。幸得师父赏识,我成了第二批成员中的核心成员,是第5团队的小师父。
  要在提高自己的前提下,带领来自不同学校的小徒弟一起成长,这也给了我不小的压力。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小徒弟。正在茫然的时候,师父召集大家举行入室仪式,贴心地安排了师兄师姐们分享自己成长的小故事,“一个人是否成功取决于他在八小时之外的努力”“逼一逼自己,你才知道其实自己也可以”“真羡慕你有师父的保驾护航”等话语让人动容,催人奋进。能够加入这样不抱怨、积极向上且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些真实的成长经历也为我拨开了迷雾,我告诉自己: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有师父的指引和保驾护航,有师兄师姐们的榜样在前,我也能够做得很好的。
  工作室的活動很丰富,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我把自己变成了一块海绵,尽情地吸收着各种营养。在众多优秀团队的耳濡目染下,我们团队也摩拳擦掌,商量着一定要申请承担、策划一次跨校学习研究的主题活动。正好师父策划读书分享活动让我牵头的第5团队也小试了一次牛刀。当年11月初,我抢到了工作室的读书分享活动。想着师父平日的教导,借着向其他团队学的经验,我马上通过微信群联系大家,就活动的框架进行思考、建议。与此同时,我结合汇报活动时间和大家近期的工作时间,对准备阶段进行了时间规划,安排好后发在群里,再根据特殊情况进行调整。经过几天的各抒己见后,我们的方案出炉了:好书推荐﹢快板展示读书之乐。接下来大家开始各自准备推荐的书籍,形成两百字左右的推荐稿并制作1~3张课件。快板展示结合一直在倡导和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来进行。由于分享时间只有8~10分钟,所以我们每人的发言时间得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每人写好发言稿后根据时间要求进行加减并多次练习,确定好语速、语调并把课件发给我进行汇总。由于每人的想法不一样,课件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为了简洁、美观、一目了然,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前提下,我们把课件缩减到最简,只为我们增色,不能抢了我们的风头。快板展示环节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在紧张的教学工作同时,我们的准备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天,我们团队在活动中大放光彩,有理论和知识含量的好书推荐,有形式活泼的快板抒发自己的读书之乐,我们团队被师父称赞有想法、有创意。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第5团队承担了两次送教任务。第一次以统编本一年级复述课文内容为研究点,从课内文章延伸到课外阅读,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刚开始的学习者慢慢变为承担者,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师父的指导和鼓励,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查阅搜集各种资料,加深了对课标的理解,尤其是学会了要根据年龄、学段、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拓展教学内容。结合这次活动我撰写的论文《浅谈抓住突破点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和延伸》获得了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第二次联合第13、15团队以名著《西游记》为核心,开展整本书共读跨校学习小专题研究,从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角度全面解读名著阅读,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境界打下基础。三个团队商讨、取舍、分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抓训练点。由于每个团队可能涉及3~4个学校,现在一联合就涉及十多个学校,每个人的想法、成果都需要我们汇总、融合,再商讨、再汇总、再融合。关于主题和内容,我们几易其稿,虽然工作量大,但是每一次的修改,都能让我们对教材、对学生、对教学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进而促使我们探索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也渐长。我们通过两次承担的活动,不仅是教学理念和方法得到了提升,在组织、策划、协调、完善等方面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能教好我的学生,还能更好地策划各种教学研讨活动。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由小师父牵头,大家紧紧地围绕在一起,为共同的任务出谋划策、尽心尽职。这样的活动培养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通过这些人把学到的东西带回自己的学校,辐射到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校。我想,这才是师父创立“师徒帮扶”学习模式的真正目的吧。
  思绪从笔端又来到了窗外,我凝视着满眼翠绿。花与蝶编织着彩色的情笺,师与徒凝结着真挚的情谊,在工作室中默默成长,寂静而又欢喜!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先要的是字词。”的确,不管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字词依然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翻开统编本第三学段的语文教材,我们发现,较之前两个学段,教材新增汉字500个,绝大部分的重点词语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示。这些词语
1. 最便捷的方式?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会刊22-440;园地22-441;人物22-442。每期8元,全年(12期)96元。  2.杂志铺网站如何订阅?杂志铺订阅网址:http://www.zazhipu.com 直接搜索“小学语文教学”。  3.错过征订期怎么办?可以到当地邮局破月破季订阅,缺的期数到我们的微信小店购买。  4.如何团购?欢迎各地教研员联系编辑部团体订阅。15套及以上全年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解读教材的文化坐标  语文课堂里,学生应该感悟到的东西,是那些活跃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因子,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视野与高度。  (1)比较拓展,建构文化主题 —— 架设文化坐标的第一维度。  ①走进原著,进行叙述方式的比较。 
一、解读:找准“平衡点”  统编本教材围绕语文要素组元的方式,让一部分教师忽略了教材丰富的人文主题,又回到知识教学的老路上来。这样理解统编本教材的编排意图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知道,语文要素与语文知识不完全相同。语文要素指的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基本学习习惯等,其中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人文因素。而统编本教材也围绕人文主题组元,是对人文教育内容的再次重申。如果将语文要素
习作的构思是指学生在动笔行文之前,对习作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习作过程中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写作文时缺乏构思的意识:有的条理不清,仅仅对题目匆匆一瞥,思维尚且混乱,就信笔而写,结果常常像挤牙膏似的,“挤”一点儿,写一点儿,想到哪里写哪里;有的内容上轻重不分,将好几件事情堆砌在一起,没有主次、详略之分,重点不突出;有的习作主题不明确,纯粹为了写而写,读者看过以后自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基于学科本质凝练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课程标准,我们团队对“素养表现
阅读策略的形成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使其向纵深发展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统编本教材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体例,从三年级开始,以预测、提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四种基本的阅读策略为主线,编写了序列阅读策略单元。如何破解阅读策略单元的密码,借助这类特殊单元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笔者尝试从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两个维度作如下思考。  一、对阅读策略单元的解读  1.阅读策略单元的内容安
《伊索寓言》里有篇风与太阳的故事,说的是风与太阳争论谁的能量更大。他们决定比试,看谁能使得一位老人脱下外套,谁就胜利。风一顿猛刮,老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吹得更用力了,恨不得将老人的外套扯下来,但它越吹得猛,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层钻出来,微笑着把自己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脱掉了外套。太阳对风说:“尊重、温和永远胜过激烈、狂暴。”我们的教育亦是如此,教
记者:彭老师,您好!您和您的工作室团队一直致力于“本真语文”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您能谈一谈这一教学理念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的吗?  彭爱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与创新,但是综观目前的小语课堂,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是学科定位不精准。尽管现行的课标已经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并且指出了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上应遵循的原则,但执行过程中仍然是问题不断,最典型的有这样三种:  “变性”现象
我国自古就有对少年儿童进行“诗教”的传统,《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专门列出精选的75首古诗词篇目。但“熟读唐诗三百首,只会吟诗不会用”是当下学生的通病——诗词贫乏症。  为了提升学生古诗词“语用”能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尝试。  一、现代文教学显诗韵  1. 内容浓缩自由诗  把诗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是教学诗歌时常用的一种形式。在教现代文时,如果能把文中的句子改成詩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