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三教圆融视阈下的两宋寺观壁画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宋儒道佛三教的融合,已经是一个历史的潮流。正如宋孝宗所云:"三教一也,但门户不同"。统治者借助宗教信仰来神话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而在北宋年间,大力提倡修造道观和寺庙,其规模远远超出之前各代。文章论述了两宋时期的文献所载和现存的寺观壁画,这些作品体现了宋代画工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同样是古代绘画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亦是我们研究宋代道释绘画的重要资料。
其他文献
体育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事各种身体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实现德育的重要手段;德育是以认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辨别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通过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善恶、是非、公私、荣辱;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并在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激活教学活动的不同要素,建立它们之间的最佳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重视教学目的的统摄作用    教学目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和制约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它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应达到的预期变化。它像一根“红线”把其他各要素串联连起来,其它各要素不能脱离教学目的这一“中心”,对整个
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和引导,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架构,我们首先涉及的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现代远程教育既要保留传统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只能是每个学生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加以建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成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