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就发现并提出了所谓“斯密问题”;从那时起,把斯密看作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就几乎成了研究斯密的传统“信条”;人们由此形成了一种常识性的共识:正是斯密自己造成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人格分裂和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价值紧张,并因而使经济学陷入了愈来愈“不讲道德”的困境和使伦理学愈来愈沦为只会空洞说教的意识形态工具。然而事实是,“斯密问题”是一个只有在特定的论域中才有意义的问题——严格廓清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理解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