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问题与对策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是基层公务员转任的重要渠道,也是省直机关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在制度建设、选任方式、试题命制、岗位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推动遴选工作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提高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相关监督保障机制建设。
  【关键词】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问题;路径
  一、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工作的概况
  山东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以下简称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是指省直党委、政府、群团机关及省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拿出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从市级以下基层公务员队伍中选拔人才充实力量的考试方式,目前遴选工作已经成为省直各部门补充工作人员的重要方式。
  山东省以山东省公务员局的名义从全省范围内遴选公务员是从2012年开始的,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现在这项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由于国家规定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不得以普通人员的身份参加公务员考试,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就成了基层公务员晋升的重要渠道。因此,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还是选拔干部、培养干部、考核干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不仅关系到基层公务员的个人发展,更加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一步前进。
  二、公开遴选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由于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在摸索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备,很多环节和地方都是参照公务员的相关政策来进行的。目前真正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寥寥无几,例如《山东省公务员公开遴选实施办法(试行)》(鲁组发〔2015〕60号)等。
  (二)遴选方式比较单一。就目前省直机关公开遴选的招聘方式来看,还是包括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当然,这些也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加之财政支持不足以及老思维老习惯所致。这样单一的遴选方式对于参考人员来说区分性、针对性不很明确,体现不出岗位差别。在某些时候,进入最后环节的考生整体素质都不是很高,就会出现“矬子里面挑将军”的尴尬局面。
  (三)考试所用试题的科学性、针对性不足。目前的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基本是采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方式开展,所有考生使用同一套笔试试题,对于专业无法加以区分。试题命制工作基本上是考试前拉起一支队伍临时入闱封闭命制,时间紧、任务重、成本高、效率低。此外,试题的针对性也不是很高,这就容易导致选人质量和准确度不是很高,有一些平时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员反而选不进来。
  (四)岗位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岗位设置这一个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人设岗的现象。在招考大纲公布前都需要用人单位到相关部门备案确定,好多单位本不需要这个专业,但碍于人情世故,设置了一些本不需要的岗位,招聘了不需要的人,这不仅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可能给公务员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此外,“个别职位的专业性较强,资格条件设置过高,基层公务员符合条件人員较少,导致无法开考或无人报考的情况发生。”
  三、优化公开遴选工作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想规范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制度建设是至关重要甚至是第一位的。就目前制度现状来看,仅仅有《山东省公务员公开遴选实施办法(试行)》等少数是专门针对遴选工作的。而在遴选考试的招考报名、组织考务、试题研制、试卷评阅、成绩发布、考生面试体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定型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二)提高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对于目前遴选考试中存在的“萝卜招聘”“歧视性条件”“因人设岗”等现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严格规避。这一方面要求用人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岗位条件要求,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另一方面省人社厅要做好监督审核工作,对于岗位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用人单位要责令整改,如真出现“因人设岗”问题,要取消招聘资格。
  (三)强化风险意识,做好应急预案。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工作承担着为党和人民选拔干部的使命和责任,任务重、风险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遴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不论是在命题环节、编排考场环节、阅卷环节,还是在面试环节、体检环节,都必须做到严格保密、回避,纪检人员必须加强陪同监督,保证所有环节细致缜密、无可缺失。
  (四)加强相关监督保障机制建设。一方面加强社会监督,遴选考试公告必须由山东省人社厅统一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发布,保证公告的公开透明性,社会大众可以随时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纪检监督,做到遴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全程监督,不论是在试题命制、考试实施,还是在阅卷、面试环节,都要求纪检监察人员的陪同,并且各环节要全程录像存档,确保严格严密严谨。
  【参考文献】
  [1]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人民日报,2013-4-21(01).
  [2]张敏.我国公务员公开遴选的难点问题与对策建议[J].理论与思考,2014(5):16-19.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地各具特色的高楼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各大小城市的中心,象征着祖国的繁荣富强,标志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随之而来的巨大消耗及一些污染问题在有损人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从心灵深处唤醒人们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
回味自己十几年的从教经历,反思眼下教师教学的种种表现,我觉得,从语文教师的层面而言,语文教育有三个层次,三种境界:为生计而做的语文教育;为生活而做的语文教育;为生命而做的语文教育。  同是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能说清诗的特点,领着学生朗读几遍,而后监督学生熟读成诵,便能应付考试,保住教师的“饭碗”,这可算是“为生计而做的语文教育”。如果在此基础上扩而展之,灌输做人的道理,述及生活的意义,可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新时期海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维度.在总结2 2种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专业 知识、实操经历、跨文化交际能力、职业道德和个人综合素质五个维度,并基于
习作是学好语文,体现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篇好的习作,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语文的灵活掌握性及综合能力。多年来我在习作教学中作了初步尝试,基本改变了学生不爱写、不会写和没得写的状况。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走出课堂,实地指导  从主观上讲,走出课堂的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愿意去做,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客观上讲,身临其境,见其人,面其物,闻其声,历其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猛,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必须强化对于房屋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