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空测井是生产测井的重要项目之一,可以在抽油机井不停产的情况下,从油套环形空间下入仪器,录取油井的动态资料。但是由于受井深、生产井况等因素的影响,测井施工经常会因仪器在环形空间遇阻、集流伞破等原因而造成测井失败。通过对环空测井方法的技术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对环空测井仪器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在以后测井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空测井;集流伞;应用
0.引言
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地层能量明显下降,注水开发占主导地位,开发层位由高渗透层转移到低渗透层,由厚层转移至薄层,采出难度日益加大。大部分自喷井,电泵井转轴,抽油机井占油井总数的90%以上。目前,环空测井技术有两种方法:集流式过环空测井技术,示踪流量过环空测井技术。环空测井已逐步由单参数发展为多参数组合测井,由异步供电方式发展为同步供电,同时不断采用新方法、新结构、新工艺以提高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适应高温高压、大排量、高含水及各种特殊测井条件的要求。随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产出剖面测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环空测井技术还为储层流体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采用产液剖面测井,结合脉冲中子能谱测井、硼中子寿命测井等测井方法,准确地确定储层的原油剩余油饱和度变化。
1.环空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1.1测井原理
生产测井把测量仪器下入井中,通过电缆实时传输信号,直接测取井内各种动态参数。环空测井是录取动态监测资料的重要技术之一,测井大致可分为集流式测量、连续式测量两种方式,其主要测井参数有井温、压力、流量、测定位、持水率等。测井要求抽油机井安装偏心井口装置,环形空间畅通,在抽油机井不停产的情况下,测井仪器从油套环形空间下入到目的层。示踪流量曲线是其它主要参数曲线测完后测量的,放射性示踪流量计仪器上装有一个放射性溶液喷射器,在喷射器上部安装了一个放射性探测器,测井时,把少量的放射性示踪剂由喷射器喷入井筒流体中去,启动探测器追踪测量。测量井下流动剖面的主要方法是速度法,采用专门的放射性示踪流量计,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喷射入井内各个评价井段,测量追踪示踪剂随井下流体的移动情况,求出各层段的体积流量,计算出各层的产量。而集流式流量曲线是在其他参数测量完后,通过定点的集流测量各层的产出能力。
1.2环空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要求
(1)测井前提必须为正常生产井。(2)油管尾部在油层以上。(3)油管尾部在标准节箍以上,以便校深。(4)油管尾部不能接嗽叭口或节箍。(5)油管上不能有封隔器。(6)51/2″套管最大允许油管21/2″,不能是27/8″,环形空间保证?26mm仪器下去。(7)测井人员必须了解泵深位置,近3天内油井的产量、含水值、冲程及冲次。
1.3集流式环空测井中关于仪器结构部分解决的几个问题
(1)撑伞机构由各种同心金属套筒和顶杆组成,各部件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一旦有砂落入其间就有可能阻碍其相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电机允许范围增大撑伞电流,加大撑伞力度。如果不起作用只能把仪器提出来清洗。(2)仔细研究流量测量装置,涡轮轴上安装的磁铁与霍尔元件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只有1.5mm。集流伞把套管中的流体集中起来流过涡轮所在的内径20mm流道,之后流体随抽油泵工作频率的变化有规律的带动涡轮转动。集流伞把套管中的流体集中起来流过涡轮,这样在井况不好的状态下,流体中存在砂粒、铁锈或者杂物就会很快填磁钢与传感器之间的空隙,阻碍涡轮转动。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①对流量测量装置进行改进,缩小涡轮与涡轮套之间的间隙,这样就降低了搀杂砂粒或铁锈的流体流经涡轮时,卡住涡轮的可能性;②对磁钢和流量传感器进行技术性的改进,将涡轮磁钢与传感器之间的最小距离由1.5mm增加到2.32mm,同时在切割过程中形成的两个锐边倒角,当涡轮被井下的杂物,铁锈等卡死时,倒角会随着流体的运动,刮刷掉磁钢上的杂物,随着流体冲走,从而提高涡轮的防卡能力。(3)流量测量采用的是磁感应线圈,制作工艺粗糙,采用环氧树脂封装,耐温、耐压以及耐腐蚀性能不佳,使用寿命短,绝缘经常被破坏,造成仪器短路。因此,将流量测量使用的感应线圈更换为霍尔元件,采用不锈钢封装,增加密封性能,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4)集流伞是由伞布、伞筋、护伞片、护伞布等组成,伞筋的作用是支撑集流伞,将伞撑开或者收起,伞筋上面安装护伞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由于管柱结构及环形空间的限制,测井仪器在环形空间起下的过程中,频繁的与油管接箍发生碰撞,油管接箍、套管铁锈及一些毛刺很容易把绑扎线磨断、刮掉护伞片,破坏集流伞,无法进行正常测试。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加强伞筋,在伞筋上加焊一段,就是在伞筋外侧距离下端36mm处,用电弧焊的方法焊上长度为100mm的短伞筋,这样就加强了伞筋的弹性,使的集流伞在撑到最大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形状,也同时增加了集流伞的密封性;另外伞筋在撑伞时与套管的接触更有力,减少漏失量,收伞时收得更紧密,防止层间运移过程中伞的刮破;同时,由于加强伞筋突出0.8mm,这样就将绑扎线和伞片有效的保护起来,减少因下井过程中绑扎线刮断或伞片变形脱落造成的测井失败。(5)仪器在环形空间遇阻的情況比较多见,其成因有可能是环空结蜡,也有可能是井身结构所引起的。这样的情况我们使用两种办法解决:①可以在测试前对抽油井进行热洗工艺,②把井口转过一定角度,同时使用直径更小长度更短的仪器再次下井。
2.测量结果的直观性
集流伞是由于仪器的设计上自动把油、气、水三相流量转换成累积流量,可以很直观地从测量结果中读出产液量,结合持水值,能很直观判断产液中油水含量情况,比如判断油层出水情况,结合持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清况,能够很直观的得到分析。但是,应用示踪法追踪的流体速度很难直观地判断出产液量,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断定。
3.对产液成分的要求
由于油井产液中的油、气、水有滑脱现象,不能充分的均匀混合,示踪剂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流速是不一样的,追踪混在流体中的示踪剂,将不能准确地反映流体的真正速度,测量结果自然就不是实际的产液量。由于集流伞使液体集流后,再进入进液孔,有一个充分混合的过程,这样就减小了液体滑脱的影响,除了脱气难以判断真实的流量外,相对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一种测井方法。
4.环空测井资料的应用
环空测井技术在各油田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录取的动态监测资料是油田开发后期实施调剖堵水、增产挖潜的重要依据,为油田开发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进行环空测井的首要条件必须安装偏心井口,仪器从新月形环形空间下入井中,直到生产层段,在油井不停抽的情况下,取得真实的资料。为了防止电缆缠绕在油管上,要求可以任意旋转偏心井口,以便解除仪器缠绕、遇阻、遇卡现象,某油田的抽油机井偏心井口状况良好,并且油田开发进入到了后期含水上升、各层产能降低,因此环空测井技术可以在胜利油田得到很好的应用。(1)产液剖面测井显示产水量最大的层段为1605~1629m(占总产水量的62%);(2)经过堵水后,这口井由原来含水100%,下降到含水60%~70%,产液量稳定在80方/天,生产测井资料为油井增加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乔贺唐.生产测井原理及资料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关键词】环空测井;集流伞;应用
0.引言
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地层能量明显下降,注水开发占主导地位,开发层位由高渗透层转移到低渗透层,由厚层转移至薄层,采出难度日益加大。大部分自喷井,电泵井转轴,抽油机井占油井总数的90%以上。目前,环空测井技术有两种方法:集流式过环空测井技术,示踪流量过环空测井技术。环空测井已逐步由单参数发展为多参数组合测井,由异步供电方式发展为同步供电,同时不断采用新方法、新结构、新工艺以提高仪器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适应高温高压、大排量、高含水及各种特殊测井条件的要求。随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产出剖面测井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环空测井技术还为储层流体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采用产液剖面测井,结合脉冲中子能谱测井、硼中子寿命测井等测井方法,准确地确定储层的原油剩余油饱和度变化。
1.环空产液剖面测井技术
1.1测井原理
生产测井把测量仪器下入井中,通过电缆实时传输信号,直接测取井内各种动态参数。环空测井是录取动态监测资料的重要技术之一,测井大致可分为集流式测量、连续式测量两种方式,其主要测井参数有井温、压力、流量、测定位、持水率等。测井要求抽油机井安装偏心井口装置,环形空间畅通,在抽油机井不停产的情况下,测井仪器从油套环形空间下入到目的层。示踪流量曲线是其它主要参数曲线测完后测量的,放射性示踪流量计仪器上装有一个放射性溶液喷射器,在喷射器上部安装了一个放射性探测器,测井时,把少量的放射性示踪剂由喷射器喷入井筒流体中去,启动探测器追踪测量。测量井下流动剖面的主要方法是速度法,采用专门的放射性示踪流量计,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喷射入井内各个评价井段,测量追踪示踪剂随井下流体的移动情况,求出各层段的体积流量,计算出各层的产量。而集流式流量曲线是在其他参数测量完后,通过定点的集流测量各层的产出能力。
1.2环空产液剖面测井工艺技术要求
(1)测井前提必须为正常生产井。(2)油管尾部在油层以上。(3)油管尾部在标准节箍以上,以便校深。(4)油管尾部不能接嗽叭口或节箍。(5)油管上不能有封隔器。(6)51/2″套管最大允许油管21/2″,不能是27/8″,环形空间保证?26mm仪器下去。(7)测井人员必须了解泵深位置,近3天内油井的产量、含水值、冲程及冲次。
1.3集流式环空测井中关于仪器结构部分解决的几个问题
(1)撑伞机构由各种同心金属套筒和顶杆组成,各部件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一旦有砂落入其间就有可能阻碍其相对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电机允许范围增大撑伞电流,加大撑伞力度。如果不起作用只能把仪器提出来清洗。(2)仔细研究流量测量装置,涡轮轴上安装的磁铁与霍尔元件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只有1.5mm。集流伞把套管中的流体集中起来流过涡轮所在的内径20mm流道,之后流体随抽油泵工作频率的变化有规律的带动涡轮转动。集流伞把套管中的流体集中起来流过涡轮,这样在井况不好的状态下,流体中存在砂粒、铁锈或者杂物就会很快填磁钢与传感器之间的空隙,阻碍涡轮转动。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①对流量测量装置进行改进,缩小涡轮与涡轮套之间的间隙,这样就降低了搀杂砂粒或铁锈的流体流经涡轮时,卡住涡轮的可能性;②对磁钢和流量传感器进行技术性的改进,将涡轮磁钢与传感器之间的最小距离由1.5mm增加到2.32mm,同时在切割过程中形成的两个锐边倒角,当涡轮被井下的杂物,铁锈等卡死时,倒角会随着流体的运动,刮刷掉磁钢上的杂物,随着流体冲走,从而提高涡轮的防卡能力。(3)流量测量采用的是磁感应线圈,制作工艺粗糙,采用环氧树脂封装,耐温、耐压以及耐腐蚀性能不佳,使用寿命短,绝缘经常被破坏,造成仪器短路。因此,将流量测量使用的感应线圈更换为霍尔元件,采用不锈钢封装,增加密封性能,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4)集流伞是由伞布、伞筋、护伞片、护伞布等组成,伞筋的作用是支撑集流伞,将伞撑开或者收起,伞筋上面安装护伞片,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由于管柱结构及环形空间的限制,测井仪器在环形空间起下的过程中,频繁的与油管接箍发生碰撞,油管接箍、套管铁锈及一些毛刺很容易把绑扎线磨断、刮掉护伞片,破坏集流伞,无法进行正常测试。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加强伞筋,在伞筋上加焊一段,就是在伞筋外侧距离下端36mm处,用电弧焊的方法焊上长度为100mm的短伞筋,这样就加强了伞筋的弹性,使的集流伞在撑到最大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形状,也同时增加了集流伞的密封性;另外伞筋在撑伞时与套管的接触更有力,减少漏失量,收伞时收得更紧密,防止层间运移过程中伞的刮破;同时,由于加强伞筋突出0.8mm,这样就将绑扎线和伞片有效的保护起来,减少因下井过程中绑扎线刮断或伞片变形脱落造成的测井失败。(5)仪器在环形空间遇阻的情況比较多见,其成因有可能是环空结蜡,也有可能是井身结构所引起的。这样的情况我们使用两种办法解决:①可以在测试前对抽油井进行热洗工艺,②把井口转过一定角度,同时使用直径更小长度更短的仪器再次下井。
2.测量结果的直观性
集流伞是由于仪器的设计上自动把油、气、水三相流量转换成累积流量,可以很直观地从测量结果中读出产液量,结合持水值,能很直观判断产液中油水含量情况,比如判断油层出水情况,结合持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清况,能够很直观的得到分析。但是,应用示踪法追踪的流体速度很难直观地判断出产液量,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断定。
3.对产液成分的要求
由于油井产液中的油、气、水有滑脱现象,不能充分的均匀混合,示踪剂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流速是不一样的,追踪混在流体中的示踪剂,将不能准确地反映流体的真正速度,测量结果自然就不是实际的产液量。由于集流伞使液体集流后,再进入进液孔,有一个充分混合的过程,这样就减小了液体滑脱的影响,除了脱气难以判断真实的流量外,相对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一种测井方法。
4.环空测井资料的应用
环空测井技术在各油田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录取的动态监测资料是油田开发后期实施调剖堵水、增产挖潜的重要依据,为油田开发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进行环空测井的首要条件必须安装偏心井口,仪器从新月形环形空间下入井中,直到生产层段,在油井不停抽的情况下,取得真实的资料。为了防止电缆缠绕在油管上,要求可以任意旋转偏心井口,以便解除仪器缠绕、遇阻、遇卡现象,某油田的抽油机井偏心井口状况良好,并且油田开发进入到了后期含水上升、各层产能降低,因此环空测井技术可以在胜利油田得到很好的应用。(1)产液剖面测井显示产水量最大的层段为1605~1629m(占总产水量的62%);(2)经过堵水后,这口井由原来含水100%,下降到含水60%~70%,产液量稳定在80方/天,生产测井资料为油井增加产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乔贺唐.生产测井原理及资料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