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应树立法律风险意识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更是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抉择,对打造“法治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企业发展的关键重在厉行法治。企业要筑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思想基础,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想问题、抓工作都要依法办事,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企业法治环境。做到用制度规避风险、用机制控制风险,用责任降低风险,切实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全面抵御风险能力。
  厉行法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当树立五种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责任意识。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要常存畏法之心,勇于担当,善于从法律视角判断问题,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以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摒弃推诿扯皮的陋习,妥善处理好和新老客户的业务往来关系,加强双方沟通,主动减少营销风险,加强债权债务管理,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全方位防范和动态化监控,把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规避法律风险的发生。
  防控意识。按照重在防控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风险防范链条,充分发挥企业职能部门的作用,以合同管理工作为抓手,杜绝“重实体轻程序、重订约轻履行、重业务轻法律”等现象,重点抓好销售风险、质量风险和赊欠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覆盖扫描和全过程控制,堵住管理漏洞,有效降低经济纠纷的案发率。
  规则意识。古人云: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规则意识是建设法治企业的基础,经营管理人员心底里要把国家法律法规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使法律法规真正起到防波筑堤的作用,各职能部门应当严格审核把关,认真梳理营销和财务风险,完善提醒制度,确保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预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法定意识。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国家新颁布的劳动法规,尽快修订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同时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协调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建立企业重大集体性劳动争议应急调解协调机制,前瞻性预测潜在的用工风险,共同推动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劳动争议发生。
  证据保全意识。充分详实的证据资料是维护企业权益的前提和保证。注意保存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切书面、音像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出库单、提货单、交货单、委托运输单据、验收手续、交货时间和地点的通知、合同履行变更或异议的通知、有关技术指标的修改通知、往来传真、函件、寄递手续、付款凭证、收款收据、对账单、谈话录音或记录等其他凭证),并妥善保存,从源头保管好相关资料,在合同终止后按规定及时归档。相关经营人员要强化法制观念,提高证据意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者在完善证据链条的前提下,有理、有力、有节地解决好发生的风险。
  “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企业应当把法律风险管理规范植于企业制度之内,融入经营管理体系之中,紧紧抓在手上,保持力度、保持韧劲,驰而不息地加以推进。通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风险防范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其他文献
井壁突发破裂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对濒于破裂井筒进行预防性主动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济宁三号矿主、副井通过井壁应变观测和类比分析认为有很大的破裂可能性
以绥靖油田杨42区为研究工区,介绍了可控源大地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浅层油藏评价方面的应用。绥靖油田主要是岩性隐蔽油藏,油藏边界和空间分布十分复杂,油藏评价难度大。可
西方管理之父德鲁克在给北京大学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这样写道:“管理者不能依赖进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的确,中国管理者是不能引进国外的,德鲁克认为中国不能从国外
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企业的清洁生产潜力的分析,从原材料和能原替代、生产过程优化控制、工艺技术改进、废物处理与循环利用、设备维护、科学量化管理、员工素质和技能培训
在我国经济不断提升的视域下,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观念、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于外在美、身体健康更为看重,在这种需求激增并达到了某个临界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