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非心源性肺水肿和进行性低氧血症.近年来,其治疗手段虽有所进展,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40%~50%左右[1].1974年Bryan首先提出,俯卧位(PP)通气可能会改善背侧肺通气,从而改善氧合.俯卧位通气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和吸入氧浓度(FiO2),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因此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