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非心源性肺水肿和进行性低氧血症.近年来,其治疗手段虽有所进展,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40%~50%左右[1].1974年Bryan首先提出,俯卧位(PP)通气可能会改善背侧肺通气,从而改善氧合.俯卧位通气的主要优点是可在改善氧合的前提下降低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和吸入氧浓度(FiO2),从而减少肺损害和氧中毒的发生,因此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间歇性低氧训练(IHT),以及训练结束后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对H反射各参数的影响。方法:用自制低氧混合气体,对8名短跑运动员进行每日10~11%02的循环低氧刺激,持续两周,在IHT
<正> 哌嗪又名六氢吡嗪、哌吡嗪、胡椒嗪、双二甲胺、四甲二胺、对二氮己环。它是一种无色透明针状或叶状结晶体,分子式C_4H_(10)N_2,分子量86.14。哌嗪为六元环仲胺,是典型
针对现行中国体育存在的问题,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作了分析,得出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结论,再提出进行改革所应遵循的依据:理论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