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母花”引发世纪大窃案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的6月22日,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市政厅,总统奥朗德代表法国政府,庄重地将一枚“荣誉勋位骑士勋章”追授给巴黎的普通市民西蒙·杜瓦爾。西蒙已于1952年去世,代替他接受勋章的是他的儿子,已经80岁的马修·杜瓦尔。白发苍苍的马修接过勋章,不禁热泪盈眶地高呼:“父亲,您终于清白了!”
  荣誉勋位骑士勋章是法国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只授予对战争有卓著贡献的军人,西蒙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呢?原来,一切都要从80年前那桩被称为“20世纪最大名画失窃案”说起……
  名画失窃,含冤入狱
  1931年秋天,巴黎克罗尼中世纪艺术博物馆迎来了19幅举世闻名的珍贵画作。这使得馆长伯兹喜不自胜。
  巴黎是著名的艺术之都,这里会集了全世界最有名的艺术家和艺术珍品,因此诞生了众多的博物馆。除卢浮宫外,其他博物馆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均以藏品的价值和数量决定,而位于布兰维尔镇的克罗尼博物馆则是其中无名的一座。馆长伯兹一直为提高博物馆的声望而努力。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1921年8月,一位名叫理查德的艺术品收藏家找到他,主动提出将自己收藏的19幅世界名画在克罗尼博物馆展出。这批画作包括大名鼎鼎的毕加索、莫奈、凡·高、米勒等人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无法估量。
  伯兹喜出望外,有了这些作品的展出,克罗尼博物馆的人气必将大大提升。
  果然,这些作品展出后,博物馆前人潮涌动,法国媒体争相报道。半年来,克罗尼博物馆地位一下蹿起。正在沾沾自喜的伯兹,突然被一次意外击倒了。
  1922年2月,伯兹带领着副馆长莫布里和四名保安走向存放画作的地下密室,发现箱中油画竟然全部变成了拙劣的赝品!伯兹顿时双腿一软,瘫坐在地……
  克罗尼博物馆用于存放展品的地下密室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铸,墙厚两米多,由一条只容一人通过的地道通往地面。为了万无一失,伯兹还特意为这批画制作了一只密闭的大铁箱,铁箱上有六把锁,钥匙分别掌握在他和莫布里以及四位保安手中,只有六人同时在场,才有可能打开箱子。这些作品每天在展厅展出后,都由这六人押送回密室,并锁进铁箱。就在昨晚,伯兹还亲自检查了作品完好无缺。可今天,怎么全掉包了呢?六个人目瞪口呆。
  很快,伯兹、莫布里和四名保安被带到了布兰维尔警察局。六个人全都大喊冤枉,警察们反复勘察了案发现场,却无法破案。最终,由于没有确凿证据,法院只得以盗窃罪和玩忽职守罪判决馆长伯兹15年监禁,副馆长莫布里7年监禁,四名保安各5年监禁。
  被判刑的伯兹既愤怒又绝望,在他入狱第5天,就用一把牙刷捅破颈部动脉自杀。伯兹死后,莫布里也企图用刀片割腕自杀,幸而被人发现……一连串的自杀事件,给这起名画失窃案蒙上了一层血色。
  四名保安中有位名叫西蒙的年轻人,28岁的他刚结婚,妻子凡娜已怀孕8个月。因此,西蒙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敢有丝毫差错。谁知却遭遇莫名的横祸,他感到万分冤屈。
  1937年,西蒙出狱了。为了维持生计,他做了名水管工。儿子马修已5岁,背负着“窃贼父亲”的名声备受歧视,凡娜在5年里老了许多。看着妻子和儿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西蒙发誓:一定要把真正的罪犯绳之以法,还自己一个清白!
  自证清白,真情显现
  1938年3月的一天,公司通知他,说布兰维尔法院资料室的一处水管破裂,让他去抢修。当西蒙查明系管道老化后,于是建议对整条水管进行更换。
  就这样,西蒙利用这次机会,查阅了当年盗窃案的所有资料。然而资料翔实客观,整个查勘过程没有漏洞,所有的涉案人员证词也没疑点……这些资料不但没解开谜团,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迷惑。
  1周后,法院资料室的水管快要更新完毕,西蒙不得不离开现场。突然,他想到——那19幅被作为罪证保留的赝品,现在何处呢?西蒙通过与资料室管理员闲聊,得知那19幅假画仍在克罗尼博物馆的地下密室。
  为了到达地下室,西蒙依靠对博物馆地形的熟悉,设法使一处水管泄漏,而这根水管的控制阀恰恰装在博物馆的密室下面。果然第二天,博物馆来电要求维修,西蒙如愿前往。
  自从新馆长上任后, 这里的工作人员全换了,因此没人认识他。西蒙熟练地顺着水管来到了当年的案发地。谢天谢地,那些画仍堆放在密室的一角,看上去从未被人动过。
  西蒙装作无知,边赞叹这些画好看,边弯腰察看。果然,他发现一个蹊跷处:每幅画的画框下方,都有大量灰白色的粉末。密室与外界隔绝,灰尘极少,所以西蒙能肯定这些绝不是灰尘。他悄悄取了些粉末。
  西蒙找到自己的朋友药剂师诺兰,请他对这些粉末进行鉴定。诺兰嗅了嗅它的气味,惊讶地说:“难道是它……”
  诺兰所指的是一种罕见植物,名叫“思母花”。思母花在全球的分布稀少,只生长在非洲南部雨林一块极其狭窄的地带,它的花朵艳丽,花期短暂,但其汁液却有使字迹“隐形”的神奇功效。不过,这种“隐形”只是暂时的,约半年后,汁液由于氧化作用会变成灰白色的粉末,原先被覆盖的字迹会再次显现。
  字迹隐形、半年脱落……这些线索在西蒙的头脑中交错碰撞,西蒙似有所悟:原来,那些名画在送入密室之前就已经被人调包,铁箱中被锁住的原本就是被思母花“粉饰”过的赝品啊!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西蒙一拍大腿,“保险!”他听伯兹馆长说过,这批名画送到克罗尼博物馆之前,曾经在巴黎国家保险公司买过巨额保险!而最大受益人就是19幅名画的拥有者——收藏家理查德!
  西蒙的心猛然豁亮了。他询问了巴黎国家保险公司一位保险代理人,得到答案是:受益人正是理查德!而保险额达到近一亿元法郎。
  看来,理查德是最大的嫌疑人。西蒙赶往他所居住区,却得知理查德1月前死于车祸。他是个无儿无女的鳏夫,所拥有的巨额遗产和收藏品在他死后也不知去向。
  好不容易得到的线索就这样中断了,西蒙不禁有些气馁。然而这时,他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巴黎的艺术品黑市上,有人在出售毕加索的作品《亚威农少女》,而它正是失踪的19幅画中的一幅。西蒙乔装打扮,辗转打听到此画的持有者,竟是刚出狱的博物馆前任副馆长莫布里。   西蒙有种强烈的感觉:莫布里与当年那起惊天大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然画作的持有者怎么会变成了莫布里?
  西蒙来到布兰维尔警署,讲述了自己的怀疑和猜想,并要求立刻重新拘捕莫布里。但警察们对他的“妄想”和“思母花”嗤之以鼻,并劝阻他放弃徒劳的猜想。但西蒙却更加坚定自己的思路,决心找到思母花,从而揪出真凶。
  斗智真凶,终洗沉冤
  几天后,西蒙踏上了去切莫斯特热带雨林之路。他除了要提防猛兽外,还得避开遍布林间的毒蛇、蜘蛛、毒蚂蚁等。可尽管西蒙无比小心,还是被毒蛇咬伤。他感到一阵胸闷窒息,渐渐意识模糊,昏了过去……
  当他醒来时,发现被土著人所救。西蒙为了感谢,把随身带来的手电筒、指南针和药片等送给酋长。他的行为让酋长对他产生了信任,西蒙趁机提出想寻找思母花。
  酋长派人将西蒙带到卡隆多山脚下,那里正是思母花的生长地。但此时思母花的花期已过,西蒙只好采摘了大量思母花种子,在土著人的护送下登上了回国的客轮。
  经过一年的辛苦培育,思母花终于开出了花朵。西蒙榨取汁液,用它涂抹写满字的白纸。奇迹发生了:那些字迹在几分钟内变得模糊,最终消失不见了!诺兰与西蒙一起,将这些被处理过的“白纸”放进充满氧气的密闭玻璃瓶中,以加速它们氧化的过程,果然,纸上的字迹慢慢重现,而纸片表面也同时出现了一些灰白色的粉末。经过鉴定,这些粉末的成分与上次西蒙拿来的一模一样。
  西蒙把剩下的思母花汁液拿到警署,当场演示了它神奇的“隐形术”,警察们终于相信西蒙的指控不是空穴来风。很快,警署开始秘密调查,发现理查德丧命的车祸是人为造成,而幕后黑手正是莫布里!于是,隐居法国乡村的莫布里以故意杀人罪被拘捕。
  面对警察出示的一样样铁证,莫布里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阴谋渐渐被还原……
  原来,莫布里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师,善于模仿名家名作,但人过中年的他却始终不得志。50岁时,莫布里终于通过四处钻营当上了克罗尼博物馆的副馆长。认识了名画收藏者理查德后,他便极力游说对方将其藏品在克罗尼博物馆进行展出。通过交往,他发现理查德是个嗜钱如命之人,于是,一个罪恶的计划在他脑中产生。
  莫布里与理查德沆瀣一气,先将购买了巨额保险的真画运往克罗尼博物馆展出,就在某一天画作入库之前,莫布里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自己仿制的假画调换,存进了博物馆的密室。当然,这批假画已被莫布里事先做过手脚。他早年旅行非洲时,收集了大量思母花干花。现在,莫布里先在画布上画上拙劣的假画,然后用思母花汁液使它们“隐形”,再在上面精心仿制了自己的画作。
  半年后,莫布里估计思母花汁液快要失效,便通知理查德前去“查看”自己的藏品,结果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克罗尼博物馆名声扫地,理查德由此得到了一大笔赔偿金,而画作真品也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他的手中。他喜不自禁,对莫布里一箭双雕的计谋佩服得五体投地。
  被捕入狱也是莫布里事先想到的,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他还在狱中导演了一出自杀闹剧。莫布里入狱前,曾与理查德约定,将那笔巨额保险费的65%付给自己作为报酬。
  但他出狱后,贪婪的理查德面对上门索取酬金的莫布里,死活不肯承认自己与他有过交易。莫布里岂肯善罢干休,自己在狱中整整隐忍了7年,理查德的无赖彻底激怒了他。于是,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理查德葬身车轮。莫布里伪造了遗嘱,继承了理查德的巨额遗产和大量艺术珍品,在法国乡村当起了隐形富豪。
  此时距离名画失窃已过去了8年,莫布里按捺不住,开始偷偷将一些画作拿到黑市上出售,没想到却遇到了四處寻找线索的西蒙,最终使他落入法网。
  整个案件终于真相大白,19幅名画被送入卢浮宫博物馆,成为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西蒙迫不及待地要求警方和法院公开发表声明,恢复自己和几名“同案者”的名誉。
  然而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思母花汁液能隐藏字迹的秘密,被法国军官莫里埃得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物质对于盟军搜集、隐藏和运送情报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他亲自找到西蒙,要求他继续对公众隐瞒这桩案件的真相,为国家和民族将这个秘密保守下去。尽管西蒙非常想洗清自己的冤情,但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答应了莫里埃的请求。
  1944年,西蒙因感染炭疽病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儿子:战争结束后,要找到军官莫里埃,请他为自己恢复名誉。
  西蒙去世后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莫里埃却在战争中阵亡。战后,整个法国陷入严重的混乱,克罗尼博物馆失窃案的所有资料也在战火中全部被毁。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马修一直不懈地努力。1980年前后,马修先后联系上了父亲的其他几位同事,他们已经年逾古稀,得知马修一直执着地为他们平反,几位老人不由得涕泪交流,纷纷提供了宝贵的证词。
  2011年11月,马修接到二战纪念馆消息:一个工作人员在军官莫里埃的遗物中,发现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清楚地记录了博物馆失窃案的真相,以及与西蒙的约定,下面还有莫里埃与西蒙的亲笔签名!
  2012年4月22日,为了感谢西蒙寻找到思母花以及对法军做出的特殊贡献,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勋位骑士勋章”。
  许多市民得知后,自发来到市政厅,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法国政府用这种方式,对一位普通人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和歉意。
  (摘自《知音·海外版》)
其他文献
职工档案被单位弄丢了,随之而来的是不能办理退休手续,不能及时享受退休金,甚至会因无法补办职工档案,造成永久性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职工遭遇这一系列损失应如何维权?如何主张赔偿损失呢?以下案例为职工维权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案例一档案丢失无法办退休,直接损失必须赔偿  刘莉于1982年入职某区旅游公司工作,1987年9月由公司调入下属分公司服务中心。2007年3月公司改制时,刘莉下岗后离职另行打工,公
期刊
今年8月22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画溪街道包桥村一棋牌室内,几名刑警的到来,打破了这个村庄向来的平静。村民老陈的妻子王某,因涉嫌22年前发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起故意杀人案被当地长兴警方带走。  “与她一起生活了18年,她为人平和,手脚勤快,邻居们也都说她是一个好媳妇。”8月23号上午,被带走的嫌疑人王某的丈夫老陈在配合长兴当地警方调查时说。  在邻里眼中一向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居然是一名杀人嫌
期刊
杜姝,80后,英文名Susan Du,出生于辽宁沈阳,拥有多个头衔:新西兰永久居民,嘉盛英语教学总监,少儿英语教师,美国迪士尼特约作者,自媒体节目“嘉盛家长会”创始人,英文微电影导演、编剧,《嘉盛英语想象力系列任务绘本》等书的作者,最典型的头衔其实只有一个——胖子!她身高1.65米,却拥有203斤的惊人体重,恋爱结婚后,她非常想生孩子,却因胖失去了当妈妈的机会。挑战面前,结果杜姝费时一年半成功减重
期刊
一名基层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干部档案造假的纠错机制还是跟不上,一般都是举报引起社会舆论或领导重视了,才会进入调查,而调查多没有固定程序,随意性较大。  20 16年5月12日,河南省纪委宣布了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张益民(副厅级)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的消息。此时,距张益民从警已有36年。  昔日荣光:36年铁腕治警  1960年出生的张益民,17岁考入河南警校,毕业分配到洛阳地区公安处工作。由
期刊
2017年3月,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陈天生砸死女婿黄威强一案。法庭上的陈天生泪水潸然……  早年丧妻的陈天生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女儿却嫁了个一无是处的穷女婿。陈天生倾全力想把女婿扶起来。可女婿不争气。愤怒之余,爱女心切的他最终情绪失控——  女儿嫁“阿斗”女婿,老父出手相助  2012年3月,远在美国新泽西留学的陈倩给父亲陈天生打电话:“爸,我下月就回国,到时给你带一份特殊礼物,你
期刊
这天晚上,章桂花像往日一样,吃完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张怡懿偷偷地在廚房里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倒入咖啡中,哄骗母亲喝下。没多会儿,章桂花就昏沉沉地睡着了。确信母亲已经睡得很沉后,张怡懿在母亲的左小腿上连续注射了6瓶针剂……这是一起耸人听闻的凶杀案,这个被司法鉴定是“边缘智能”的“傻女”,竟聪明地仿效起电视剧里的情节,演绎了一幕人间悲剧……  浓烈的臭味引出重重迷雾  2014年,盛夏的上海热浪袭
期刊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力,其所作判决裁定任何人都应当严格执行,以维护法院的权威性和裁判的公信力。否则,如果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就可能依据情节轻重受到法律的相应惩罚,或被警告、拘传,或以妨碍诉讼而受到司法拘留,或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而被判刑。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拒不履
期刊
去年8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一辆铲车在一处人烟稀少的树林里被发现。一个半月前,也就是6月20日上午10时许,铲车的车主——当地一名女老板向开鲁县警方报案,称自己的一辆铲车不见了,被雇来开铲车的老赵也不见了。  深夜失踪  据了解,报案的吕女士是外地人,在开鲁县承包了一些工程。因此,她在工程附近的村子租了一个院子,用来放置一些工具。吕女士让开铲车的老赵住在院子里负责看管工具,没想到现在竟然连人
期刊
网购如今已十分普遍,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一些缺乏风险意识的买家,将快递外包装或快递单随手丢弃,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尤其是不法分子如果掌握了这些信息,就很可能钻空子。2017年4月,发生在甘肃兰州的一起绑架抢劫案,就与一张快递单有关——  惊喜——结识志趣相投新朋友  2016年3月初的一天,正在上班的林嫣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是林嫣吗?我是26楼正新商贸公司的
期刊
100岁的“桑尼”出狱了。  6月23日,马萨诸塞州,这位美国联邦监狱系统中最年长的囚犯穿着一件灰色的运动衫,在两个男人的搀扶下坐进一辆白色的路虎车里,扬长而去。  “桑尼”是这位百岁老人的绰号,他原名约翰·弗兰兹斯,是美国纽约黑手党五大家族之一科伦坡家族的“二把手”,堪称“教父”级人物。  他曾因抢劫银行被判处50年监禁,六获假释,又六次“犯事儿”被抓回监狱。  “桑尼这样的人,以前从没有过,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