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研究表明,幼儿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可以促进他们各自智力活动的开展。幼儿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差异明显,而区域游戏的开展可以让存在各自差异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本文围绕如何开展区域游戏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教学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们而言,可能在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没有成年人那么丰富多彩。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在带领孩子们进行游戏的时候,如何通过游戏来锻炼幼儿的各种能力、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形成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 优化设计,发挥区域游戏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一般上午的时间都是将孩子们放在固定区域进行自由活动的,作为教师,应当在一边观察和引导孩子们科学合理地进行游戏活动,并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为了保证班级里的每一名孩子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游戏活动当中去,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当然,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某个共同的爱好而聚在一起,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能力,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某个玩具相互吵闹,发生纠纷,遇到这种情况作为幼儿教师就需要及时出手加以阻止,以防事件的扩大。例如,在玩过家家的时候,除了可以扮演爸爸妈妈,其实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构成一个小社会。有的人负责扮演买菜的,有的人负责扮演卖菜的,实际上也是帮助孩子们锻炼了日常行为的对话,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家庭结构。随着游戏进展的情况,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及表演活动,更加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二、 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区域游戏兴趣
  儿童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是保持幼儿认知活动的基础。幼儿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主要意义在于适应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师通过带领孩子们进行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这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当然,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兴趣都各不相同,教师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对教师安排的活动感兴趣。那么,此时此刻就要激发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便使幼儿的主动活动有了可能。例如,在实验教室里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演示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就以学习“沉与浮”的小实验为例子,教师通过在水中投放各式各样的物体,供学生观察。当幼儿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放在水里能沉下去,孩子对这一现象感到非常好奇,不同材料的物品,猜猜将这些物品放在水里,哪些会浮在水面上?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进行实验。之后可以在教室里,请一些孩子们来思考一下“你觉得生活中的哪些东西也能浮在水面上呢?”他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很快就掌握了沉与浮的道理。
  三、 创设情境,通过区域游戏促进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到游戏当中来,因此在游戏中创设相关的背景环境也显得至关重要。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四、 投放材料,提高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
  众所周知,游戏的教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然而,长期下来在开展游戏活动中固定的道具多、变化的较少。还有很多教师为了省事,一次性完成创设,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及教学联系性,这样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游戏模式必然失去教学的价值,严重地脱离了实际。作为教师,一定要知道玩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孩子可以摸、拿、听、吹、看等,有利于各种感官的训练。彩色塔、各种娃娃及动物玩具等色彩艳丽的玩具,有利于孩子视觉的训练;八音小熊、小钢琴、铃鼓、小喇叭等可以发声的玩具,可以训练孩子的听觉;积木、积塑片、结构模型等玩具需要孩子动手去做,它们可以开发孩子的空间知觉;各种拼图、镶嵌玩具、软塑料玩具等与其他玩具有不同的触感,可以锻炼孩子触摸觉;拉鸭车、手推车、三轮车、两轮车等玩具是配合孩子运动的,有助于孩子肢体运动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玩具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感觉与肢体运动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感性知识,巩固了孩子在生活中获得的印象,形成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区域游戏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游戏能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感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区域游戏不仅是身心特点的反映,也是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区域游戏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姣.论幼儿区域游戏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
  [2]张丽君.浅谈幼儿游戏的教学方法使用原则[J].学周刊,2016,(30).
  [3]花利琴.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情感的体验与表现[J].教师,2016,(24).
  作者简介:
  李琴,江蘇省淮安市,江苏盱眙县观音寺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论文旨在调查研究小语种对非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指出国际化背景下会小语种的复合型人才与单一的外语人才、单一的专业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优势,从而为大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思路提供新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抢占先机。  关键词: 小语种 就业 复合型人才  一、项目背景  小语种通常是指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语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1世纪显示出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国际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载体,所以老师应该紧紧抓住教材内容,着力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具体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利于让学生在老师言传身教中感悟数学知识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探究能力  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深化改革过程中,明确规定了老师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设计具有针对性
摘 要: 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古诗教学应该围绕“韵、境”进行。  关键词: 古诗教学 吟诵 韵味 意境 创新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是诗教最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语文课堂的古诗教学过程应凭借“韵、境”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吟诵我们这个诗歌大国浩如烟海的佳作,让学生体味诗之韵、诗之境,乃是古诗教学的经要所在。  《小
摘 要: 在高中解析几何中,陆续出现了直线系方程,圆系方程,圆锥曲线中的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等曲线系方程.在高三二轮专题复习中,利用二次曲线系方程巧解定点、定值问题,不仅可以简化计算,更能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透数学问题的本质,发展学生的解题思维,优化方法方能简化运算,谋定而后动,这就是解析几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之所在.  关键词: 定点问题 二次曲线系方程 直线  在高中解析几何中,陆续出现了直
摘 要: 在十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中,作者认为一定要注意细节,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在细节处理上尽量做到完美,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关爱学生,成为朋友。  关键词: 班主任 细节 规矩  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特别是普通班的班主任。上了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强,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更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应从三个方面“下工夫”:激活学生思维、师生间进行有效对话、构建开放性化学课堂。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此进行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活思维;有效对话;开放性课堂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有一个充满悖论的现象惹人疑惑:中国学生被世界认可具有扎实的基础,刻苦勤奋的学习作风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然而在国际学术舞
摘 要: 本文针对心理教育对德育教育的作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其次是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实现途径中的方法及其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心理教育 德育教育 大学生  近几年高校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将时效性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两个目的相结合,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心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也是国家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属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物理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物理教师如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做法,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物理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在强调教师教学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地尊重。对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秉持分层设计的思想,在教学与作业的设计方面均融入分层设计理念,如此方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的有效进步,进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分层作业;高中数学;设计思考  所谓分层教
摘要:所谓“预设”,就是对课程教学所做的设计,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环节时,应讲究“刚柔并济”,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度,了解并掌握好课堂预设的基本策略,让课堂预设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关键词:预设;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