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高职教育设计理论基础课程教学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把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和应用两大板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了基础和应用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应当高度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设计专业 基础课程 应用课程
  
  在大力推行“科教兴国”的国策下,高职教育在我国蓬勃兴起。如果从1980年批准建立职工大学开始,高职教育已经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但是对于一种从无到有的教育形式,三十年时间尚不足以探索并解决新的教育形式所有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建筑设计、装饰设计等设计类高职教育中,如果将设计专业课程分为“基础”和“应用”两个层次,那么,如何处理好“应用”和“基础”的关系,如何将课程系统中的应用课程与基础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构建高职设计课程体系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必定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的性质和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可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由此高职教育更多的是要直接为生产第一线输送技术人才,学生一毕业就要求工作能上手、能胜任、出成果。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多加入“应用”课程是应当的和必须的。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二、重“应用”轻“基础”课程的趋向
  在这种高职教育要为生产直接服务的新的要求下,在对待“应用”和“基础”课程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应用”轻“基础”课程的趋向。
  由于客观上高职招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使有些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当前学设计的学生,专业基础太差,文化素质不高,综合能力更令人失望。”因此,与其勉强学生学习他们不太愿意学、而且不容易学出成效的,不能快速或直接转化为设计技能的设计“基础”课程,还不如让学生们全力以赴地学习专业“应用”课程,特别是“电脑”的应用性设计软件等,这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高一些,教学的成效会显著一些。似乎加重“应用”课程的教学,学会了几种电脑软件的应用,学会部分技术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孰不知“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果“基础”薄弱,就将后劲不足,不能成为“ 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势必在今后的职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三、“应用”与“基础”课程的紧密关系
  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增大基础课比重,拓宽专业口径,加宽基础理论知识面。因为,基础理论是科技发展的源头与根本,一些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带有体系性的理论突破,往往是科技革命的先导。学生的基础打坚实了,后劲就足,专业就会巩固、扩大和加深,并能综合利用基础知识独立解决专业实践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并会有所创新、创造和发明。专业课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课程。专业技术的实践、发展,又给基础理论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基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以适应专业技术的要求,这就发展了基础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互有交叉、包含,互为依靠、提高,互为推进的关系。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认为,“当然,基础研究方面,确实有一些课题,现在还无法直接在生产上应用,但是科学和技术是一个整体,基础科学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发挥基础科学的作用,直接、间接地为提高经济效益多做贡献。”苏步青还特别强调,要抓好基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基础课与应用课程的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设计类专业中也是如此,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的专业应用课服务的。就好比我们的小学和中学的课程一样,如果没有这些基礎的知识,就无法构建人的其它知识和能力。同样没有专业基础,就不可能有效地实现设计应用课程的教育,更不可能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目前职业市场所需要的深度和宽度,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更无法使学生“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从认识层面上看,这类轻基础重应用的教学观点也与辩证唯物观的认识论原则相悖,也与教育的普遍性规律相悖。试想,就算学生掌握了某一计算机设计应用软件,而计算机仅仅是一个高级工具而已,没有装饰艺术的创造能力、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思维作基础,不可能有效地实现建筑或装饰设计意图,不可能搞好设计工作。好比“胸有成竹”,如果在设计者心中没有构思好成熟的方案,没有给电脑下达指令,电脑能自动生成建筑、装饰的方案图吗?由此可见,基础课程不仅不能轻视,相反还应该重视。
  四、如何重视“基础”课程
  当然重视“基础”课程的意思不是把矛头指向“应用”课程 ,两者也不是互相敌对的关系。在高职教育中,基础课秉承的原则是适度、够用。笔者的观点是强调在高职教育有限的基础教学时间中,应当重视基础课,重视的点在于重视教学效果,重视基础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贡献。所谓“基础”,就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的,犹如修建高楼大厦一般,只有这个基础越深越宽,将来能修建达到的高度才会越高,学生在人生职业生涯中能达到的高度也才越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在高职教育中,在设计类高职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图快、图省,希望马上见到成效,对学生拔苗助长。相反,应当重视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 增 藩苏步青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复旦教育》总第16期,1991年
  [2]刘成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职业技术教育 》 总等593期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冯璐(1974- )女四川宁南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助教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容量与射血分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0只杂种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应用RT-3DE以Full volume方式采集左心室图像,分别采用2、4、8平面法脱机测量左心室的收缩末期容量(LVEDV)、舒张末期容量(LVESV)、心搏量(SV)和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2-DE)测值进行比较.测
目的 探讨导致成人过敏性哮喘及其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102例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和394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健康状况、吸烟史、职业接触史、室内环境状况以及家族史等信息.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均显示:成人过敏性哮喘患者职业粉尘接触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OR=1.78);住房类型为平房/筒子楼较多层/高层楼导致过敏性
目的 明确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及胆汁酸(TBA)判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检测72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AB、CHE及TBA水平,并与肝活检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为G1-G4级,纤维化分为S1-S4期.炎症轻重两组间ALT、PAB及CHE有显著性差异(P<0.01),TBA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 研究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出生后第8至21天予醋酸灌肠,建立慢性内脏高敏模型为H组;生理盐水灌肠为C组.待大鼠成年后,将H组分为H病理、H盐水、H溶剂、HTeg0.1、HTeg0.3和HTeg1.0组;C组分为C病理、C盐水和CTeg1.0组.H病理和C病理组不扩张直肠行病理学检查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H盐水和C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溶剂组注射溶剂+蒸馏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