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的联系程度逐渐加大,因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新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学习基础具有差异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不注重实践教学,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如注重差异化的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计算机教师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背景;计算机;教学管理
  伴随教育教学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应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以此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对于计算机教师而言,其应不断更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意识到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计算机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功能性不断增强,并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运用计算机的基础上,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交流,民众运用网络可以沟通感情。同时,计算机课程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综合素质会获得不断增长,并且能适应国家快速發展的步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计算机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将每一个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在教育中开设计算机课程,会使学生掌握较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当其就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并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1]。

二、新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习基础具有差异性
  学生间的学习基础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并且整体的学习素质都不同。在学生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时候,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有差别,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多元化,一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较高,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快,一些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知识,整体的学习进程会较慢。当未学过计算机的学生在学习电脑时,会感觉有难度,不能迅速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整体的教学效果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步伐。此外,在学生学习基础具有不同趋势的时候,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难度,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学生不能全面地理解计算机知识,会对课程出现厌烦的情绪,不能保障其全面发展,整体的教学会呈现不同的发展情景,不能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2]。
  2.教学方法单一化
  现今国家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希望学校不断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学校具有很好的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机会,学生能够掌握较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一些学生没有较多的接触课程的时机,整体的计算机课程会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仍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不观察学生的情况下,向学生一味地传授知识,在学生并未消化理解的局面下,仅注重课程知识的讲授,整体的教学活动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长期单一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不能熟练计算机课程知识,整体的课程会呈现消极的发展前景,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课程呈现消极的运行发展局面[3]。
  3.教师不注重实践教学
  现今教师仅注重理论教学,并未重视计算机课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课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由教师讲授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应用软件的重要性,并未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整体的教学活动具有单一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枯燥无聊的科目,在课堂中不会有较高的兴趣,没有较高的学习热忱,当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不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整体的就业趋势会呈现差异化的发展倾向。长此以往,整体的教学活动会呈现消极的发展趋势,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化发展,整体的教学局面会具有不良的发展局势,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4]。
  在教师长期注重理论教学的情况下,整体的教学活动会呈现不佳的发展局面,学生只能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当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会具有较大的难度,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此种问题应教师的高度重视,不断运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保障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学生会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并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正确的认识态度,不断地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各种环节中,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5]。

三、新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1.注重差异化的教学
  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具有差异化的问题,应运用差异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积极性具有深入的了解,并运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在进行课程讲授的时候,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指导,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应学会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为其布置更深层次的作业,使学生的整体能力获得显著的提高。同时,教师应对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并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使全体学生对此类知识都了解,在讲授难度较大的知识时,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而应注重学生的领悟能力,使较高层次的学生掌握此部分知识。在此基础上,整体的教学活动会具有新的发展前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6]。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方法教学,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使整体的教学质量获得显著的提升。作为一名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应及时地进行备课,并清楚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学校应派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上课,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使整体的教学方法获得全面的改进。同时,教学模式应获得全新的提升,教师在讲授网页制作课程的时候,应不断地进行任务驱动,并向学生抛出较多的问题,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情况下,总结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会显著提升,并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获得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获得显著的增长,并促进整体教学能力的合理改进。教师的综合能力获得全面的改进,认识到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转化[7]。   3.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现今教师不注重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仅运用理论方法进行教学,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的课程教学效果会处于消极的发展趋势,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出现不良的发展局面。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在进行课程讲授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间制作课程中所要掌握的内容,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课程制作的时候,学生会投入到课程学习中,運用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使学生的整体能力获得全面的增长。学生独自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教师运用最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保障学生整体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增长,使学生拥有新的发展前景。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背景下,计算机课程教学应运用新的方法,促进整体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如注重差异化的教学、教学方法多元化以及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在运用此种方法的情况下,整体的教学效果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并能使教学具有新的发展前景,使整体的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并向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人才。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呈现新的变化发展趋势,并能使整体的教学模式具有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卓然,华振兴,陆思辰,杨久婷.新背景下计算机教学资源系统建构与实施[J].智库时代,2017,12(10):297-298.
  [2]邓世权,雷小朋.倒金字塔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3(16):140-142.
  [3]汪昱君.论革新当前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0):209-210.
  [4]王国栋.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开发[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12(08):145-146.
  [5]陈宇晖.计算机软件操作类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6]何鹏.计算机课程项目化教学管理研究[J].亚太教育,2015,09(16):137-138.
  [7]刘锦程.计算机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01):268-269.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本文从翻译活动对人类的贡献入手,讨论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作为社会性的传播工具,翻译是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译者与语言都有其社会性的一面。所以,对于翻译作品的分析与研究
在水平封闭的直管中,采用自主研制的阻爆实验系统(包括传感器系统、配气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点火系统等)对不同活性预混气体爆轰火焰在波纹管道阻火器内的传播与淬熄过程进行
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独特的精神品质,以期这种精神品质续接起断裂过的苏派教育,达到源远流长的效果,让新生代教师在文化自觉中成长,在成长中突破和超越。
【摘要】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和工具,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学习方法。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地变通教学方式,自如地驾驭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 精准;把控;灵动;驾驭;探究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教师不应只做教科书忠实的实施者,而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进行知识可视化。目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应用还比较少,正处于初期阶段,还需要对知识可视化进行有效的建设与应用。本文通过对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及在小学生的感知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知识可视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知识进行可视化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
在探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与“表达与交流”内在关联后,作者认为语文课程的设置需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条主筋骨中选择恰当的“学习
【摘要】传统国学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爱国、敬师、孝亲、礼仪等方面内容,在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把国学启蒙教育融入品德课堂,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富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我校把国学启蒙教育与品德课堂二者巧妙地融合起来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国学经典;品德教学;融合;内生动力  优秀的学校品德课程,一定有着良好的综合性和广泛的活动性。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他们热爱生活,乐
为了实现换热网络的全周期持续节能,在网络上设置旁路从而增加其控制自由度,同时设计一定的裕量来提供优化控制的操作空间。为了较好地利用旁路调节和裕量空间,提出一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