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的特点,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途径。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外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31——01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步伐,网络教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方面,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平台,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阔空间和大量的学习资料,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要求。
  1 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的特点
  首先,网络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主决定时空的安排和投入,控制学习节奏。
  第二,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资料信息量大,共享性强,知识性丰富。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资源集中箱,通过对信息的检索,学习者可以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源,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此外,网络涵盖了影视、音频、视频、通讯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网络上的学习资料突破国界,形式多种多样,趣味丰富,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教师来说,网络使教学材料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外文课本和书籍,而可以通过影视、音频等更加生动、直观的向学习者传授外语知识。因此,外语学习者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使用语言实验设备听原汁原味的外语发音,看原汁原味的外语影视,或者登陆外国网站阅读纯正的外语文章,进行专项语言练习。
  第三,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强。基于网络平台,无论是指导性交互(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方式还是社会性交互(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互)方式都和传统教学交互有着天壤之别。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交流工具,比如邮箱、即时聊天软件、论坛等,极大的方便了学习者的交互需要。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甚至和第二语言国家的母语使用者直接进行实时网上交谈。
  第四,网络学习环境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推进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网络教育的时空自由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或向教师和专家请教问题,学习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网络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和信息多元化也给学习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把握学习内容,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创造知识,由传统的被动式灌输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充实了自己的头脑,而且实现了自身的个性化发展。网络还促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网络上的外语学习资源随处可见,在缺乏外语教师的地区,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自学外语以适应社会对外语水平的要求。
  2 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之一。研究者认为,外语学习是一种自主的习得过程,习得者往往需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认知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Littlewood,1984;Ellis,1999)。我国学习者所学外语的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与母语差别很大,外语学习难度很大,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外语学习者至关重要。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以下几个途径:
  (1)推动外语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传统外语教学观念。
  网络的发展给当今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外语教学内容,如使用图文并茂的外语课件,放映外语短片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对所学外语知识的兴趣,逐步引领学习者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往往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向学生推介不同的外语学习方法及策略,让学习者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转被动式、保守型学习为主动式、开放型学习。
  (2)创造良好的网络交互式外语学习环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Pemberton(1996)指出,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完全脱离教师和同伴而孤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必须依靠一种轻松、和谐、互助的人际氛围来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往日权威者的形象,平等的和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外语学习中必要的语音语法等指导和帮助,以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促进学生和其同伴的互助合作,为学习者创建良好的人际氛围。同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尽可能多的运用网络多媒体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例如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用交互讨论、情景对话、外语短剧或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育者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举办外语角、外语辩论比赛和外语晚会等,促进学生自发的运用网络搜索相关材料,逐步提高其外语自主学习的意识。
  (3)外语学习者应有选择地学习,定期进行自我评估。
  面对大量的网络外语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往往无所适从。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确立外语学习目标,引导其选择最佳学习途径和运用合适的网络材料提高外语水平。在学习者设立目标和选择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只扮演指导者的身份,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便于其独立探索知识和发展技能。此外,外语学习者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建立学习历程档案,对自己的学习策略、效果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给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向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温惠琴,网络教育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3]周秀霞,等,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英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进程的加快,现在的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让学生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学会创新性和个性化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接下来,本文在简要介绍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措施进行着重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