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患者血浆MP水平测定及其与JAK2 V617F突变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浆中的微颗粒(MP)水平,并分析其与JAK2V617F突变的关系.方法:抽取56例ET患者及28例正常人空腹静脉血,枸橼酸钠抗凝(1∶9),以藻红蛋白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CD235a-PE、CD61-PE、CD142-PE和CD62E-PE分别标记红细胞微颗粒(RMP)、血小板微颗粒(PMP)、组织因子微颗粒(TF+ MP)及内皮细胞微颗粒(EMP),FCM检测4种MP绝对数.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PCR扩增目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26例JAK2V617F突变标本.结果:ET组的RMP(157.2±304.9/μl vs 21.3±18.4/μl)、PMP(1378.9±2454/μl vs 113.8±97.1/μl)、TF+ MP(123±354.6/μl vs 21±15.7/μl)、EMP(1434.7±2601.9/μl vs 291.7±297.7/μ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8例血栓组的RMP(258.2±327.7/μl vs 55.6±63.8/μl)、PMP(1853±1874.7/μl vs 444.7±712/μl)、TF+ MP(120.4±112.5/μl vs 60.3±128.3/μl)、EMP(1637.1±1563.5/μl vs629.4±1000.2/μl)高于25例非血栓组(P<0.05);17例脾肿大组的RMP(306.8±491.1/μl vs 59.3±51/μl)、PMP(2944.8±3767.6/μ1 vs 334.8±420.2/μl)、TF+ MP(162.9±166.8/μl vs 31.0±28.7/μl)、EMP(3031.8±4048.8/μl vs 701.5±729.2/μl)高于11例非脾肿大组(P <0.05);26例JAK2 V617F突变组的TF+ MP高于未突变组(154.7±516.3/μl vs 100.5±126.6/μl)(P<0.05),另外3种MP在这2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ET组、血栓组、脾肿大组4种M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JAK2V617F突变组患者TF+ MP数高于未突变组,另3种MP水平在突变与未突变组之间无明显区别.
其他文献
外泌体(exosomes)是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能分泌的微小囊泡,包含丰富的蛋白质、miRNA以及RNA等.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特别是在非接触性的细胞远程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
目的:探索非高发地区地中海贫血孕妇的特点,减少中间型及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诊断的235例地中海贫血孕妇,采用XN-9
目的:探讨山东汉族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1-17、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A、B多态性分布.方法:对山东地区962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
目的:探讨伴BCOR/BCORL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BCOR/ BCORL1基因突变对MDS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目的:比较靛玉红标准品与升血小板胶囊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的提升效果.方法:以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ITP小鼠模型,以靛玉红标准品与升血小板胶囊为干预
目的:探讨低氧下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GATA-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GATA-1如何通过上调miR-451a表达抑制14-3-3ζ的表达调控红系分化.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常氧组及低氧组,经氯
2017年月5日,张忠培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从考古大家苏秉琦的弟子,到吉林大學考古专业创始人,再到故宫博物院院长,他的一生曾有过几种身份,最终都不离做学问的风骨。  2014年,张忠培80岁生日那天,没有铺张的生日宴会,而是过得非常“学术”。他与曾经的学生们一起开了一个简单朴素的座谈会,讨论他的考古学术思想。学生们给他带来了两本刚出版的书,一本是他晚年带学生们进行的长期研究成果《中国陶鬲谱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