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n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行为的主体;是培养具有良好创新素质人才的摇篮和集结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基地。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
  [作者简介]任初明(1974- ),男,江西上高人,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课程与教学;赵立莹(1972- ),女,陕西礼泉人,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院校研究。(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7-0029-02
  
  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在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依靠资源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受到严峻挑战。作为资源紧缺型国家,为了追求更长远的经济发展,我国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即转变到利用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发展模式上来。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通过对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既有利于研究型大学明确自身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也有利于全社会认识到研究型大学在这一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一、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配合,各部门都承担着各自的职责,同时也因其职责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性的文化组织,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和文化创新等方面特有的作用,决定了它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
  1.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创新行为主体。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报告中,对国家创新体系进行了理论论证,使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受到各国的重视。综合OECD的报告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学术研究,把国家创新体系定义如下: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国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在一定的内部运行机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国家创新的网络系统。这一概念可作如下理解:(1)国家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企业是行为主体的核心;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运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中介机构是知识扩散和流动的重要途径。(2)创新既包括知识和技术创新也包括组织和制度创新。(3)在OECD报告中,国家创新体系由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运行机制、行为主体的联系和合作、创新政策和国际联系6大基本要素组成。(4)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是配置创新资源、协调国家创新活动。OECD的报告强调了大学在各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了大学作为重要的创新行为主体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美、日等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都非常重视和强调发挥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地位。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企业,之后大学及独立研发部门和政府机构积极跟进,在一百余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可持续性很强的创新系统。美国在完成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之前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技术从欧洲引进。二战期间,企业成为美国创新活动的主体,大量的重要发明是由企业研发机构来完成的,但为了服务国家战争需要,美国的研发结构同时也开始发生变化,联邦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刺激着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绝大部分领域中的研究已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确立了其在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动摇的坚实地位。在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起作为创新的行为主体之一,除了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知识外,也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我国要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体制机制是关键。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有效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该纲要明确了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研究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基础好,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知识作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背景下,知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作用足以让任何轻视大学地位的国家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付出沉重代价。2004年全国大专院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授权专利3484件,占该年总申请量的28.6%,而该年全社会给高校提供的研发经费为200.9亿元,相对全年研发总经费1966.3亿元仅占10.2%。所以,仅从专利产出角度来看,全国高校仅以研发经费1/5的投入,产出却占全国的1/4强。
  2.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研究型人才的摇篮和集结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大学除了作为创新行为主体之一,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外,还是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摇篮。这是由研究型大学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培养人才是研究型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只有依靠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人才通过创新行为才能实现,而这种人才主要是靠研究型大学来培养的。世界各国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美国哈佛大学培养了美国历史上7位总统、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6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数十位跨国公司总裁。耶鲁大学培养了4位美国总统、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2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剑桥大学培养了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培养了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菲尔德数学奖章获得者、25位英国首相、28位外国总统和元首。日本京都大学培养了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菲尔德数学奖章获得者。除此之外,這些研究型大学还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为世界各国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研究型大学还是创新型人才的“蓄水池”,这是由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研究机构所特有的学术环境决定的。研究型大学学科比较齐全,整体水平较高,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多学科的学术生态环境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有利于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并催生新的知识生长点;各学科都汇集有素质较高的学者,容易建立与形成学术团队;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制度规范,便于思想交流和学术对话;研究型大学鼓励学术创新、自由探索,营造了自由进行学术探索的良好学术文化氛围。在物质基础方面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对齐全的图书资料中心,同时,各国政府和社会都把研究型大学作为重点资助对象,科研经费保障度高。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研究型大学逐渐成为优秀人才的汇集地和储存库。例如目前有17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普利策奖得主汇集在斯坦福大学。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我国36所研究型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此外,笔者还对2000~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经济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获得者工作单位分布进行了统计,这7年里四大奖项获得者共有65人,其中来自大学的有49人,占75.4%;来自研究机构的有16人,占24.6%。参照2000年版卡内基分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和其他国家大学名单,这些来自大学的49人全部来自各国的研究型大学。而且通过与人合作共同获奖的比例很大,从2000~2006年间这四大奖共颁布28项,其中由两人以上合作共同获奖的有25项,占89.3%,也就是说,不少研究是运用研究型大学多学科融合的优势,运用跨学科知识而在基础研究或最新前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这充分说明研究型大学正成为各国创新型人才的汇集储存库。
  3.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基地。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约翰·布鲁贝克语)。而这种永恒需求就是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好奇以及对人类长远利益的追求与关注。世界各国往往把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厚望寄予研究型大学,视研究型大学为基础研究的主要基地。对通过科学的范式探索世界,进而发展出有用技术的信赖,成为美国政府二战以来支持研究型大学的认识基础,二战中曼哈顿计划的巨大成就让美国对这一判断坚信不疑,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通过支持研究型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榜样。
  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卡斯特斯所说:“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知识创新的‘发电机’之一。”进行原创性、高质量的科技創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从瑞典皇家科学院对2000~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经济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的认定可以看出,这些奖都是授予那些在基础研究领域或最新前沿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者。各国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也发挥了知识创新的主体作用。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70%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大学一直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者,2004年,大学所执行的基础研究占全国54.4%左右。
  在教育内容方面,科技知识已成为大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强调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因此,为了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研究型大学要致力于基础学科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研究。
  
  二、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1.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一大批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从事技术创新的工程师和科学创新的科研人员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而这部分人才主要依靠研究型大学来培养。世界各国研究型大学都发挥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作用。由美国和加拿大63所顶尖研究型大学共同组成的美国大学协会在1998年发表的评估报告中指出:虽然美国大学协会会员大学只占美国能授予PH.D大学的16%,它们却培养了全美50%以上的PH.D,并且它们的培养质量是高层次的,在由美国国家研究协会(NRC)排名的418个学术领域的前十名的PH.D项目中,93%为美国大学协会会员大学。
  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科研优势也有利于把科研活动的全过程参与作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课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活动过程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时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
  2.创新知识,发展科学与新技术。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现代研究型大学通过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发挥着创新知识、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并成为现代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来源地。从社会边缘走入社会中心的大学在促进人类知识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被人们寄予厚望地称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站”“发动机”。研究型大学与其他类型高校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承担有发展科学、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通过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来发展新知识是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研究型大学本身都把这当做坚定不移的信念。研究型大学也以骄人的成绩展示了其作为新知识新科技重要来源地的至尊地位。据有关统计,2004年我国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这些成果很大一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创新型国家的创新主体分工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因此,大学要积极参与国家科研课题和项目建设。
  3.发挥文化批判和引领作用,促进创新文化的形成。大学应当本着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发展承担起批判性的推动作用。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具有文化传递、保存和创新的作用,不能简单地迎合社会的文化要求,成为社会文化需求的“供应商”。大学的存在不仅仅因为它能够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不仅仅因为它对人类文明有保存价值,而是因为它对社会的发展能够提供校正性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批判。大学需要批判精神。赫钦斯认为,在自古以来产生的各种组织机构中,唯有大学是社会中的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是一个批判中心。大学不能追随社会,而应引领社会,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系统的“龙头”,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进行文化的保存传递活动。
  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引领的文化应该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是求真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大学精神,应弘扬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以大学为中心将这种文化辐射全社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
  4.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研究型大学除了发挥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职能外,还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研究型大学要结合自身特点,从其自身优势出发,开展社会服务。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即通过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实现高新技术由实验室走上生产线,促进生产力发展,直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6-01-09.
   [2]李士忠,姜楠.试析战后日本国家创新体系[J].日本问题研究,2001(2):31.
   [3]李东.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3):35.
   [4]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闵维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N].光明日报,1998-07-08.
   [6]胡钦晓.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17.
   [7]庞晋伟.论大学对社会的批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5):121.
其他文献
利用Mg-20%(质量分数,下同)Ce中间合金对过共晶Mg-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研究了Ce加入量对该合金中初生Mg2Si相变质效果(主要是形态)的影响规律,并讨论其变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
本文以广西国际商务学院、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这四所院校体育选项课
在硅酸盐溶液中于AZ31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表面制备一层均匀的微弧氧化膜。分析微弧氧化膜的截面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分布,并采用浸泡和电化学方法评估微弧氧化表面处理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具有不同质量分数的Al2O3P/7075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通过OM,SEM,TEM等材料分析方法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磨损表面形貌
[摘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构建“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暨职业培训指导与就业促进中心”体系,是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封锁和地区间封锁,深化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有效切入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 实训基地 就业促进体系  [作者简介]董兴(1962- ),男,云南楚雄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云南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
音乐技能课教学是涉及人的心理过程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来补充、完善、充实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错误导向,加强技巧的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高峰相应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自身的微妙变化,使其呈现出对体育课不敢兴趣,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已成为中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分
以美国某知名企业生产的CAT制动器为核心元件,通过防爆型胶轮车额定载荷下的制动力矩和额定载荷驻车力矩进行计算,根据CAT制动器功能和使用方法设计了一套与之匹配、控制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