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关木通等中药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析16例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病理特点和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木通等中药引起的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析16例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病理特点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情况.对10例肾活检标本进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和Ⅲ型胶原表达的检测.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均在服用关木通等中药后出现肾脏病变,10例中药成分中明确含有关木通,5例就诊时已进入尿毒症期或尿毒症前期.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血压一般正常.尿常规基本无白细胞,蛋白尿较轻,尿β2微球蛋白显著升高(>3000 ng/ml),贫血13例,伴肾性糖尿14例、肾小管酸中毒10例.肾活检显示以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大片肾小管萎缩或扩张,小管上皮细胞浊肿、脱落,间质灶性或成片以单核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浸润及大片纤维化,小叶间动脉壁可增厚.肾小球无病变或轻度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波型蛋白表达增加,肾间质Ⅲ型胶原表达增加.7例予泼尼松15~50 mg/d治疗8~72个月后,4例肾功能有所好转,2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稳定,1例肾功能继续恶化.1例经过对症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正常,5年后肾小管酸中毒和肾性糖尿完全消失.结论 关木通等中药可引起慢性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很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皮质激素可能对缓解关木通等中药所致肾小管间质病变有一定作用,其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屈服强度550 MPa级桥梁钢轧板单道次热压缩变形过程,得到了试验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研究了冷轧加工率、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再结晶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冷轧加工率为90%时,与加工率30%时相比,再结晶温度降低了10℃;保温时间5、7 h时,与保温时间1、3 h时相比,再
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地震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破裂面,揭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路堤产生路面拉裂破坏,桩-网复合地基的破裂面发生在路堤两边缘的现象,表明土
大量的研究表明钙蛋白酶在蛋白质降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骨骼肌的生长速度和家畜宰后的肉品质,人们对钙蛋白酶系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钙蛋白酶系统中的多
体育是一种多维开发的文化,为适应培养新世纪高健康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应充分认识体育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让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过程中发挥其特殊作用。
I
目的 研究表达产物的不同亚细胞定位对基因免疫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的影响,为基因疫苗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别构建能表达不同细胞定位的EGFP-HPV16L1
IgA肾病是由法国学者Berger 1968年首次提出,其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随着我国肾穿刺的普遍开展,被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逐渐
胰腺癌具有早期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特性,起病隐匿,发现时多属于中晚期,手术切除是胰腺癌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1].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一直是胰腺癌临床治疗的难点.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 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
Mite (Varroa destructor)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arasite threats to the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reared in China. The beekeepers mainly use the drug to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