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成熟过程颜色表征及其与品质指标消长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覆盆子成熟过程中颜色进行数字化表征,并对其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黄酮、总多糖、总多酚、鞣花酸、椴树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多种物质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相关回归对颜色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L*与总多酚、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椴树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总黄酮及鞣花酸、水浸出物含量有中度正相关性.a*与总多酚、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椴树苷呈显著负相关,与总黄酮、水浸出物、鞣花酸呈中度相关性.b*与水浸出物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多酚、总多糖、醇浸出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含量呈中度相关性.说明覆盆子成熟过程中颜色与物质成分动态变化有较显著相关性,根据其颜色与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的较适宜采收期在4月下旬至5月1日前后,果实未变黄之时采收最佳,此时相关农艺性状为果实直径为(12.49±0.56) mm,高为(14.25±1.19) mm,果实质量为(1.20±0.14)g,其色度值L*为52.87±3.14,a*为-2.01± 1.58,b*为28.31±3.88.该研究结果为建立覆盆子外观颜色从经验转向客观量化的评价模式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植物作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常用药,药用历史悠久,分别载录于《中国药典》《日本药典》《韩国药典》《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泰国植物志
黄芪是最常用的补气类中药之一,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近年来,中药发酵受到广泛关注.在传统中药发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将中药发酵与
菊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在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菊花病虫害发生较多,农药使用种类、频率、剂量等缺乏规范,农药残留已成为菊花药材的主要外源污染物之一,近年来,菊花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肌细胞为终末细胞,MIRI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会不可逆地损伤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在既往研究中,细胞凋亡被认为是唯一受调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分布广泛,资源蕴藏量大,应用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沙棘果,而对沙棘叶的研
研究不同生境滇重楼的根际土壤解钾菌的解钾能力,筛选出具有高效解钾能力的菌株,为滇重楼的栽培及品质提升奠定理论基础.该研究以云南、四川和贵州3个地区10个不同地点的野生
蛋白激酶C(PKC)是一类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和发育的激酶,蚂蟥体内PKC(Wp-PKC)属于经典PKC.为探究Wp-PKC对蚂蟥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在蚂蟥养殖水体中分别添加:17β-雌二醇(17β-E
中药材的生长年限与质量关系密切,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所以建立中药材生长年限鉴定方法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对中药材生长年限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依据鉴定的原
大黄是传统常用中药材,市场需求较大,过度采挖使野生大黄几近濒危,市售大黄药材及饮片掺伪现象较严重.该文对近十年大黄产业链基原物种鉴定研究进行综述,展示其性状及显微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