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瑕疵无处不在,美中也难免存在瑕疵,所以让我们学会接受甚至欣赏瑕疵吧……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时有了一点瑕疵反而显得真实可亲。
可是,现在的人们似乎都成了完美主义者,对瑕疵十分厌恶。学生们总是被寄予“品学兼优”的期望,“力争上游、勇夺第一”的话让孩子们耳朵听出了老茧;雄心勃勃的上班族们都在为追求完美而披星戴月,却是以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走在街上的女士们,为了符合大众近乎苛刻的审美需求,宁愿花上大把时间,投入大笔资金也要将自己脸上的一粒细小的雀斑遮掩……当人们都因追求完美而疲惫不堪时,我想说:“追求完美固然无可厚非,然而不完美有时也别有一番韵味。”
不完美如同天上那一轮明月。月缺时,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清之美。正是借助于那一弯如钩的月亮,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才能如此准确地传达到我们的心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李煜披着银色的月光向我们走来……在我们面前的是缺憾的诗人、缺憾的夜晚、缺憾的美。月盈时,月亮上那一抹黑色的阴影为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记得小时候,外婆对我说,月亮上的阴影是嫦娥与玉兔的身影,那是一个美好而又带着缺憾的故事……外婆的话语让儿时的我深信不疑。正是满月中的那一点瑕疵,让月亮在人们心中不再那么荒凉冷漠,让嫦娥和玉兔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一点点的瑕疵守住了中华民族一个世代相传的团圆梦。
瑕疵又如断臂的维纳斯,不完美,但唯美。记得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就震惊于她残缺的身形——这一种瑕疵,竟是一种世人无法也无力修复的美!正是她残缺的臂膀才使她的美非同寻常,才使她的美如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而永不凋谢,才使她的美变得无法超越……正是这点瑕疵,让维纳斯的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鲁迅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鲁迅还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悲剧正是一种带着缺憾、带着瑕疵的美。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复仇的王子哈姆雷特,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梁祝》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都没有逃过最后的悲剧结局,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倘若罗密欧与朱丽叶真的得到了幸福,哈姆雷特最终战胜恶人,贾宝玉与林黛玉终成眷属,梁山伯与祝英台喜结连理……恐怕,这些经典也无法成为经典,顶多称得上是一部滥情的故事罢了,更无法被人们传诵,无法在人们心中产生出那么强大的震撼力。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具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催人反思,促人反省。而这些悲剧中,瑕疵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生活中,瑕疵无处不在,美中也难免存在瑕疵,所以让我们学会接受甚至欣赏瑕疵吧,正是那些瑕疵让生活更真实,让艺术更富有一种深层次的美。
点评
文题是“瑕疵和真实”,但本文并不仅仅将文意落在一种浅层次的讨论上,而是在首段的点题之后迅速将文意转入更深一层,论述了瑕疵不仅给人以真实感,在很多时候反而能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文章先由生活谈起,进而上升到高于生活的艺术,由中国传统诗词、古代传说到国外雕塑作品、著名悲剧,重点阐述了悲剧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缺憾(亦即“瑕疵”)的意义,并借助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强调了悲剧美的震撼性力量和促人反思的现实意义。正反结合,逐层推进,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和强大的说服力。
(指导老师:王淦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时有了一点瑕疵反而显得真实可亲。
可是,现在的人们似乎都成了完美主义者,对瑕疵十分厌恶。学生们总是被寄予“品学兼优”的期望,“力争上游、勇夺第一”的话让孩子们耳朵听出了老茧;雄心勃勃的上班族们都在为追求完美而披星戴月,却是以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走在街上的女士们,为了符合大众近乎苛刻的审美需求,宁愿花上大把时间,投入大笔资金也要将自己脸上的一粒细小的雀斑遮掩……当人们都因追求完美而疲惫不堪时,我想说:“追求完美固然无可厚非,然而不完美有时也别有一番韵味。”
不完美如同天上那一轮明月。月缺时,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清之美。正是借助于那一弯如钩的月亮,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才能如此准确地传达到我们的心中,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李煜披着银色的月光向我们走来……在我们面前的是缺憾的诗人、缺憾的夜晚、缺憾的美。月盈时,月亮上那一抹黑色的阴影为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记得小时候,外婆对我说,月亮上的阴影是嫦娥与玉兔的身影,那是一个美好而又带着缺憾的故事……外婆的话语让儿时的我深信不疑。正是满月中的那一点瑕疵,让月亮在人们心中不再那么荒凉冷漠,让嫦娥和玉兔走进我们的生活……这一点点的瑕疵守住了中华民族一个世代相传的团圆梦。
瑕疵又如断臂的维纳斯,不完美,但唯美。记得第一次看到她时,我就震惊于她残缺的身形——这一种瑕疵,竟是一种世人无法也无力修复的美!正是她残缺的臂膀才使她的美非同寻常,才使她的美如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而永不凋谢,才使她的美变得无法超越……正是这点瑕疵,让维纳斯的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鲁迅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鲁迅还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悲剧正是一种带着缺憾、带着瑕疵的美。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复仇的王子哈姆雷特,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梁祝》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都没有逃过最后的悲剧结局,令人唏嘘不已。然而,倘若罗密欧与朱丽叶真的得到了幸福,哈姆雷特最终战胜恶人,贾宝玉与林黛玉终成眷属,梁山伯与祝英台喜结连理……恐怕,这些经典也无法成为经典,顶多称得上是一部滥情的故事罢了,更无法被人们传诵,无法在人们心中产生出那么强大的震撼力。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具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催人反思,促人反省。而这些悲剧中,瑕疵则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生活中,瑕疵无处不在,美中也难免存在瑕疵,所以让我们学会接受甚至欣赏瑕疵吧,正是那些瑕疵让生活更真实,让艺术更富有一种深层次的美。
点评
文题是“瑕疵和真实”,但本文并不仅仅将文意落在一种浅层次的讨论上,而是在首段的点题之后迅速将文意转入更深一层,论述了瑕疵不仅给人以真实感,在很多时候反而能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文章先由生活谈起,进而上升到高于生活的艺术,由中国传统诗词、古代传说到国外雕塑作品、著名悲剧,重点阐述了悲剧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缺憾(亦即“瑕疵”)的意义,并借助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强调了悲剧美的震撼性力量和促人反思的现实意义。正反结合,逐层推进,使得文章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和强大的说服力。
(指导老师: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