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活心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因未能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故采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取SPF级KM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24 h内单次经口给药,给药组给予3.5 g/kg活心丸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密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观察14 d,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8、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及饮水量.给药后1d及14 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除眼球采血,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解剖观察各脏器,取心、肝、脾、肺、肾,称重并计算脏器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东东莞523808;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活心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因未能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故采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取SPF级KM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24 h内单次经口给药,给药组给予3.5 g/kg活心丸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密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观察14 d,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8、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及饮水量.给药后1d及14 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除眼球采血,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解剖观察各脏器,取心、肝、脾、肺、肾,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制作HE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给药后3h内给药组小鼠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精神萎靡、俯卧抽搐、呼吸急促,第2天给药组小鼠恢复正常.给药1d后给药组雄鼠摄食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给药后3d各组摄食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体质量、饮水量、脏器指数、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给药组心脏心外膜及肝脏中央静脉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且肝细胞轻度空泡化.结论 小鼠口服给药活心丸的最大耐受量为3.5 g/kg,为60 kg成人每日用药剂量的1750倍,证明口服活心丸毒性较小,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银翘解毒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及对D二聚体(D-D)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76例HFMD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银翘解毒颗粒+利巴韦林)与对照组(利巴韦林).对比两组疗效及D-D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73.68%(28/38)(P<0.05).观察组疱疹恢复、口腔溃疡消退、食欲恢复、体温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3+CD4+水平降低,观察组CD3+CD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以90例非瓣膜性AF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与对照组(华法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6.67%(3/45),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35.56%(16/45),P<0.05).结论 利伐沙班用于非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不一,可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目前尚缺乏对COVID-19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抗病毒药物,感染患者(尤其是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急迫.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以其免疫调节和再生特性在临床试验中备受关注.本文就MSC对COVID-19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试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对MSC的进一步研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八珍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八珍汤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Drugbank获得ITP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ITP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八珍汤作用于ITP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目的 探讨免疫性相关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对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价值;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各个指标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