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胰腺癌的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的概况

来源 :环球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丰富了中医辨证内容.本文梳理近十五年胰腺癌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总结肿瘤标志物、肠道微生物、基因表达、肿瘤微环境与胰腺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与中医证型阴虚存在关联性;肠道微生物菌群丰度与胰腺癌中医证型存在对应关系,并能影响患者的预后;不同中医证型的胰腺癌患者miR-21、miR-181a、miR-19b、miR-122等基因存在差异性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联性;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增殖活性的变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浸润情况、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磷酸化细胞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hosphorylated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等的表达量均存在相关性.同时本文对客观指标与胰腺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思路及存在的问题做出述评.
其他文献
“肝体阴用阳”源出叶天士,揭示了肝脏之脏器结构与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肝脏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均有阐释,指导辨证施治,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从“肝体阴用阳”研究的相关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体阴用阳”观点的发展延伸.五脏的实质结构和功能属性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本质上是与肝相似的.五脏之体以藏蓄为性,为精气布藏之处,主内守而归阴;五脏之用属功能活动,是动态的、变化的,主外护归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万物负阴而
中医重视腑“以通为用,降为顺”的治疗思路,将慢性前列腺炎归于“腑”病范畴,综合施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利湿祛浊等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的生活作息等,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渐趋复杂化,应用大黄治疗本病被历代医者所重视,以其可祛除本病之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而又作用于下焦,善通腑气.现将其作用机理作如下探讨,以资临床参考.
目的 探讨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寒祛湿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致痛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部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机复杂多变,证候分型包括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肝郁脾虚等,若患者经年不愈,则将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本案患者因顽固性眩晕多方求治未果前来就医,症见反复头晕数年,迁延不愈,伴有乏力,耳鸣,胸闷,喜出长气等;患者证属肝胃郁热、痰郁化火,该火不同于“阳盛则热”之实火,不可过用苦寒清热之药,譬如堆积之麦垛,久之其内腐热,若一味浇注冰水,则其内霉腐、积热更甚,若挑散晾晒,则其霉腐可去,且本案患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体内郁热较甚,故施以行气活血,透散郁热之法,透散伏火,先清后补.四个疗程后,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通路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优势,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中医药通过抑制AGEs形成,减少AGEs-RAGE轴的激活,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延缓肾纤维化,保护肾小球滤过膜,减轻糖尿病肾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