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伴输尿管反流的尿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iej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NB)患儿有或没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尿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此类患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2015年就诊并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68例,男30例,女38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按照充盈期有DO,将其分为DO组(n=20)与无DO组(n=48)。观察记录两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灌注量、逼尿肌压并计算发生反流时的膀胱顺应性;记录两组充盈结束时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并计算充盈期膀胱顺应性。

结果

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98.7±16.1)ml和(5.2±1.9)ml/cmH2O,无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27.3±36.3)ml, (7.1±2.1)ml/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逼尿肌压分别为(21.6±9.2)cmH2O、(19.2±7.4)cmH2O,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82.7±31.2)ml、(5.4±1.7)ml/cmH2O,与无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230.6±34.6)ml与顺应性(6.5±1.1)ml/cmH2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尿动力学检查结束时逼尿肌压分别为(33.8±7.8)cmH2O、(36.4±8.1)cmH2O,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膀胱容量小,膀胱顺应性差是有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伴发DO时的尿动力学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Ebstein畸形行锥型重建行三尖瓣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收治115例Ebstein患儿,手术年龄9个月至16岁1个月,平均(4.9±4.3)岁,体重5.5~59.2 kg,平均(18.4±12.2)kg;104例行三尖瓣整形术(其中39例加行BCPS术),9例行姑息手术,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死亡2例(病死率1.7%)。术后113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胆汁产生减少或流动受阻,导致应分泌入胆汁中的成分在肝脏内蓄积所致,血清结合/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是其突出特点。按胆红素是否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胆
目的通过对治疗肠套叠疾病气压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统计分析,探讨气压灌肠和水压灌肠产生的压力对肠道及机体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探讨治疗的安全性;探讨肠套叠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996~2015年,20年间我院治疗肠套叠患儿1 249例,其中男818例,女4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三个时段分为三种方法:1996~2000年为X线气压灌肠阶段(方法①)173例;2001~2005年X线下气压灌肠
目的研究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患儿临床资料,男123例,女35例;年龄30d至1岁,其中<6个月者136例(86.1%);卡介苗接种在左侧上臂,淋巴结结核发生在左侧腋下或(并)左侧锁骨上149例,卡介苗接种在右侧上臂,淋巴结结核发生在右侧腋下或右侧锁骨上9例。全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即同时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3
目的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BSP)检测不同病理阶段的婴幼儿血管瘤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探讨surviv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婴幼儿血管瘤增生与退化的可能关系。方法①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石蜡标本30例、消退期30例及正常包皮皮肤组织标本10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②提取石蜡包埋块组织基因组DNA并纯化后,采用亚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