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异常的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多种基因功能异常.导致这些基因功能异常的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过表达和基因表型(epigenetic)改变等.基因表型改变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异常等形式.自肿瘤发生早期,DNA甲基化状态就开始发生异常,并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九十年代以来,对DNA甲基化异常认识的深入,使我们对恶性肿瘤的发生机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胃排空的X-线不透标志物.方法1.5 g硫酸钡粉加入3%海藻酸钠糊50 ml搅拌均匀,随后滴入2%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海藻酸钠反应生成海藻酸钙被膜,稳定的小球即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病,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病死率接近20%.5年来在AP的处理方面有较大进展, 从而导致了病残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63例经胃镜明确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以哌仑西平、雷尼替丁及哌仑西平加雷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渐进的过程.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端粒/端粒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系统等多个基因改变的积累参与了由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起初是作为一类重要的炎性介质被认识,临床上传统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抑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