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短发卡RNA的溶瘤腺病毒联合多西他赛对激素敏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h54g45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溶瘤腺病毒(ZD55-SATB1)联合多西他赛(DTX)在体外对激素敏感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

方法

将LNcap细胞(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组(PBS)、多西他赛化疗药物组(DTX为2 μg/L)、病毒对照组[ZD55-EGFP为10感染复数(MOI)]、病毒治疗组(ZD55-SATB1为10 MOI)、病毒联合化疗药物组(ZD55-SATB1+DTX为5 MOI+1 μg/L)。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ATB1、腺病毒早期区1A基因(E1A)、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与bcl-2的表达。采用t检验。

结果

Transwell迁移结果显示,ZD55-SATB1联合DTX组干预LNcap细胞24 h后的细胞穿膜数为(28.20±3.19)个,与ZD55-SATB1组[(39.60±4.98)个](t=4.309,P<0.01)、ZD55-EGFP组[(52.60±6.02)个](t=8.001,P<0.01)、DTX组[(65.50±5.12)个](t=13.710,P<0.01)、PBS组为(106.60±5.18)个(t=28.820,P<0.01)比较,病毒与化疗药物治疗组穿膜细胞数显著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联合组穿透Matrigel胶进入小室下层的细胞数为(23.60±3.58)个,与ZD55-SATB1组[(32.40±5.08)个](t=3.088,P<0.05)、ZD55-EGFP组[(39.60±2.70)个](t=7.610,P<0.01)、DTX组[(44.60±4.62)个](t=7.815,P<0.01)、PBS组为(98.20±4.32)个(t=28.820,P<0.01)比较,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NEL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PBS对照组[(5.92±0.90)%],但联合组[(34.48±4.25)%]与ZD55-SATB1组[(28.12±2.50)%](t=2.582,P<0.05)、ZD55-EGFP组[(23.30±3.03)%](t=4.752,P<0.01)、DTX组[(22.35±2.44)%](t=4.956,P<0.01)比较,细胞凋亡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组内SATB1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和MMP-2表达下调,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更为显著。E1A基因在联合组内正常表达,说明联合使用DTX不影响腺病毒复制增殖。

结论

ZD55-SATB1联合DTX在体外可以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效果优于单独使用ZD55-SATB1或DTX,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E-cadherin同时下调Vimentin和MMP-2的表达抑制迁移侵袭能力,抑制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并通过上调Caspase-8和Caspase-3,下调bcl-2诱导肿瘤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PR)预测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其中术后发生DVT患者48例(DVT组),无DVT发生患者72例(非DV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血常规化验和凝血功能检验中各项指标的水平。组间比较分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和传统的钛板融合器系统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的70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和钛板-融合器组。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评分(JOA评分)、术前和术后患者的颈椎曲度、术后手术
期刊
目的观察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特异性阻断剂(GANT-61)对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RC-CSCs)分化及对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法获得CD133+ CRC-CSCs,用含不同浓度(0、10、20、40 μmol/L)的GANT-61的干细胞培养液干预,设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干预不同时刻细胞活性、CRC-CSCs球形成率、CD133+占比、核转录因子1(Gl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10(ANXA10)与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肿瘤外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标本进行研究,患者均为初诊患者。7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57.69±8.32)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检测75例结直肠癌肿瘤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石蜡组织中ANXA10蛋白表达,分析ANXA10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非编码RNA 00673(LINC0067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手术切除的7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的LINC00673的表达。患者男45例,女25例。年龄(56.4±11.8)岁,中位年龄56岁。实验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6-5p靶向钙调磷酸酶调节蛋白1(RCAN1)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集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146-5p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A549胞系中采用慢病毒建立对照miRNA和miR-146-5p
目的探讨三重基序蛋白结构域(TRIM)家族成员TRIM24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及其与突变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国际乳腺癌协会分子分类(METABRIC)数据库分析TRIM24 mRNA表达,并重点研究TRIM24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验证TRIM24 mRNA与预后的关系。分析TRIM24 mRN
竞争内源性RNA(ceRNAs)是基于共享微小RNA(miRNA,miR)反应元件构建的转录调控体系,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s)及假基因均被证明可作为ceRNAs参与ceRNA网络的构建,上述ncRNAs可竞争结合miRNA,影响靶基因的翻译或稳定性,从而实现转录水平的基因调节。结肠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常见及第二位肿瘤致死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eR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OX转录物反义RNA(HOTAIR)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株(购自中国细胞资源种子库),分别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CRISPR/Cas9 KO HOTAIR病毒或CRISPR/Cas9 KO HOTAIR病毒+PI3K/Akt激活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