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复苏中的全球民航市场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宏观经济的风向标之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整体形势休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运输业形成了极大的冲击,甚至一度令全行业深陷危机,2020年几乎是全球各大航司近10年的业绩低谷。2021年,随着疫苗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普及,形势有所改善,全球航空业正在逐步复苏。但从总体来看,行业复苏整体呈现不均衡的状态,这种不均衡不仅包括不同区域间,还包括客货运之间、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的复苏不均衡。
  IATA预测曙光在前方
  由于目前人类尚未有彻底攻克新冠病毒的方法,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零星的疫情或将长期存在。但与疫情爆发之初不同,目前各国都在尝试逐步放开边境封锁、旅行限制和隔离等防疫措施。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希望通过推动航空运输业的复苏,来为包括商业、旅游业以及更广泛的经济活动注入活力,以促进全球经济贸易的复苏。但从目前来看,尽管航空运输业已呈现了逐步复苏的态势,但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0月初,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在美国波士顿举行年会,并发布了最新全球航空业财务业绩展望。在这份预测报告中,IATA预计,到2022年,全球航空业需求将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61%,2022年全球客运总量将达到34亿人次。同时航空货运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预计2022年较2019年水平高出13.2%。
  但IATA也在这份预测报告中明确表示,尽管行业整体将处于缓慢复苏的状态,但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将会继续。对此,IATA在这份预测中写到,“尽管全行业已经度过了最为黑暗的时刻,但形势依然严峻。”IATA预测,2020年至2022年,全球航空运输业累积亏损预计高达2010亿美元,其中2020年行业净亏损1377亿美元,2021年行业净亏损预计为518亿美元,2022年全行业亏损额将有望减少至116亿美元。在市场需求方面,2021年全球航空业预计达到2019年水平的40%,2022年将提升至61%。对此,IATA表示,尽管未来依然挑战巨大,但对于全行业来说,复苏之路显然已在前方。
  從全球各区域的恢复来看,IATA最看好亚太市场。IATA预计,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的亏损情况将在2022年有明显的改善,其预计该地区航空公司到2022年,全行业亏损额将从2021年的112亿美元下降至24亿美元。同时,IATA也明确表示,之所以最看好亚太地区航空公司是因为其更看好中国航空公司的恢复速度和中国经济的韧性。IATA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内市场的快速恢复和货运市场的高速发展,将对亚太地区航空公司的恢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最新的预测报告中,IATA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复苏持乐观态度,相反其更担忧国际市场的复苏。IATA预测,到2022年各地区航空公司国内市场将有望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相反,国际航线由于因为各国政府实施的旅行限制措施仍十分严格,因此这一市场的恢复十分缓慢,但这一细分市场又恰恰是航空公司盈利的“重头戏”。对此,IATA表示,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广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IATA也完全同意,已经接种疫苗的人员不应该再受到过于严苛的旅行限制。IATA在预测报告中呼吁,为了重建全球连通性,航空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
  航空运力逐步提升
  2021年9月的最后一周和10月的第一周,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运力实现了连续两周的增长。其中,10月的第一周,全球航空市场新增74万个座位,座位数达到7930万个,尽管这个数字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仍然少了30%,但毫无疑问这意味着航空运输业正在缓慢复苏中。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目前全球民航最大的两个市场——美国和中国,尽管这两个国家都还没有放开国际旅行的限制,但这两个国家在10月的第一周又新增了近90万个座位的航空运力。目前,美国对于何时重开“国门”态度含糊,中国航司则将精力主要投入到了国内市场,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输市场的复苏态势也已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运力的增加还直接推动了东北亚地区航空运力的增长,该地区航空运力在10月的第一周实现了3.5%的增长,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与北美市场的差距。
  从公开数据中可以发现,目前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航空公司运力恢复情况要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航空运力水平至今还未恢复至疫情前30%的水平。
  其中,东南亚市场复苏情况不佳有其客观原因。东南亚地区包括11个国家,其中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这五个国家国内市场的恢复情况整体不错,但东南亚其他六个国家由于本身就缺乏国内市场需求的支撑,因此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文莱、新加坡和东帝汶几乎没有国内市场,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国内市场需求十分小。对此,业内有专家指出,未来东南亚航空市场的复苏将取决于航空“旅行泡泡”的成功实施。然而,鉴于东南亚各国政府迄今为止仍采用极为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因此恐怕短期内很难保证会通过“旅行泡泡”等措施或更广泛地重新开放市场。
  此外,从IATA公布的区域计划运力统计表中可以看到,在TOP20的国家榜单中,越来越多的发达航空市场开始逐步回归,并且运力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中,有超过一半在10月第一周的运力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的90%,且这些航空公司遍布各个地区:欧洲有瑞安航空、东北亚地区有中国国航、北美有美国航空。尽管与疫情前相比,这些航司的座位需求仍然疲软,但显然市场的复苏已经势不可挡。毕竟在几个月之前,全球航空公司每周都在做的一件事还是不断调低运力。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开始,全球航空公司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减少了1300万个座位。但现在,这一趋势似乎正在发生逆转。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航空货运协会(TIACA)在9月的市场报告中,针对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向全行业发出了“预警”,并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航空货运业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航空货运协会在市场报告中指出,过去的18个月,航空货运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航空货运运力短缺、机组人员完成飞行后需要实施严格的隔离政策,再加上海运港口拥堵、成本上升导致更多的承运商开始选择航空货运,因此全球航空货运业所面临的运力压力将在全年的购物旺季,也就是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大幅增长。因此,国际航空货运协会建议,各大航司要提前规划,避免出现运力不足、货站容量不足、人员配备不够的情况,毕竟在航空客运市场相对疲软的当下,航空货运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许多航空公司收入的生命线。因此,国际航空货运协会的提醒值得企业关注并提前谋划。
  行业复苏的不确定因素
  从IATA公布的各项数据中可以发现,目前航空货运的复苏显然要好于客运,但即便是货运市场,各地区间的情况仍然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在货运市场,北美、中东、非洲、欧洲和亚太地区都已经步入了复苏阶段,但拉美地区的复苏仍陷入停滞。
  在客运市场,全球各地区的复苏排名依次为亚太、北美、欧洲、拉美、中东和非洲。同时,基于航空出行数量增长的预期、疫苗的普及和航空货运出口的增长等因素,全球航空公司的股价也逐步触底反弹,但总体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各地区航空公司的财务表现也受国内市场规模、疫苗接种速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亚太地区航空公司股价表现最佳,其次是北美地区,欧洲地区航空公司的股价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在此,需要特别提一下中国市场的表现。在疫情发生之初的2020年,全球表现最佳的五大国内客运机场都在亚洲,其中中国的国内客运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并直接提升了全球国内客运市场复苏的整体水平。中国也在2020年首次成为有记录以来全球最大的国内客运市场。进入2021年,中国国内市场的复苏仍在加速。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航市场的服务,中国民航局也在积极出台各种配套措施。
  例如,中国民航局鼓励国内航空公司进一步创新服务产品,立足国内航空市场需求这一战略基点,积极推广通程航班服务,推进干支、支支、支通航线互联互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航线等,以进一步激发三四线城市的潜在市场需求。此外,民航局还积极调整航线、时刻、航权及运力等管理政策,出台了放开货机白天时刻限制、推动国际地区航班时刻向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鼓励“客改货”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临时措施,这些措施都为国内客货运市场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再看全球市场,根据IATA预测,全球客运量在2021年将恢复至疫情前52%的水平,2022年将恢复至88%的水平,2023年有望超过疫情前水平至105%。当然IATA的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从航空货运需求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经济体的商业信心、制造业产出和新出口订单都在快速增长,全球经济正朝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当然,這并不意味着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复苏就没有压力了。
  首先,未来燃油价格的增长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除此之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的上升都会让航空公司面临削减成本速度不及收入下降速度的窘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疫情时代,“过紧日子”、严格控制成本将成为航空公司未来几年的主基调。
  其次,各国政府能否基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应对措施,在控制疫情传播的同时,尽可能地放松国际旅行的限制对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同时,各国政府如何通过合作,尽快建立诸如疫苗接种互认等方式,将决定了国际航空运输的恢复,这对于行业的全面复苏极为关键。
  此外,各国政府对航空公司的财政支持措施也十分重要。在疫情刚刚爆发之初,各国政府为了防止大量航空公司破产,出台了很多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今,虽然行业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航空公司仍然需要继续获得政府的支持以渡过难关。而对于各国政府而言,考虑到航空运输业是战略产业,对拉动GDP、创造就业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各国政府有责任保证这一战略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其他文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继续整理家史,编写父母革命斗争的故事,完成了父亲赵为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名县救灾治水,抗击日寇的编写,以此深深地怀念和告慰他老人家吧!  1943年7月,父亲赵为一调到河北省大名县工作,任抗日民主县政府县长,县大队队长。1945年9月,又调回冀南区行政公署民政处工作,前后在大名县工作了两年又两个月。当时大名县的管辖范围是现今大名县城北,大围河以西这一块地方。 
目的 建立专业的急性胰腺炎(AP)数据库,并运用于AP的临床和科研研究.方法 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网站免费下载Epi Info 7软件,按照2012版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分类和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的标准,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讨论制定收集的数据内容建立AP数据库.结果 建立的AP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病史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科治疗、干预
期刊
如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便利的交通,处于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以仅占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我国1/6的常住人口、1/4以上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世界级机场群与世界级城市群相伴相生。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长三角的机场群建设初具形态,航空运输业务规模保持快速扩大
材料研究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与先导,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新技术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在航空领域则更是如此,先进航空材料的发展对航空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近几年,欧美、日本等传统航空材料强国的代表企業都在积极进行垂直整合,以增强自身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在航空产业中的话语权。这些整合将对未来航空领域高端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显著的影响。  风生水起的垂直整合  拥有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香港消化内镜学会共同主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承办的第17届国际内镜超声扫描研讨会——EUS2010将于2010年11月12~1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际内镜超声扫描研讨会每两年在欧洲和美国轮流举行,从第11届京都会议开始在日本举行,本届首次在中国举办,为期三天,预计一千余代表参会。
期刊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都不
10月3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珠海圆满落下帷幕。作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的第一个线下国际航展,珠海航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或许是参展商被“压抑”得太久,此次珠海航展无论是参展面积还是参展商的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航展的中国智慧  珠海航展作为我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举办、拥有飞行表演和地面装备动态演示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会,目前已经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一。首届珠海航展
科幻电影中,穿梭于未来城市楼宇间的三维交通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随着电气化、自动化、垂直起降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飞行器正在从设计师的脑海走向现实。  新型飞行器能够以垂直方式起降,可以以100km/h的速度在城市内穿梭,以300km/h的速度在城市间运行。设想一下,如果你需要从上海陆家嘴到浦东国际机场,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0km,乘坐地铁需要1小时,驾车需要50分钟,而使用空中交通则仅需2
国庆节马上到了,让我想起发生在六年前国庆期间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体育中心的巷子时,发现路边的大树下,堆放了上百袋土豆,上面竖着一个纸牌子写着土豆10元7斤。  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老人蹲在土豆旁边,脸色憔悴,愁容满面。他全身脏兮兮的,满手都是黑乎乎的泥巴,衣服看上去像是从泥浆里捞出来似的。  出于好奇,我上前打听了一下,得知这位老人是从青海来的农民,地上
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明确指出,我国民航将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而在整个民航体系建设中,中小机场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小机场已经成为了机场网络与航线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推动大众化航空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中小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促进中小机场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和民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