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M)治疗病毒性肝炎过程中,胆碱酯酶(ChE)的动态变化及与同期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其他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4组;A组31例(静脉注射OM),B组30例(口服OM),C组7例(肌内注射OM),D组30例(一般护肝药物,不用OM).定期检测血清ChE、ALB、PT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血清补体1型受体(sCR1)、红细胞黏附功能(EIIAF)指标.结果A、B、C 3组在治疗中ChE明显下降,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23);同时在ChE数值及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A、B、C 3组在治疗前中后,ALB、PTA随病情而变化(P值均>0.05).4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ChE的下降并不伴随肝功能的恶化.结论OM制剂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ChE明显下降,但反映肝脏实质功能的ALB、PTA等指标无改变,ALT、AST、TBiL好转.在OM治疗结束后,ChE迅速恢复正常.所以,ChE的下降并不表明病情的恶化,其机理尚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