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治疗的126例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热红外照射加普通腰围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结果:两组治疗7 d、21 d后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21 d后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2.154,P<0.05)。结论: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能通过恒温热及脉冲刺激可显著改善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及活动功能受限。
  【关键词】腰腹部;肌肉损伤;EMS智能腰围;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R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7-0223-02
  腰腹部肌肉损伤由于长期保持固定姿势、运动和分娩等引起,是一个影响终生的重要健康问题,腰腹肌损伤在运动员中很常见[1]。近一半的球类运动员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发生过腰背痛,普通民众的发生率为44.1%,女性患病率更高[2]。腰腹部肌肉损伤诱发多种问题,包括生理、心理和生活。对疼痛的消极信念和/或对疾病的负面信息可能会使患者想象最坏的结果是害怕和避免运动。文献表明减少运动恐惧的干预措施有很多,但效果不一。EMS是Electronic Muscle Simulator的缩写,是通过仿肌肉生物电信号引发肌肉收缩运动的设备,已经在治疗腰腹部肌肉损伤中显现非常好的效果。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诊治的126例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通过对照试验探讨新型EMS 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126例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热红外照射加普通腰围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一种新型EMS 智能腰围治疗(日本专利号2017-005042),观察组中,男45例、女18例,腰部肌肉损伤43例,腹部肌肉损伤20例,年龄(25.14±3.08)岁,体重指数(21.24±1.32)kg/m2;对照组中,男39例、女24例,腰部肌肉损伤36例,腹部肌肉损伤27例,年龄(26.21±4.28)岁,体重指数(23.13±1.48)kg/m2。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热红外照射加普通腰围治疗,根据患者疼痛范围、程度选择热红外照射,30 min/d,照射后给予腰围固定,连续治疗21 d。试验组患者给予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治疗每日佩戴2次,25 min/次,连续治疗21 d。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有康复治疗师根据肌肉损伤的程度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肌肉训练。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7 d、21 d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29分制)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相关指标评价和总有效率:参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改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7 d、21 d后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1 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6%。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损伤逐渐增多,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这项研究表明,应用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可改善疼痛、功能及患者的运动恐惧症。这个新型EMS智能腰围配置低频EMS脉冲和恒温加热功能,此款低频EMS配置四组EMS脉冲模式分别是6~100赫兹组合,12.5~52.5赫兹组合, 65赫兹,6赫兹四组模式,同时采用新型片材材料,通过由主体在片材上产生热能,应用传感和程序控制加热温度恒定在42℃左右,持续加热25 min(42℃为人体最佳热敷温度),同时片材上产生脉冲经由皮肤,刺激皮下神经,产生不同形式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以点带面完成不同设计形式的组合训练和治疗,来改善肌肉细胞代谢、皮肤弹力,缓解疲劳,加速血液循环,减轻各种急、慢性疼痛,运动损伤后的肌肉恢复,放松身体,消除压力,可以快速修复受损的肌肉,并且结构简单,通过将片材贴在身体上,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按摩肌肉,便于使用。本次试验目的是对试验者腰腹部肌肉的损伤康复及疼痛缓解的治疗和改善,因此试验采用肌肉耗氧量较小,肌肉负荷少的65赫兹,以及可以使肌肉深层缓慢运动的6赫兹模式对试验者腰部或者腹部进行循环刺激。本新型智能腰围包括主机和片材,在所述片材上设置有从外向内的发热层和脉冲层,主机通过与所述片材结合,能够向脉冲层传送脉冲,向发热层传送电流,还在所述发热层上安装了感知温度的温度控制开关,使上述脉冲层及上述发热层能够产生脉冲及热量,通过低频脉冲刺激皮肤进行按摩,可以锻炼、修复肌肉,减轻运动后的肌肉疼痛,同时通过发热及电子脉冲,还可以减轻女性的痛经及剖腹产后腹肌的修复,同时,该智能腰围的结构也很简单优于目前单一腰围的固定作用。国外的研究者报道通过常规理疗和腰围固定后[4],一些运动后腰部损伤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会有改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改善率为56.12%~76.56%,与本研究对照组治疗效果大致相同。目前随着科研的进步,对腰腹部损伤后的康复有了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案,新的理论要求在理疗、按摩的同时,要加强稳定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改善。综合了目前治疗的方案和优缺点,本研究的试验组利用脉冲及热量,通过低频脉冲刺激皮肤进行按摩可以改善肌肉细胞代谢,改善皮肤及肌肉的弹力,加速血液循环,可以缓解疲劳,消除各种疼痛因子而减轻各种急、慢性疼痛和肌肉疼痛,最终达到放松身体,消除压力的效果。与传统的PT方式相比,文献中一致认为,如超声、经皮神经电刺激、热敷、水疗法、针灸、心理社会干预等,对腰腹部损伤后康复有良好的影响。文献报道的这些传统治疗方法的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会改善明显,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改善率为74.65%~93.34%,一些研究者报道应用EMS治疗股四头肌损伤、背阔肌损伤的有效率分别是86.45%和92.62%[3],而本研究的总有效率为93.65%,与这些报道相同,而且没有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能显著改善腰腹部肌肉损伤患者疼痛症状及活动功能受限,治疗方法简单易行,且疗效确切,经济方便。
  参考文献
  [1] Ammendolia C, C?té P, Southerst D. Comprehensive nonsurgical treatment versus self-directed care to improve walking ability in lumbar spinal stenosis: a randomized trial.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8, 99: 2408–2419. e2.
  [2] Vekaria R, Bhatt R, Ellaed D, et al. Intra-articular facet joint injections for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Eur Spine J. 2016, 25(4): 1266–1281.
  [3] 何武. 運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和现场急救方法[J]. 养生保健指南, 2020, 27(3): 118-119.
  [4] 崔豫宝, 吴盼, 董康威, 等. 常规推拿联合腰腹肌协同训练对腰部运动损伤的疗效观察[J]. 颈腰痛杂志, 2019, 40(6): 802-80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结核病专科门诊结核菌素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结核病专科门诊行结核菌素试验的3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门诊就诊卡尾号的单、双分为观察组(n=182)和对照组(n=18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试验认知、观察结果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试验认知、观察结果依从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夫精人工授精患者通过奇偶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妊娠结局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義(P<0.05)。结论:通过实施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在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现状分析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规范率。方法:现场调研质控我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现状,对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实施护理人员培训,邀请康复医师入病房,理论培训加床边模拟示范;科室制定良肢位摆放规范化流程,细化评价标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相关知识宣教等方面,持续质量改进,跟踪落实。结果:科室良肢位摆放规范化流程制作完善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大便收集器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肛周皮肤完整的大便失禁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康乐保)收集大便,试验组采用自制大便收集器。观察两组患者大便收集效果、IAD发生的时间、损伤面积及肛周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结果:IAD发生时间迟于对照组(t值=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t值=5.94),差异有统计学意
【摘要】体轴发育抑制因子(Axin)相互作用和背侧发育相关蛋白(AIDA)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广泛表达于各组织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段。AIDA可通过破环Axin的同二聚体化减少胚胎背侧化程度,最终影响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轴的确定;AIDA还可以促进TAG合成相关的酶类降解以减少肠粘膜上皮细胞对脂类的吸收。  【关键词】AIDA;体轴确定;三酰甘油  [中图分类号]Q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波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发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专科医院康复期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原因分析法(retrospective cause analysis method, RCA),收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发生的6例跌倒事件,查找流程中的缺点及存在风险并加以改进。结果:住院康复患者跌倒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年老、多疾病、陪护人员意识不强及防护知识缺乏等。结论:通过RCA对跌倒进行查漏洞、
【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中医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至我院消化内科住院部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98例,将患者分为2组后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患者的住院天数,两组患者半年内病情复发例数以及疗效。结果:在对照组的49例患者中,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有效的患者共39例,总有效率为79.6%,半年内复发的患者10例(20
【摘要】目的:探究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来院诊治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疾病诊断后得知:中度患者70例、重度患者70例、极重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不同严重度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肺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为期6月后,对比两组不同严重度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改良呼吸困难评分(mMRC)、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