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主体关系的争鸣与审思

来源 :上海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主体关系的争鸣历经“主-客体”关系到“主导-主体”关系,再到主体间性关系的演变,现今又出现他者性关系的新论调.它犹如摆钟,在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摆动,却难以回应现实师生关系中主体失落于外与封闭于内的悖论.师生主体关系的争鸣在本质上以主体哲学为基础,局限于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的立场来言说师生关系,以致形成师生关系研究的理论漩涡.事实上,师生关系的核心不是教师或学生的主体性,而是二者的关系.据此,“关系优先于主体”应是重新审思师生关系的方法论原则.
其他文献
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是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首要举措.“放管服”是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化.上海自2015年正式推动“管办评”分离改革,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的制度体系下,着力在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内生动力等方面进行探索.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自主活动形式,它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情境性的特征,为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并获得自主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支持,而要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发挥最大化价值,就必须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研究发现,教师对“区域活动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理念认可并愿意积极进行实践探索,但在将理念转化到教育行动的过程中倍感困难.由此,有必要对“区域活动如何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进行思考与探索,帮助教师明晰思路并走出困境:营造支持性的区域环境,提供幼儿深度学习的机会;创设最优化的问题情景,激发幼儿深度学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连续三年对浙江省58所中学的167340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弹性评估.结果 发现:心理弹性能够显著预测中小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心理困扰水平.在初中、普高及职高各学段比较中,初中学段整体心理弹性状况良好,初一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最高.在高中阶段,普通高生心理弹性水平优于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弹性呈现倒“U”型特点.因中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差异显著,在自信、积极认知、问题解决等方面凸显出不同特点,各级学校应根据其各学段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当今语文阅读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课堂视频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06年与2016年前后上海市初中优质语文阅读课堂实录,对其课堂互动行为及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发现:课程整体稳步变革,但课堂节奏在不断加快,“控制性”问题增多,且教学重心在文本理解上.本研究认为,应理性看待课程改革成果,正确认识阅读素养的本质,支持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