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辅助性T细胞反应及肝脏肉芽肿的动态变化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Th1/Th2反应动态变化,评价Th细胞反应与肉芽肿病理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6、8、12周,分别检测其血清中IFN-γ、IL-4、IL-13水平,脾细胞中Th1/Th2比例,观察感染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并评价各个细胞因子与虫卵肉芽肿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第4周,小鼠血清IFN-γ浓度为(2.835±0.049) 1g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7±0.174) lgpg/mL(Z=-2.646,P= 0.008);第6周起,小鼠血清IFN-γ浓度开始逐渐降低,但直至感染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Z=-2.457,P=0.014)。血清中IL-4(Z=-2.646,P= 0.008)和IL-13(Z=-2.646,P=0.008)水平从感染6周始升高,于第8周达高峰。经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脾脏中Th1/Th2比例于感染8周时为0.5(95%可信区间0.2~1.2),12周时为0.3(95%可信区间 0.3~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173,P=0.030;Z=2.551,P= 0.011)。与未经SEA刺激的脾细胞相比,经SEA刺激的脾细胞Th1/Th2比例在感染第8周(Z=2.236,P=0.025)和第12周(Z=3.130,P=0.002)均显著降低。感染6周时,小鼠肝脏中开始出现大量虫卵肉芽肿,其直径随感染进展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发现,感染12周时血清IL-13水平与肝脏虫卵肉芽肿直径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36,P=0.048)。结论血吸虫感染早期Th1反应占优势,随着血吸虫成熟并开始产卵,Th1反应逐渐减弱,而出现Th2反应极化现象。Th2反应可能在肉芽肿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腺性膀胱炎(CG)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及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60例CG、11例慢性膀胱炎(CC)、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以
目的 探讨HLA-DQA1、DQB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白癜风相关性。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检测300例维吾尔族白癜风患者HLA-DQA1*0302、DQB 1*0303等位基因
目的 建立诱发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iabetic retinopathy,DRP)模型,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探讨中药丹参在改善DRP中的表达及防治并阐明其作用。方法 选用动物高脂肪含量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静息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10月拟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中、下部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非胰岛素强化
[目的]观察拟南芥高迁移率族蛋白B族基因At2G34450在毕赤酵母体系中的表达,获得重组蛋白.[方法]将At2G34450基因插入含AOX1启动子和d分泌信号肽序列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以其无创、方便、廉价等特点,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中。本文就近年来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2型糖尿病引起的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自主植物神经病变等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对2型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脂联素、瘦素及代谢综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 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预测HBsAg消失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72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PEG-IFN α-2a 180 μg,每周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诊断附件小肿块的价值。方法 对47枚附件小肿块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附件良恶性小肿块二维及三维超声造影的图像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常规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对资源获取、加工、利用,知识创建、展示、演示,情境创设和实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