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经皮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0-12诊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35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经皮组),33例采用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3个月的伤椎Cobb角、术后1周的疼痛VAS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未出现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经皮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切口长度较开放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伤椎Cobb角与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胸腰椎骨折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相比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其在术中出血量与切口长度上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Philos钢板与TRIGEN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三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9-06诊治的60例Neer二部分、三部分骨折,30例采用TRIGEN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比较2组术后1年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内旋、外旋、外展、前屈活动度.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个月.观察组术中
目的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寰椎后弓交叉螺钉结合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与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力学特性.方法 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上颈椎CT扫描,获取数据建立正常上颈椎模型(正常组)与齿状突骨折模型(骨折组),模拟手术完成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模型(寰枢椎内固定组)与寰椎后弓交叉螺钉结合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模型(新型内固定组),同时对枕骨上端施加1.5 N·m的6个自由度方向力偶,测量各组在各个工况下的C0~2活动度,测量寰枢椎内固定组与新型内固定组内固定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最大应力.结果
目的 探讨脱细胞肌腱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新西兰兔跟腱部获取跟腱块并制备成肌腱支架,再行脱细胞处理并培养14d(支架组),同期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4d(对照组).评估脱细胞过程对支架细胞外基质及形态结构的影响,评估支架脱细胞后细胞组分存留情况,观察支架表面微观结构.比较支架组脱细胞前与脱细胞后的胶原蛋白含量、DNA含量,比较支架组与对照组培养7d与14d后Tenomodulin、Aggrecan的基因表达以及培养14d后的吸光度.结果 组织学和生物化学检测发现生物支架脱细胞后细
目的 分析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取出后再发骨折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9-05诊治的7例再发锁骨中段骨折,2例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7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9.9个月.末次随访时再发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线消失或者骨折周围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2例采用手术治疗者分别于术后13、15个月再次取出重建钢板,未再发骨折.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在取出内固定时需要慎重,充分完善影像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