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读一纸草长莺飞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英妃,网名应岑,1993年1月22日出生,现就读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曾获第七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一等奖,崇尚随性与自然。
  
  引
  
  初识英妃,亦是因为文字。
  在她的小考作文里,看到字字如珠玑般琳琅的颜色。于是,因为好奇与钦慕,我开始下意识地接触她,于是读到一颗年轻而不同寻常的心,再而惊叹地发现,英妃是一个隐士型才女。与她相处,像坐在少年时钟爱的书店一隅,在暗淡的灯光下静默。是英妃让我重拾曾勾勒黑色青春的纸笔,在黯寂过后以坦然的姿态回访青春。
  
  17岁
  
  英妃有一个过于善良的大夫爸爸,一个过于耿直的会计妈妈,而对于她影响较深的是自由的家庭氛围。她举了个例子,当她读张爱玲的《色戒》的时候,妈妈不会说什么,而爸爸则会认真地听完她对小说框架的叙述以及她对小说的独到见解。她的叔叔婶婶对她影响也很大,即使少年的经历让她对家庭有疏离感,但所有人都支持她的选择,在家庭范围内,给她最需要的时间和自由。我想她是幸运的。
  英妃的身体时常不好,但疼痛仿佛会让她清醒,让她愈加乐观,让她对生命里弥足珍贵的东西分外热爱。她钟爱文字,并相信它可以诠释生命。上高中以前,她从未有过投稿或参加作文大赛的意识,除了被动地参加,然后拿奖,虽然没有过分的荣光与赞誉将她包围,但也就是因为这样,她没有大多数写手的浮躁和功利心,她厚厚的随写本可以让她尽情施展。并且事实也证明,对文字纯净的热爱能冶炼人的文笔与思想,她拥有不同于17岁少年的意识高度。
  2009年初,她意外地参加了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并以对中国文明的深刻阐释获得了一等奖。在文字这方面,她仍是谦逊的,即使她已经是学校小有名气的才女了。
  英妃亦有着17岁少年相似的性情。在平日的生活里,她乐观并且总是直白地表述一切,她的同桌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得都是英妃偶得的各种语录,让人笑翻的同时,更会感叹她语言里智慧的光芒。也因如此,她是班级里的雄辩家,曾作为班级代表参加“三星智力快车”初赛,又是学校辩论赛的主力,不可否认她是语言展示的天才。而作为“90后”,她要求自由、平等,但也同样尊重所有时代。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灵魂。
  读
  在英妃的文字里,独特的、也是首先吸引我的,是她能将古典诗词与有一定高度的评论自然地融进文字的角落,满纸亮色。我曾问她怎么会喜欢中国传统文学,她的回答很令人惊艳:“因为我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学,我没有因为要叛逆要前卫要应合时代而去批评甚至摒弃传统文化,我也不是为应试教育服务而浅尝辄止,我只是以不歧视的态度来接触传统文化,然后爱上她,如果有一颗平和的心,那么这应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她热衷于港台文学,无论是初中时迷恋的张晓风文字里的笃定与淡然,还是现在热切关注的龙应台深邃的思想内里,她都能用自己的感情加以诠释。那些文学里的无羁之意让她在文字里亦有了素气的影子,但又丝毫不能掩盖她自己本身的光华。她亦涉猎很多书,从《宋家王朝》到《小团圆》,从《幽默人生》到《长恨歌》,从《娱乐至死》到《金色笔记》,而所谓涉猎,是因为她几乎可以信手拈来融到每一次语文讲座中(她是班级的语文课代表)。我听过的她关于张爱玲生平及作品的讲述,即兴的东西非常多,她说自己从来都只列个大纲,然而无论就历史研究还是文学评论方面而言,她的思想都是当代中学生中一抹溢彩的光。
  而当我问到她如何看待当下“80后”“90后”文学的主流时,她说她感觉现在大多数文字都是炮制虚无的繁华,他们着力展现着最清纯最飞扬的东西,然而社会深层本质的东西却被忽略了,“文字还没有升到云上去,先被瓶颈卡住了。”而现在的小作家对先辈历史、文学、价值观多是一味地批评,却没有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如果把现在的流行书籍同几十年前流行的街巷小说相比,不过是内容变了。”
  我惊讶地望向她的眼眸,却只见到最平静的眼神,这种理性的阅读,让她的文字与生命勾勒成心灵的盛宴。
  
  书写
  
  英妃有三大本厚厚的随写本,是初中时期积累下来的。她坚持写作以及思考,随时保持新鲜的血液。
  我问英妃,对她的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我以为她会回答父亲,或者初中的写作氛围,然而她的答案是:“空闲时间”。她说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些绝对的,影响,在她看来,无所谓最大与最小。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他的成长,他的阅历,他的生活,对他的写作都有影响。而空闲时间是一个在综合里提炼的答案,无论成长阅历还是生活,都需要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思考,用来书作。
  我曾好奇她何以有如此精致的文字和鲜明的风格,她说,因为曾经读书很少,如果书很少而自由度够大,会把书读得相对透一点。她洗练而独特的文字吸引了很多人,但只是在周围的小圈子里,少功少禄的她,也更淡然,且不张狂。我问如果这篇文章登出,你想对现在想要涉足文学的少年说什么?她说:“我对中国出一个米勒(2009年诺奖获得者)的期望,要远远高于生产10个青春畅销写手。”
  在逐渐的了解中,我渐渐为她的文字所折服,又惋惜。她的性情如此寂静,我不得不开始“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地让她开始写更多的习作,并向更多更宽泛的方向延伸。她在遇见我以前,所有的文字练笔只是应试作文,唯一的一篇小说习作却是非常正统的40岁中年男女对初恋的回忆,我甚至怀疑她会不会过于传统。而当她把以“我快要死了”这一句为开端的一篇习作给我看时,我才真正惊叹,如果是我,也许会写回忆或寻找如史铁生的“病隙”时光。而她,用老练的笔调和优雅的措辞铺开一个吸血鬼从生到看透生命后的灭亡。她写的关于“最初的梦想”的文章竟是以当立法委的父亲的视角在台湾背景下探触年少梦想以及人生轨迹里的真诚之火。她能够将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非常自然地融入文字的背景,这在她参加叶圣陶杯的初赛作品《海峡两寄》中可见一斑,她又拥有优异的文字驾驭能力,校诗歌朗诵比赛中她洋洋洒洒一首《青春的琉璃盏》在她的搭档柔美婉丽的朗诵中名噪一时,其中秾丽的辞藻让人叹为观止。
  即使现在已经有了发展的潜力,她仍然会觉得有困难——“自由的太少,框架太多,在一个一个的日程表里讨生活,以几千码为单位的任务塞满了世界,我的文字只能在的汉语夹缝中挤出坟墓——幸好没被碾死。”当我们谈到未来时,她说如果未来有幸能走文学这条路,她将尽力使三大主流语言(英语、汉语、西班牙语)在她的文字中得以流利地施展。她要把文字写出去,更要将国外文学译进来,读到心里去。
  
  草长莺飞
  
  2009年冬天,英妃在我的催促下开始投稿,开始参加作文大赛,17岁的她拥有优异的文笔和明朗的自信。她不觉得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胜人一筹,也由于这种淡定,让她没有顺承当下文学潮流的意愿,只是写文字,只是写一颗心灵,用最坦诚的态度。高一末时,我在她的同学评价里写:“读你,像欣赏长次郎名为夕暮的名茶碗,黄色带红釉子,静好地坐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
  草长莺飞。愿英妃生如其名。
  
  小记者简介:
  赫乔,中学生,《中学生博览》小记者,曾在本刊发表过《行走在麦田边缘》、《回望》等文章。
  典型的射手座性格——张扬里低敛,癫狂中淡漠。与乐器无缘,但喜欢大提琴曲,喜欢法国影帝让·雷诺。钟情于日本文学,尤其安房直子笔下的安静童话,以及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勾织的幻离世界,喜欢安东·德·圣克苏佩里书写的天空与沙漠。
  梦想去西藏和冲绳,看一看无际的光与影。喜欢用文字弹射自己的内心角落,以及所陷入的一切。
  
其他文献
时节已近清明,刚刚下过一场绵绵细雨,泥土褪去了硬邦邦的冰壳,变得柔软湿润起来。到处散发着芳香,紫茉莉已经冒出蓓蕾,走路时不小心碰折了一绺柳枝,捡起一看,里面竟有了淡淡的绿色——春天已经在万物之间悄然流动了。我顿时心情大好。这时,一辆白色的校车停在了我的身旁,我下意识地把目光瞥向车内,霎时间便呆住了,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个人很像他呀。  记得同样是在这样一个春天的傍晚,我与他坐在窗前写作业
阿周:  呵呵,这是我第一次学着紫晴的语气喊你的名字。有点儿别扭,我想我可能还是习惯喊你同桌,或者在你离我很远我喊同桌并有很多人回头时转而喊你的全名。  昨天我花了120块钱去电影院看了《将爱情进行到底》,这对于铁公鸡似的只等待网上电影的我来说算是下血本了。我并没有看过电视剧版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也不是多么喜欢李亚鹏和徐静蕾,我去的原因是王菲,我很喜欢她,这你是知道的。这个爱上就义无反顾的女子沉
亲爱的妹妹:  你问我,姐姐,我何时说出我对他的爱。我是那么那么的喜欢他,可是每次见他的时候,我却没有勇气表达我出内心的情感。我不敢说,我怕我的“我喜欢你”说出口的时候,我们就从此成为了陌路,我怕我的“我喜欢你”说出口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能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怕我的“我喜欢你”说出口的时候,我们从此不再是朋友……我害怕我的生命从此与他不再相干。  我亲爱的妹妹,你的话让姐姐的心轻轻泛着酸,你喜欢着
从我上初中开始,老爸就总对我念叨:“这三年可得努力啊,争取考上高中,这可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我总是诺诺点头附和。光阴似箭,我升入了初三。初一初二的时候,老爸老妈就挺关心我的成绩的,更不必说现在是初三了。每个月的那一天,他们总会询问我的月考成绩,而每次得知我的成绩后,老爸都会加一句:“那素雅呢?比你的好吧?”我也只能无力地应一句“嗯”。  素雅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班级。每次考试,
【夏至未至】  天空依旧那样蓝,透明、澄澈,却好像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没有令人骄傲的成绩。每一次下定决心好好用功。可是看见发下来的成绩单,除了沉默,不知所措。习惯性地坐在电脑前,手里握着鼠标却不知道要点哪里。弟弟问我明天放不放假,他说一个人在家真的很无聊,感觉整个房子太空旷了,空旷得好像只剩灵魂。其实,我又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只是学会了享受孤独罢了。  一个人疯狂地踩着漫步
林杰最终还是走进了教室。时间还早,教室里并没有多少人,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但他还是表现得很小心。走到一张满是书本却很整洁的书桌时,他停了下来。短暂地深吸一口气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被折得很工整的纸条,很迅速地塞进了一本打开的参考书底下。  然后他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走了出去。走廊上的一切,不管是提着装有早餐的黑色塑料袋的学生,散落一地的纸屑,还是反射着清晨微弱阳光的门窗,他都没注意。也许是害怕自己已经发
这次心痛了,真的被伤了呢。  每个女孩心中都住着一个男生,我也不例外。可不知为什么,自从在杨锦的QQ个性签名上看见了“还是忘不了你,陈圆圆,只能想着你了。”这句话时,我只能是心痛,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感受。  我承认我喜欢他,喜欢这个总爱心疼别人的男孩。杨锦,我的小学同学,现在在深圳。这个瘦高的男孩虽然不是很帅,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小时候也如此,虽不是很熟络的朋友,对他也是略知一二。我还想,
遇见你,是阳光还是雨    忆蓝上高中时还一脸青涩,碎花裙子棉布衫。因为围绕在周围的都是新面孔,她总是很少说话。新同桌是个皮肤麦芽色,高高瘦瘦的男生。忆蓝只从别人口中听说他篮球打得不错,也没有亲自去球场看过。  其实那不是潘晓年第一次遇到她。放假的时候,他去广场打球总是能看到瘦小的忆蓝蹲在父亲修理单车的摊子前帮忙,不过这些忆蓝并不知晓。忆蓝只知道眼前这个从不主动和她搭话的同桌在她分发作业本的时候居
江湖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  “小确幸”这个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树的《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村上春树说自己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买许多许多来不及穿的内裤,然后洗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像寿司卷那样卷起来,整整齐齐地放在抽屉里,内心会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一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一本让你的私人幸福指数陡然升高的书:  《你好,小确幸》作者:加肥猫  小确幸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用四个字
视野忽然开阔,环境变化巨大,新的事物、朋友、关系接踵而来。所幸对于善于交际的秤子而言,展露优雅和亲和一向是信手拈来。与生俱来的天赋使秤子即使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和圈子也丝毫不显局促。只是在如鱼得水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周围人的情绪,牢记月满则缺,水满则溢。在资历较长的前辈们面前,无论如何还是谦虚谨慎为好。学习上应抱以少说多做多求教的态度,不但易于博得好感,而且也能为下一阶段的成果打下基础。    天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