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征 追寻幸福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中年段包括童话在内的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兔子的胡萝卜》是作家王一梅创作的一个童话故事,以兔子的一根胡萝卜为线索,串起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蕴含着谦让和分享的幸福观。下面以本课教学为例,谈谈对小学中年段童话教学的看法。
  一、创设美好情境,开启幸福的旅程
  童话总是以美的形象、美的幻想、美的意境向少年儿童揭示生活中美的本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兔子的胡萝卜》是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教学这样的童话故事,自然要创设美好的情境,为学生开启寻找幸福的大门,踏上追寻幸福的旅程。
  (一)语言描绘,激发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始,老师利用课件显示课文插图,并用语言深情描述:“瞧,这只可爱的小兔子抱着大大的胡萝卜,向我们走来了!咱们跟它打个招呼吧!”
  在一声声“你好,小兔!”的招呼中,老师继续激情引入:“那就让我们跟随可爱的小兔子,一起走进这个美好的童话故事中吧!”老师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营造出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式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角色转换,渐入佳境
  童话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童话故事富有童趣。教学过程必须激活儿童学习童话的趣味性。教师要关注儿童是否真正处于和文本主人公的对话之中,是否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将学生从學习者的身份转换到故事角色中。比如教学第1、2自然段时,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小兔子的心情,然后走到一个学生身边,亲切地问道:“这只小兔子,此刻你正抱着胡萝卜走在回乡的路上,请问你现在心情如何?”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这只小兔子,来感受它的快乐和幸福。随着角色的转换,学生渐入佳境,为接下去的学习顺利地打开了通道。
  二、发挥读演功能,加深幸福的认知
  童话故事情节生动,人物丰富,语言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特点相符,因此小学生在阅读童话过程中会产生模仿、表演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在形象的表达中感受童话情节的乐趣,加深对幸福的认知。
  (一)扣关键词,读中感悟
  故事之所以成为童话,是因为其温度可以温暖人心,即使是虚构的情节,也能通过细节去温柔人物的性灵——这是童话的魅力所在。《兔子的胡萝卜》这个故事中的不少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去关注,尤其是人物内心细微的变化。比如雪人渴望拥有胡萝卜鼻子却没有说出来,将雪人的善解人意写得细致入微;而兔子放弃胡萝卜时的“犹豫”一词写出了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朗读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关键词句的体会,再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必然促进儿童语言的感悟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揣摩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对幸福的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究竟“拥有”和“付出”哪一个更能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答案也渐渐明朗起来。
  (二)抓反复句,演中品味
  一般的童话故事,里面会有大量的对话,但是《兔子的胡萝卜》一文中并没有明显的对话描写,而是运用反复手法,通过两个相同的句式——“他们(指兔子和雪人)一起聊天气,聊雪地上的脚印,聊开心的事情。”“他们(指雪人和小鸟)一起聊天气,聊雪地上的脚印,聊兔子的胡萝卜。”——每个句子中都用了三个“聊”,浓缩了角色之间的对话。这就给我们的阅读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课堂上,老师创设“聊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演一演、说一说,从而感受故事角色之间一见如故的情感,加深对“幸福”的感知,也让学生渐渐融入童话故事中,成为童话的一个角色,让课堂沉浸在美好的童话故事中。
  三、关注语言表达,书写幸福的赞歌
  童话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的,它用最简易的方法教给孩子们人间的基本准则,以及给孩子们传递这世界上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懂得温暖、爱与感恩。童话既是“写给儿童的话”,也是“儿童写的话”,因此要加强学生写的指导。
  (一)提供句式,抒写爱的小诗
  和教材配套的《补充习题》上有一道填空式的小诗,分别从兔子、雪人、自己三个角度来表达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教学时,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分三个部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小诗分三节,每一节的句式相同:
  (      )拥有(        ),
  是一种幸福;
  他(                    ),
  更是一种幸福。
  每教学一个部分,就让学生来完成这首小诗的一个部分。等三个部分全都学完了,一首爱的小诗也完成了。前面两节小诗均与这个童话故事有关,而小诗的最后一节是写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幸福。教学最终要回归生活,而此时正好结合学校的爱心义卖,以此为话题,让学生在补充小诗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二)仿写细节,谱写爱的乐章
  童话往往通过宣扬真善美的思想,来熏陶和感染儿童,让儿童懂得做人的道理,明白人间是非,感受人间美好的感情。童话的思想主题走进学生的心灵,一定是在语言文字的操练中获得的。中年级学生着重练习写好片段,本文除了完成爱的小诗,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小诗内容(比如将玩具熊拿到学校进行爱心义卖这件事),回忆自己曾经如何完成一次爱的分享与传递,尤其是将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描写出来,就像故事中的兔子经历了一番内心的“犹豫”,终于下定决心要将自己心爱的胡萝卜奉献给雪人当鼻子一样。在练笔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充分认识到了幸福的真谛——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自己拥有什么,而是懂得谦让和分享。
  童话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趣味性强,想象力丰富,符合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突出童话文体特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起追寻语文教学的幸福旅程。
  【作者单位: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为了使<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有关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结合检验实际,对其中有关消毒液和无菌器械保存液采样量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结果,按本检验规定采样量1.0 ml进行检验程
时常听到家长谈论:“我们家孩子不喜欢看书,就知道看电视、打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不喜欢看书,而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阅读可以丰富知识,促进智力发展,并获得情感、社会性等全面发展,让孩子爱上书本、爱上阅读,将惠及他的一生,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书籍呢?我认为亲子阅读最为重要。父母陪伴孩子亲子阅读,对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
为了解桂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细菌污染与紫外线灯辐照度值检测.结果,医院、卫生所、个体诊所紫外线灯辐照度值合格(≥70μW/cm2)率分别为88 1%(170/193)、77.2%(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科学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逐渐明确思维导图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意义,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科学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重视小学科学学科的开展情况。小学科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成了学生需要掌
在当下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提倡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可以切实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教师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途径方式。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新课程改革非常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其营造生长课堂,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生长课堂上,教师需要更多地扮演为组织者,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思考空间;需要扮演为倾听者,多多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他们一起讨论交流;需要扮演为引导者,在提升思维高度的道路上及时指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一、生本,设计梯度问题  为了更多地将课堂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教师需要当好一个组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在资讯日益发达、竞争日益加剧、价值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与氛围以及我们的工作对象都从各个方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机制、新载体和新途径,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确立“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