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彭钰轲(1987— ),女,汉族,四川蓬溪人,硕士,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摘 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战略规划和企业目标为导向,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实现企业战略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利工具。做好企业全面预算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可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推行,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地实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实施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识别和风險应对措施等方面的阐述,形成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和应对策略,以期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相应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风险分析;应对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保持一致的,是对企业的各种资源、经营活动所做的详细安排,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重要执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掌握了解企业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通过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不良偏差,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规范企业业务流程和发展,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及后台支持部门的所有参与人员,一方面所有参与人员需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清晰的认识和专业的业务知识,同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衔接、财务相关知识均应熟稔于心;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业务流程的管理,因此通过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风险管理可以规范业务流程和发展,持续性的规范和完善业务流程和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实施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内控控制和财务资金管理等工作嵌入其中,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和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凝聚团结和企业的执行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进而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促使员工深刻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在沟通协作中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有利于客观评价企业所属各个层级的绩效考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质量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活动的行为标准,使得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实际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预算管理的执行控制和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所属各个层级的工作成果,落实到绩效考核结果中可以有效激励各个层级的积极主动性和价值创造,做到绩效考核的客观评价,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是指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或者预算考核不到位,可能导致预算目标不符合实际需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或者发展战略难以实现的风险。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将风险分为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预算分析风险和预算考核风险。
(一)全面预算管理编制风险
一是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预算工作组织机构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执行单位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组成部门包括经营计划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在企业中存在着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的现象,预算管理机构、统筹机构和执行单位在运行机制建设上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思路和手段不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和范围不清晰等问题。
二是未充分结合公司战略、市场环境和经营目标:预算编制需根据战略规划和业务实际,充分考虑所在行业特点、市场环境、经营目标和资源配置,才能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市场环境等相匹配。
三是未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参与度,权责利不匹配:预算编制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参与程度较低,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管理责、权、利不匹配。
(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风险
一是在预算分解环节,存在预算指标未合理分解、落实到企业各所属层级,未与各所属层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执行责任落实到内部的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未充分形成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的预算执行目标,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
二是在预算执行控制环节,存在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预算差异原因的解决措施不得力、预算刚性约束力不够强及超预算支出没有进行有效审核或审核不够及时的问题,同时资金口径和费用口径存在差异,均会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保障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达成。
三是在预算调整环节,存在未根据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环境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审批程序不严格,可能对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产生影响。
(三)全面预算管理分析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分析风险主要存在预算分析不科学、未结合业务实际、分析方法不合理及分析结果反馈与报告不到位等情况,可能影响预算分析效果。具体如下:
一是未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及时、有效的分析,形成预算会议定期召开报告及人员参与范围合理等工作机制,针对偏差、新问题等有效贯彻落实,可能影响预算的执行力。
二是预算分析未结合业务实际,分析方法不合理,预算分析应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而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数据指标和客观的困难层级,这样会影响预算分析效果。 三是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可能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和沟通。
四是预算差异原因的解决措施不得力,可能导致预算分析形同虚设。预算管理统筹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共同分析执行偏差原因,着重考察原因不明确的差异和重大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待处理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杜绝再次发生的可能。对于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区分对企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便制定适应外部因素变化的措施,扩大有利因素的影响,限制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内部因素,应按责给予相应的奖惩,不能确定责任归属的差异,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收益比例划分责任,作为奖惩的依据。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风险
一是未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考核流程不完善或沒有得到有效实施,未规范考核依据、方式、奖惩条款和部门职责等内容,可能对预算执行力产生影响。
二是预算考核主体界定不明确、不合理,可能影响考核的执行效果。企业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预算考核,将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签字上报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预算指标数据与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各执行单位预算管控情况,并按照考核制度给予相应的奖惩。
三是预算考核指标不科学,可能错误影响单位和员工的行为导向。预算考核不仅是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还是对预算管控水平的考核,考核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预算调整次数考核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通过检查预算台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考核各部门的预算管控水平。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根据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涉及组织机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制度建立及执行力、考核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统筹应对,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或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地实施,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达成。
(一)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专门、专业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根据企业发展进行持续的调整,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规范建设,负责统筹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执行控制和考核工作。通过组织机构、制度及规范的运行机制建设,保障全面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标准化和权责利清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统筹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环节的协同配合力度,规避在预算分解、过程控制和调整等方面的各自为政,确保执行环节控制到位;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能够相辅相成,同时进一步弥补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的问题,起到打补丁的作用。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和落实,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的有效落地实施、规范化运行。
二是加强和完善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和分析工具,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为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考核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员工的定期培训机制,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高水平建设奠定基础,全面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层级之间的统筹管理工作
业务预算的职责在业务部门,能够熟悉业务流程及目标和市场行情;财务预算的职责在财务部门,能够整合汇总预算管理的数据,但无法深入了解业务目标和市场行情、实际情况;预算的绩效考核职责在人力资源部门,但无法了解真实的业务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各层级之间存在的壁垒和职责割裂,亟需企业战略管理、经营计划目标制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中实现集中和整合,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的关键核心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经营计划目标制定、市场行情分析及财务规划、绩效管理等过程中去,同时在所属部门及层级进行相应的宣贯和分享;同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的参与人员可以与相关业务部门、关键核心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和无障碍的沟通分享。具体应对如下: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建设,降低沟通成本。可通过内部即时通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合理授权查阅获取及定期的企业内部会议来克服信息沟通的障碍,降低沟通成本,规避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是建立诸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定期执行分析会议、部门例会及内部宣贯等方式,架起全面预算管理各所属层级的沟通桥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三是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属各层级的统筹管理和协作沟通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绩效考核的全过程中去,形成闭环管理,预算管理应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评价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建立科学的预算弹性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保持相对的灵活性,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刚性控制的含义,并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实际市场情况的动态变化,作出相应的应对和合理调整,避免出现预算管理弹性机制。
二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结合所在行业特点、企业发展规模、所处的经济周期,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是在预算执行和分析环节,建立定期的预算报告反馈机制,并结合市场环境客观分析存在差异的因素,以便预算管理机构确定是否进行预算调整,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四是搭建多层次的预算激励体系,明确预算考核主体、指标评价体系等,掌握了解预算管理各层级的相关需求,充分将工资、奖金、补贴、专项激励和项目激励等薪酬福利方式相结合使用,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达成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落地,不仅需要现代企业管理的体系建设和组织保障,还需要信息化软件、硬件的基础支撑,同时还需要弹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和人员的保障。但在实际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着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环节中的问题,通过对各环节风险的分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从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信息化水平和弹性管理等方面进行加强,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庆.对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20(06):116-119.
[2]何平.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2):66-67
[3]张慧.基于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难点和效果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07):19-20.
[4]张燕.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9(10):175-177.
[5]刘玉琨.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21(18):62-63.
[6]丁成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5-16.
[7]刘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策略探索[J].科技风,2019(32):244.
[8]袁亚平.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以A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35):28-29.
[9]赵艳.探讨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18):81,224.
[10]刘丹.浅析如何有效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7(27):32-33.
摘 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战略规划和企业目标为导向,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实现企业战略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利工具。做好企业全面预算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可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推行,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地实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实施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识别和风險应对措施等方面的阐述,形成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和应对策略,以期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相应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风险分析;应对策略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保持一致的,是对企业的各种资源、经营活动所做的详细安排,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重要执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企业实施全面预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掌握了解企业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通过对预算实施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措施,纠正不良偏差,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预期目标,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规范企业业务流程和发展,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及后台支持部门的所有参与人员,一方面所有参与人员需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清晰的认识和专业的业务知识,同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衔接、财务相关知识均应熟稔于心;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业务流程的管理,因此通过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风险管理可以规范业务流程和发展,持续性的规范和完善业务流程和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地实施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内控控制和财务资金管理等工作嵌入其中,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和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凝聚团结和企业的执行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进而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促使员工深刻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在沟通协作中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有利于客观评价企业所属各个层级的绩效考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质量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活动的行为标准,使得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实际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预算管理的执行控制和分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所属各个层级的工作成果,落实到绩效考核结果中可以有效激励各个层级的积极主动性和价值创造,做到绩效考核的客观评价,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是指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不严格,或者预算考核不到位,可能导致预算目标不符合实际需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或者发展战略难以实现的风险。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可以将风险分为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预算分析风险和预算考核风险。
(一)全面预算管理编制风险
一是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预算工作组织机构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预算执行单位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与预算相关的日常事务,组成部门包括经营计划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在企业中存在着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专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的现象,预算管理机构、统筹机构和执行单位在运行机制建设上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思路和手段不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和范围不清晰等问题。
二是未充分结合公司战略、市场环境和经营目标:预算编制需根据战略规划和业务实际,充分考虑所在行业特点、市场环境、经营目标和资源配置,才能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市场环境等相匹配。
三是未充分调动业务部门参与度,权责利不匹配:预算编制以财务部门为主,业务部门参与程度较低,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管理责、权、利不匹配。
(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风险
一是在预算分解环节,存在预算指标未合理分解、落实到企业各所属层级,未与各所属层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执行责任落实到内部的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未充分形成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的预算执行目标,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
二是在预算执行控制环节,存在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预算差异原因的解决措施不得力、预算刚性约束力不够强及超预算支出没有进行有效审核或审核不够及时的问题,同时资金口径和费用口径存在差异,均会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保障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达成。
三是在预算调整环节,存在未根据宏观经济和市场竞争环境对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者预算调整依据不充分、方案不合理、审批程序不严格,可能对预算约束力和执行力产生影响。
(三)全面预算管理分析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分析风险主要存在预算分析不科学、未结合业务实际、分析方法不合理及分析结果反馈与报告不到位等情况,可能影响预算分析效果。具体如下:
一是未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及时、有效的分析,形成预算会议定期召开报告及人员参与范围合理等工作机制,针对偏差、新问题等有效贯彻落实,可能影响预算的执行力。
二是预算分析未结合业务实际,分析方法不合理,预算分析应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而不仅仅停留在财务数据指标和客观的困难层级,这样会影响预算分析效果。 三是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可能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和沟通。
四是预算差异原因的解决措施不得力,可能导致预算分析形同虚设。预算管理统筹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共同分析执行偏差原因,着重考察原因不明确的差异和重大差异,并采取相应的待处理措施,解决发现的问题,杜绝再次发生的可能。对于影响企业的外部因素,区分对企业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便制定适应外部因素变化的措施,扩大有利因素的影响,限制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企业内部因素,应按责给予相应的奖惩,不能确定责任归属的差异,由相关部门或人员按照收益比例划分责任,作为奖惩的依据。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风险
一是未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考核流程不完善或沒有得到有效实施,未规范考核依据、方式、奖惩条款和部门职责等内容,可能对预算执行力产生影响。
二是预算考核主体界定不明确、不合理,可能影响考核的执行效果。企业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预算考核,将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签字上报的预算执行分析报告、预算指标数据与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核对,确认各执行单位预算管控情况,并按照考核制度给予相应的奖惩。
三是预算考核指标不科学,可能错误影响单位和员工的行为导向。预算考核不仅是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还是对预算管控水平的考核,考核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通过预算调整次数考核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通过检查预算台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考核各部门的预算管控水平。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根据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分析,涉及组织机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制度建立及执行力、考核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统筹应对,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的发生或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地实施,保障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达成。
(一)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专门、专业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根据企业发展进行持续的调整,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规范建设,负责统筹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执行控制和考核工作。通过组织机构、制度及规范的运行机制建设,保障全面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标准化和权责利清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统筹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环节的协同配合力度,规避在预算分解、过程控制和调整等方面的各自为政,确保执行环节控制到位;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能够相辅相成,同时进一步弥补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的问题,起到打补丁的作用。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和落实,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的有效落地实施、规范化运行。
二是加强和完善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和分析工具,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为预算管理的监督和考核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及员工的定期培训机制,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高水平建设奠定基础,全面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各层级之间的统筹管理工作
业务预算的职责在业务部门,能够熟悉业务流程及目标和市场行情;财务预算的职责在财务部门,能够整合汇总预算管理的数据,但无法深入了解业务目标和市场行情、实际情况;预算的绩效考核职责在人力资源部门,但无法了解真实的业务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各层级之间存在的壁垒和职责割裂,亟需企业战略管理、经营计划目标制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中实现集中和整合,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的关键核心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经营计划目标制定、市场行情分析及财务规划、绩效管理等过程中去,同时在所属部门及层级进行相应的宣贯和分享;同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部的参与人员可以与相关业务部门、关键核心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和无障碍的沟通分享。具体应对如下:
一是加强企业内部沟通的渠道建设,降低沟通成本。可通过内部即时通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合理授权查阅获取及定期的企业内部会议来克服信息沟通的障碍,降低沟通成本,规避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是建立诸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定期执行分析会议、部门例会及内部宣贯等方式,架起全面预算管理各所属层级的沟通桥梁,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三是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属各层级的统筹管理和协作沟通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绩效考核的全过程中去,形成闭环管理,预算管理应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重要作用,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评价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建立科学的预算弹性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保持相对的灵活性,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刚性控制的含义,并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实际市场情况的动态变化,作出相应的应对和合理调整,避免出现预算管理弹性机制。
二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结合所在行业特点、企业发展规模、所处的经济周期,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是在预算执行和分析环节,建立定期的预算报告反馈机制,并结合市场环境客观分析存在差异的因素,以便预算管理机构确定是否进行预算调整,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四是搭建多层次的预算激励体系,明确预算考核主体、指标评价体系等,掌握了解预算管理各层级的相关需求,充分将工资、奖金、补贴、专项激励和项目激励等薪酬福利方式相结合使用,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达成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落地,不仅需要现代企业管理的体系建设和组织保障,还需要信息化软件、硬件的基础支撑,同时还需要弹性的预算管理体系和人员的保障。但在实际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着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考核环节中的问题,通过对各环节风险的分析,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从预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信息化水平和弹性管理等方面进行加强,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达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庆.对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20(06):116-119.
[2]何平.新常态下中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2):66-67
[3]张慧.基于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难点和效果简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07):19-20.
[4]张燕.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资金内部控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9(10):175-177.
[5]刘玉琨.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21(18):62-63.
[6]丁成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5-16.
[7]刘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升策略探索[J].科技风,2019(32):244.
[8]袁亚平.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 --以A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35):28-29.
[9]赵艳.探讨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18):81,224.
[10]刘丹.浅析如何有效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7(2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