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疏忽的“疏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一天中午放学后我正准备吃饭,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就听见愤懑的哭诉声:“我是您的学生石浩的妈妈,……麻烦老师到我家来一趟,看看您学生的表现吧。”出于无奈和责任心,在妻子的埋怨声中,我赶快丢下饭碗蹬上自行车,到他家一看,眼前的情形把我惊呆了:石浩躺在沙发上哭丧着脸看电视,他妈妈坐在饭桌前低声抽泣,而饭桌上的碗筷饭菜则狼藉一片。见我进来,石浩慢腾腾地起身走到我面前低声问候了一句,开始慢悠悠地拿起卫生工具收拾残局。不用说,眼前的一幕肯定是石浩主演的。
  [分析]
  说实话,石浩同学在学校的表现几乎可以用品学兼优来评价,尤其是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爱生,为公热心,似乎从未与别人发生过争执和冲突,也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相反还能主动帮助他人化解矛盾,团结协作……这样一名学生怎会在家里有如此举动呢?
  在与他妈妈的交谈中我得知,出现上述一幕是由于石浩今天早晨上学迟到了,中午回家便埋怨家长,大发脾气所致,同时我也了解到石浩同学在初中阶段就出现过类似现象,只不过没有这一次严重罢了。我仔细一想,不错,他今天早晨的确迟到了,并主动找了我,当时我觉得他肯定想说明迟到的原因。坦白地讲,我认为他一向遵纪守规,偶尔迟到一次我并不打算斤斤计较,加之当时又在和几位老师探讨一个学术问题,于是很随意地对他说了句:“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印象中他忧心忡忡地转身离去,而我当时确实没当一回事。回头想来,出现这样一幕,责任在谁呢?毋庸置疑,与班主任工作的疏忽是不无关系的:我疏忽了当时石浩同学的心理需求。
  [对策]
  在他家里,我先帮他清理了满地的垃圾,又安慰了他的母亲。下午上课前,我和他一起回到学校,可他始终跟在我的后面,迟迟不肯离去,这时我忽然记起斯普兰格在他所著的《青年心理学》一书中写道:“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陷入孤独之中,渴望着被别人接近、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吸!”我温和地对石浩说:“不要像丢了魂儿似的,振作精神上好下午的课,放心吧,老师会给你交谈的机会!”
  当天下午自习时,我主动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今天中午没吃饭,现在饿了吧?”他窘迫地说:“我没什么,只是让您……”我一语双关地说:“只要你没什么,我还有啥,咱们不是同病相怜吗!”之后,他和我谈了心里话:“由于昨天晚上学到很晚,又忘记了定闹钟,醒来时已经迟了,想埋怨妈妈(他爸爸出差),她却已经出门上晨操去了,回到学校想对您说,您又……”我笑着说:“我又没给你说明的机会,所以中午就只能找妈妈‘算账’,是吧?”他苦笑了一下。我接着说:“你本来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因你而骄傲,今天中午在和你妈妈的交谈中,我听得出他们对你的成长很关心,对你的未来充满希望……”正谈话间,他母亲按照我的约定打来电话问他:“下午挨饿了吧?能坚持上课吗……”他说:“妈妈,我很好,我对不起你……”听到他们的对话,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了。
  [反思]
  霍尔(G. S. Hall)将青春期形容为不可避免的“疾风怒涛”期,这似乎预示着:青春期于孩子而言,注定是个动荡不安的阶段,对理想的需求常常分外急迫,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爱和理解。因为他们拥有成人的身体,却无法同时拥有成人的思想和阅历,这使他们处于“边缘人”的尴尬境地,渴望关注,却常被忽略,渴望尊重,却常被轻视,渴望理解,却常被误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似乎有很多“谜”,无法自己解开,此时,若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就忽略了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存在价值,会造成他们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这就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努力丰富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应多一些耐心和宽容,静下心来聆听他们的诉说,放下师长的身架像朋友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动向,用爱心温暖他们,用言行感化他们,用知识武装他们,更要用智慧去丰富他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召开主题班会,开办心理诊所,举办家校联合咨询活动等形式,全力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多角度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排除其心理障碍,治愈其心理病症,预防其心理变态,使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拥有健康乐观的心理。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在我市的强力推行,课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人们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只关注其"形",而忽视其"神",从而影响了课堂教
文章指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在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要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注意和把握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教育?杜威回答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提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两者言论的背景不同,其内涵也有所区别,但两者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与生活关系密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让生活走进地理课堂,合理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或体验密切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地理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美术教学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人的右脑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智力世界。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左半球控
比喻,即打比方,它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和讲解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但印象不深。我试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