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接经法"记载于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书中称该法出自《云岐子学医新说》,并记载了两种"大接经法",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十二经脉流注的次序针刺十二井穴以达到治疗"中风偏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接经法"记载于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书中称该法出自《云岐子学医新说》,并记载了两种"大接经法",主要内容是通过按十二经脉流注的次序针刺十二井穴以达到治疗"中风偏枯"的目的。通过梳理"大接经法"的古今文献,发现自元代罗氏记载此法之后,古医家记载较少,多为转抄其内容,但在当代有多位医家对之研究并继承发展。对其经典角度的内涵探析方面,笔者首先通过梳理《素问》《灵枢》《难经》对于井穴的认识,得出以下结论:(1)井穴是"根结理论"之"根"所在,在治疗上有远道取穴作用;(2)井穴是表里阴阳经交接之处,气之大络;(3)针刺井穴符合"病在藏""邪在肝"的中风病病机。而该法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两种方式,是基于疾病阴阳偏性以及针刺引导趋势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大接经法"是我国古典针灸宝库中的重要技法,其疗效可靠,在中风乃至其他脏腑、经络病症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和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运用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丁苯肽软胶囊(商品名:恩必普,NB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和神经调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NBP大、中、小剂量组,采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受实验室检验的样本21352份,接受全自动细菌鉴定,同时采取纸片法开展药敏试验,分析病原
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可靠性分析方法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单个失效模式凸失效域(或凸安全域)的可靠性分析,提出截面截断抽样法(β截
<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指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和开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和标本保存时间对脑钠肽(BNP)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共检测34例血清和不同抗凝剂血浆中BNP的水平。结果17例患者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门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通过HIS系统提取我院2019年门诊2881张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