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一讲话内容,被舆论认为传达出诸多信号。
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设立,始于2002年,至今已进行92次集体学习,平均每隔40多天一堂课。12年间,160余位全国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汇聚中南海,先后成为这个特殊课堂的讲师。
在这里,学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完整而系统地阐释,进而影响着政治上的决策;在这里,中共领导层集体学习的内容,也隐现着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5月26日的此次集体学习至少透露出三点重要信号。
【1】党对经济工作的直接领导更趋强化
是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的一个提法值得关注:“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查阅历史资料得知,在此前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历次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文件(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都未提及这一概念。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通过最高领导人之口提出,极不寻常。
这进一步强化了党对经济工作直接干预的合理性,预示着接下来的一系列经济决策,会有更多党的色彩。
【2】集体学习释出中央政策微调信号
4月,政治局开会研讨了当前经济形势。而依照惯例。7月的政治局会议还将研究经济形势,会议可能对经济政策进行微调。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正好介入4月和7月的两次政治局会议之间。主题聚焦经济领域,時点特殊。
此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在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上的提法较以往并无变化,但在谈话重点上有较明显的倾向。习近平特别强调“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这表明。加强宏观调控是习近平在“新常态”下驾驭宏观经济的基本方略,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或将更明显的“主动作为”举措。在习近平强化对经济工作直接领导的背景下。短期内的宏观政策微调或可期。
【3】政治局集体学习出现新形式
本次没有像往常大多数情况一样有老师授课。而是采取自学形式。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确立。但在胡锦涛任总书记的十年间。形式相对固定。一股根据学习主题选定一到两位授课人。给政治局委员讲授,授课结束后政治局委员会围绕相关主题进行讨论。总书记也会做讲话。
习近平上任后。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逐渐丰富。首先,一些集体学习改为交流研讨形式,本次集体学习就是一例,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上海、天津、重庆三大直辖市的负责人韩正、孙春兰、孙政才分别做了发言。这种形式并非首次出现,去年6月政治局关于中共党史的学习就有马凯、刘奇葆、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等人作重点发言。政治局集体学习越来越多地采用政治局委员的研讨交流形式,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高层内部的思想交流和思想统一活动,这种形式的源头同毛泽东的治党思路可能也存在关联。
此外,2013年9月30日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把课堂设在中关村。则是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选择在中南海之外进行,也是最近一年半以来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更趋多样的表现。
【附】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孙春兰、孙政才、汪洋、韩正就这个问题作了重点发言,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听取了他们的发言,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习近平强调,准确定位和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习近平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
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设立,始于2002年,至今已进行92次集体学习,平均每隔40多天一堂课。12年间,160余位全国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汇聚中南海,先后成为这个特殊课堂的讲师。
在这里,学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完整而系统地阐释,进而影响着政治上的决策;在这里,中共领导层集体学习的内容,也隐现着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5月26日的此次集体学习至少透露出三点重要信号。
【1】党对经济工作的直接领导更趋强化
是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的一个提法值得关注:“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查阅历史资料得知,在此前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历次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文件(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都未提及这一概念。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通过最高领导人之口提出,极不寻常。
这进一步强化了党对经济工作直接干预的合理性,预示着接下来的一系列经济决策,会有更多党的色彩。
【2】集体学习释出中央政策微调信号
4月,政治局开会研讨了当前经济形势。而依照惯例。7月的政治局会议还将研究经济形势,会议可能对经济政策进行微调。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正好介入4月和7月的两次政治局会议之间。主题聚焦经济领域,時点特殊。
此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在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上的提法较以往并无变化,但在谈话重点上有较明显的倾向。习近平特别强调“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这表明。加强宏观调控是习近平在“新常态”下驾驭宏观经济的基本方略,在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或将更明显的“主动作为”举措。在习近平强化对经济工作直接领导的背景下。短期内的宏观政策微调或可期。
【3】政治局集体学习出现新形式
本次没有像往常大多数情况一样有老师授课。而是采取自学形式。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确立。但在胡锦涛任总书记的十年间。形式相对固定。一股根据学习主题选定一到两位授课人。给政治局委员讲授,授课结束后政治局委员会围绕相关主题进行讨论。总书记也会做讲话。
习近平上任后。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逐渐丰富。首先,一些集体学习改为交流研讨形式,本次集体学习就是一例,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上海、天津、重庆三大直辖市的负责人韩正、孙春兰、孙政才分别做了发言。这种形式并非首次出现,去年6月政治局关于中共党史的学习就有马凯、刘奇葆、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等人作重点发言。政治局集体学习越来越多地采用政治局委员的研讨交流形式,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高层内部的思想交流和思想统一活动,这种形式的源头同毛泽东的治党思路可能也存在关联。
此外,2013年9月30日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把课堂设在中关村。则是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选择在中南海之外进行,也是最近一年半以来政治局集体学习形式更趋多样的表现。
【附】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科学认识这一命题。准确把握其内涵,对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孙春兰、孙政才、汪洋、韩正就这个问题作了重点发言,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听取了他们的发言,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习近平强调,准确定位和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习近平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