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类恶性肿瘤引起的头颈部大面积组织缺损往往需要带蒂组织瓣转位或游离组织瓣移植等多种手段进行修复,头颈外科所及解剖部位极其特殊,外形不规则、结构复杂、涉及众多重要器官,故术后的组织缺损倘若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修复可导致术后严重的功能障碍或外观畸形。随着“根治肿瘤与提高生存质量两者并重”医疗理念在肿瘤外科领域推广,目前越来越多的修复手段被灵活运用。以显微外科技术为基础的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因具有诸多优势,近来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其中股前外侧皮瓣和前臂皮瓣[1]由于独自的特点在头颈部软组织修复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对穿支皮瓣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深入,修复手段亦更加灵活和多样。从1990至2011年Pubmed上常用穿支皮瓣的论文发表数量可见: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逐年递增,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以511篇高居榜首,占文献总数的297%[2](表1),但是目前DIEP主要局限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乳房再造领域,其能否在头颈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个体化修复重建中得到推广,则是摆在每一位头颈外科医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待同道们不断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