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超越金大侠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8月20日《青年报》报道,上海书展上,金庸作品即使打对折仍卖不动。每年书展都有减价甩卖的,但甩卖的多为辞书一类大部头作品,不过这回轮到金庸了。跟马瑞芳、池莉等名家新作依然很受追捧,鲁敏等新人作品也同样卖到缺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庸作品集新修本这次高悬在书展上许多展商甩卖榜的头条,原价768元/套,甩卖价只有384元/套,可是即便低至对折,销量仍不尽如人意。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多年来热度不减的金庸作品,终于在书展上遭遇“滑铁卢”。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被列入20世纪中国小说家前几位的金大侠,为何突然沦落到作品打对折都无人问津的尴尬地步?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读者对金大侠晚年这次不必要的修订之举不认同,但无论如何,金庸作品在书展上遇冷,还是从一个侧面说明金庸作品乃至金庸“品牌”的号召力已经大不如前。
  这个消息,想必会令不少金大侠的超级粉丝扼腕叹息乃至愤愤不平。其实,仔细想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金大侠确实有水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大侠的十四部作品,部部经典、部部引人入胜。多少年来,在武侠小说方面,金大侠都是无可争议的“武林盟主”,甚至有论者认为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荧屏上,根据他的书拍的“金庸剧”也收视率不俗。金大侠几乎已经成为武侠小说的代名词。
  但是,金大侠在把武侠小说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的同时,他本人也成了横亘在武侠小说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客观上阻碍了武侠小说的继续前行。他实在是太辉煌了,让无数后来者高山仰止、望洋兴叹,失去了与之争锋的信心:他的作品太受欢迎了,无数后来者的口区心沥血之作都被淹没在金氏作品的浪涛里。自金庸之后,除了古龙还稍有声誉之外,整个武侠小说基本上停滞不前。
  金大侠“前无古人”的说法我认可,但我不愿接受他“后无来者”的推断。再好的作品、再好的作家,我们也不能守着过一辈子。我们希望武侠小说能够新人辈出、佳作层出不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从武侠小说中收获乐趣和惊喜,武侠小说这一中国特有的文体才能继续兴盛、永远辉煌。
  因此,“冷落”金庸势在必行。只有破除对金庸及其作品的崇拜和迷信,才有超越他的可能。此前,曾有年轻的美女作家声称要“革金庸的命”,虽然她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水平,但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还是非常可贵的。时代需要的就是这种敢把金庸拉下马的劲头!如果我们在大师面前除了景仰还是景仰,连大气都不敢出,那么还谈何进步,又谈何超越。
  书展上,金庸作品打对折仍卖不动——原来,金庸的作品也会受冷遇;原来,金庸也不是神仙,超越他并非不可能!也许,就连高处不胜寒的金老先生,也正在热切地期盼着有人超越他的那一天早点到来呢,正如他笔下的孤独求败。   在校队学生练习太极拳套路的训练中,武官小学按照国家太极拳冠军的训练标准,要求必须达到四个字:高——踢脚要高过头;低——姿势要低,弓步马步大腿放平;大——动作幅度要大,抻筋拔骨,大开大合;实——运劲要沉实,有周身合下千斤力之感。按上述标准训练,孩子们不但太极功夫长进快,而且演练的太极拳套路水平高,观赏性强。
  
  小手拉大手 掀起学练太极拳新高潮
  
  武官小学开展特色太极拳活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顺应了广大群众的渴望和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女学生李坤晓是校队的尖子生,校队每次外出表演她都在前排,她爸爸李悦良先生看到心爱的女儿太极拳练得这么好,高兴得捐了两大汽车大理石板,铺平了学校的大舞台,专供孩子们练太极拳。几年来,一些学生家长和个体企业老板,纷纷解囊支持学校的太极拳活动,先后捐款上万元,并为校队的学生统一制作了太极拳练功服。
  武官小学的太极拳活动,重新唤起了人们的习武健身的意识,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建设。
  几年来,武官小学制作了《武官小学太极拳活动专辑》,共刻录了几百块光盘,分发给学生,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由于武官小学改进后的太极拳套路既适合孩子们练习,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成年人锻炼,因此学校周围十几个村庄的村民们纷纷组织起来,利用晚上和节假日跟着校队的孩子们学练太极拳,涌现出好多一个孩子带领全家同练太极拳的家庭,鲁洋同学就带领爸爸、妈妈、奶奶一家四口练太极拳。武官小学的太极拳活动的开展,带动了武官村全村太极拳热的兴起,掀起了小手拉大手、全民练太极的新高潮。
  武官小学驻地大武官村,重新恢复了太极之乡的优良传统。每天晚上都有男女老少五六十人,从四面八方自发集合在村中心广场上,身穿统一的太极练功服,排着整齐的队形,合着优美嘹亮的音乐节拍,全神贯注,翩翩起舞演太极。他们中正安舒,气沉丹田,运劲如抽丝连绵不断,迈步如猫行活泼轻灵,展现了动作行云流水般的流畅美,更有音乐与动作和谐统一的韵味美。其壮观场面令路人驻足观看,陶然怡乐,神往羡慕。有观者赞曰:男女老少演太极,“天人合一”皆受益;众人白鹤齐亮翅,身健体壮创功绩。武官村众人演太极的场景,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武官小学开展太极拳运动,也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生同练太极拳,感情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全校学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学习文化争创一流,演练太极弘扬国粹”,已成为孩子们一种高雅的追求和健康的时尚。“让学生带着最高尚的武德、最精湛的太极功夫、最优秀的学习成绩走出学校”,已成为武官小学的响亮口号和时尚亮点。
其他文献
现代人练拳的主要目的为了健康长寿、防身健体,而平衡便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必备道具。
行波热声发动机在回热器中进行的是可逆热声转换过程,理论上可以更高效地产生和传输声功,因而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对自行研制的大型多功能热声发动机进行了初步实验,着重
观察教师示范是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重要途径。怎样观察示范呢?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观察不得法,可能只能看“热闹”。  观察教师示范的方法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种,即整体观察、局部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  整体观察,指对太极拳的完整动作进行全面观察,了解动作的来龙去脉和基本运动过程。习练之初,首先应该对拳法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局部观察,指对动作的某一部分进行观察,了解其细节动作的健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千百年来始终以技击实用为其首要功能而代代相传着。武术的技击价值,几乎早已成了人们的共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一提到武术,我们就会首先将它和格斗技击联系起来。在民间,随时随地去询问一个平民百姓“武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和打斗技击联系在一起。看来人们对传统武术约定俗成的这个认识,早已成了中国武术的灵魂。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传统武术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只重演练
在温度测量领域,低温和超低温温度的精确测量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几种新型的低温温度传感器技术做了简单的介绍,并研制了新型的低温温度传感器并做了大量的试验.试
学会了一个拳架套路,懂得了一般的方法要领,学拳只能算是学会了一半。只有在千万次的练习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达到动作的劲力顺畅、形神兼备、姿势优美,真正掌握其中要义,明白其中奥妙诀窍,才算是真正学会了一个套路。在这漫长的日日月月、千辛万苦的习练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  一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感觉到最得力的虚实结构,把握好最顺畅的劲路,形成最优美的架势。  如四十二式太极剑中虚步截剑一
“湖北厨师”、“潜江缝纫工”……民工大省湖北的劳务输出之“曲”,在近百个特色地方品牌的和伴下,渐入高潮.农民进城就业,光有膀子力气可不行,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技能,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