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Burkitt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差异微小核糖核酸的筛选及靶基因预测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HIV感染相关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中差异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

方法

收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5份BL和3份DLBCL新鲜冰冻组织标本,19份BL和15份DLBCL石蜡标本。Agilent human miRNA microarray芯片技术检测新鲜冰冻的BL和DLBCL组织中miRNA表达情况,查找差异miRNA。利用SmartRNAplex™ miRNA技术在BL和DLBCL石蜡组织中验证关键miRNA,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靶基因。

结果

以DLBCL为参照,BL组中有42个差异性miRNA,其中28个miRNA上调,14个miRNA下调。以真核生物正向调控和高表达分子能促进肿瘤发生为依据,从BL组表达上调的miRNA选出5个关键miRNA验证,结果与芯片一致。与DLBCL相比,5个miRNA在BL中的表达均上调,分别为miRNA-16-2-3p、miRNA-20a-3p、miRNA-130b-3p、miRNA-185-5p和miRNA-423-5p(t值分别为2.715、2.539、2.750、4.004和3.625,均P<0.05)。其中miRNA-16-2-3p对应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CTNND2和RAD21;miRNA-20a-3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DYRK1A和GPAM;miRNA-130b-3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与IRF1、DICER1、PTEN等相关;miRNA-185-5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为VEGFA、NFATC3和SEC24C;miRNA-423-5p的靶基因可能主要是PA2G4和PNKD。

结论

BL和DLBCL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有望为BL和DLBCL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关键miRNA潜在靶基因与细胞生存、增殖、分化、凋亡和癌变等相关,可能对BL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使我市各县、乡镇、社区医院的药房工作逐步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药师承担,我院对基层医院药师、刚走入工作岗位的药师实施了规范化、系统化培训,使学员能基本掌握规范化的处方审核、调剂、发药、药品管理及药学服务等相关技能。同时,根据我院培训实际,对我院现有药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概述,对未来药师培训工作提出一定建议。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是减少异体血输注的策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之前,为避免羊水栓塞或母体免疫反应,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产科手术中几乎被禁用。直至近年,白细胞滤器(LDF)的应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才得以应用于产科。经自体血液回收仪(cell saver)处理和LDF过滤的产科术中回收自体血液中,胎儿鳞状细胞水平与胎盘剥离后的母体静脉血基本一致,并且迄今为止暂无因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导致羊水栓塞的相关文献报道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阐述外周血可溶性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 BAFF)在慢性HIV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可溶性BAFF浓度与HIV感染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未经抗病毒治疗门诊HIV感染者50例,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将HIV感染者分为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处于免疫清除(immune clearance,IC)期的CHB患者肝脂肪变与血清病毒学指标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根据肝穿刺病理诊断为IC期的CHB患者,根据肝脏脂肪变程度,分为无或轻度脂肪肝(F0~1)组和中重度脂肪肝(F2~4)组,比较肝细胞脂肪变与其血清病毒学指标关系。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298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