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治疗梗阻性肾病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及评价尿毒清颗粒对梗阻性肾病术后患者肾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116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均在及时血液透析后给予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术后均能摆脱肾替代治疗.在术后3个月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尿毒清颗粒,均治疗1年.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并行肾脏彩超、肾脏核素扫描(ECT)等检查.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15.32±9.83) mmol/L比(21.88±11.17)、(17.95±11.29) mmol/L;(402.20±60.33)μmol/L比(495.25±80.03)、(450.09±55.63)μmol/L; (0.75±0.16) m/s比(0.44±0.09)、(0.48±0.08) m/s; (0.25±0.06) m/s比(0.11±0.05)、(0.12±0.05) m/s; (0.31±0.07) m/s比(0.19±0.04)、(0.21±0.05) m/s;0.47±0.03比0.72±0.08、0.62±0.07;1.21±0.12比1.56±0.17、1.45±0.22;(36.12±8.10) ml/(min· 1.73 m2)比(20.88±9.51)、(25.35±6.13) ml/(min· 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对梗阻性肾病患者术后残余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上颌窦骨分隔被认为是上颌窦内提术的相对禁忌症,文中旨在探讨上颌窦底骨分隔对内提升术后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上颌窦底骨分隔需内提升进行种植的患者7例(有分隔组)
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的检出率为0.5%(47/9414),男女比例为1:0.7.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内镜下食管胃黏膜异位症表现呈玫瑰-橙红色天鹅绒样斑块,酷似胃黏膜,与周围的灰白色正常食管黏膜界限清晰,表面多光滑,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也在逐年增加.玻璃体切除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故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改善手术方法,快而全的切除掉玻璃体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于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应用曲安奈德(TA)行残存玻璃体及增生膜染色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4例(58眼),起到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关键词:玻璃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