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基于此,文章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75-02
  对认知水平处于具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所具备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他们学习数学路上的“绊脚石”。如何帮助学生成功跨越這些“绊脚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的话题。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创新数学教学的形式,以构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
  一、巧用信息技术开展预习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实施和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小学生受到学习经验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往往在预习中存在不知道学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学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第一步,教师利用1分钟时间,向学生展示“切蛋糕”的过程。第二步,利用2分钟时间向学生阐明预习重点:①掌握分数的概念;②分数的读写方式;③分数的作用。第三步,利用2分钟时间发布预习任务:①在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用分数表达图片内容;②以口述形式,说出下列分数的含义;③举出3个应用到分数的生活实例,并对于分数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阐述。第四步,利用1分钟时间发布拓展任务,尝试总结预习心得,说出预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收获及不足之处。
  如果大家观察教师发布的微课内容可以发现,整个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6分钟,但是起到了预习指导的作用。首先,在第一步中,“切蛋糕”的视频,帮助学生实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由生活实践到理论知识的过渡,从而对他们进行思维引导;其次,在第二步中,通过阐明预习重点,学生能够抓住预习目标和学习主线,从而完成了预习指导;再次,在第三步中,通过发布预习任务,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练习和实践当中,建立起书本知识与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从而完成了能力训练;最后,在第四步中,通过发布拓展任务,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分数的知识,也学会了对预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明确了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从而完成了学法指导。可见,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预习指导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指导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不仅通过预习掌握了数学知识、训练了数学技能,也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构建“趣味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设集声音、影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教师巧妙运用电子白板的复制和粘贴功能,展示了乘法的无穷“魅力”。教师先在白板上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面是一青一红两个苹果。然后,教师对该图片进行复制和粘贴,并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进程,迅速说出屏幕上苹果的数量。于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流程,开始“数数”:4,6,8,10,12……在数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发现数字变化的规律了吗?我每复制粘贴一次,多了几个苹果?也就是说,每复制粘贴一次,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加几?”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再出示一张由3个苹果组成的图片,再次进行复制粘贴操作。此时,由于数值变大,学生无法通过口算说出复制粘贴后的数字,于是,教师由此引出乘法的概念:“大家知道,当图片是2个苹果的时候,每复制粘贴一次就是多两个苹果,也就是说,苹果的数量可以用2 2 2 2……来表示,那么如果用乘法表示的话,就是2乘以粘贴的次数;那么现在图片中的苹果变成了3个,如果我粘贴5次,你能用乘法表示出来吗?你能够用我们刚刚学过的乘法口诀,算出粘贴5次以后,屏幕上苹果的数量吗?”
  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只能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这不仅在形式上比较枯燥,对学生的思维也有所局限。相反,教师巧妙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了乘法就是“几个相同的加数连续想法”的深刻内涵,还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全程参与和见证了乘法的“创造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巧用信息技术开展交流合作,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然而,由于小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弱,在开展交流合作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在维护课堂纪律和解决合作纠纷等“闲杂”问题上,无法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全程参与、监督与指导下,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活动。首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分组功能,先将学生分层,再将学生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分布在各个组别,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帮互助。其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分享和交互功能,向各组成员发布合作探究任务:请结合刚才的知识讲解和实验演示,以线上语音讨论的方式,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面积公式。再次,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监督和指导功能,观察各组讨论进程及每个学生的表现。同时,对表现突出或出现状况的小组加以点评和指导。最后,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分享和点评功能,将各组讨论结果上传到班级群组,供全体同学观摩和鉴赏,并做出评价,以线上评分的方式,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和“最佳表现个人”。   信息技術在交流合作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为学生的交流沟通提供了快捷的渠道,也为教师的监督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使小学数学交流合作活动能够有序、流畅、高效进行,且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巧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以评促学”
  为了响应新课标理念的号召,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发展为评价目标,以过程为评价重点”的教学评价理念,实现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促发展。然而,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观察和书面测试的评价手段,显然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首先,丰富评价主体。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和点评功能,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知识讲解、合作探究、课后练习四个教学环节开展线上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和家长点评活动,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评价格局,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参与教学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对学生做出多元化评价。其次,丰富评价形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的存储功能,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成长档案”,将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亮点瞬间”记录下来,使学生能够见证自己的成长历程。再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制定“基础知识检测表”“课堂活动综合表现测评表”“课后作业成果批注表”等表格,从理性视角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很显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大大推动了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教学评价的评估、激励、调节等作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之处与不足之处,做到扬长避短、见贤思齐;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由评价的“客体”变成评价的“主体”,激励他们以教师设定的评价标准为“准绳”来要求自己,实现自我激励与自我调节。
  五、结语
  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开展预习指导、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交流合作和革新教学评价四个层面,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途径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马小梅.优化手段激兴趣 化繁为简释重难——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发展,2019(2):93-94.
  [2]单晓倩.巧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差异化课堂——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3):83-84.
  [3]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6):110-113.
  [4]石翠芸.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7):44-47.
  [5]赵桂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J].黑河教育,2014(6):86.
其他文献
清代,有一位名叫施世纶的清官,被老百姓称为“施青天”,他常常在办案时帮助穷苦百姓解决燃眉之急。据清 《施案奇闻》 载:施世纶在扬州知府任上时,为了维护百姓利益,巧判了一桩盗茄案,为贫困百姓挽回了经济损失,使孤儿寡母领受到帮扶的温暖。  有一个城外双杨村的老妇人报案说,他们孤儿寡母种了几亩茄子,每日辛勤浇灌,百般呵护,结的茄子都很大,实指望卖点钱偿還债务,不料接连几夜被贼偷。看着可怜兮兮的老妇人,施
摘 要: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文章详细总结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新路径,包括合理设计问题、构建学习环境等,希望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拓展思路。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
摘 要: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升学习水平,很多教师针对英语教学的导入环节做了大量的文章。旨在摒弃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创新方式方法,让导入环节更为合理有效,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建立情感上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使学生快速有效地进入到教学氛围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 要: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天祝县”)把加强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全县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手段,取得了明显成效。领导决策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得以发展的基础,要实现教育均衡快速发展,就要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方面寻求突破;设施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得以发展的保障,天祝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项目的大力支持,硬件建设、师资培训、教学应用等方面有了进展;队伍建设是信息技术教
二、胡适与马衡  马衡是位传奇式的学人。他生于1881年,1899年科场得意,与马鉴双双考取秀才。但他俩放弃了同年秋天在杭州举行的乡试,而改赴上海考取新式学堂南洋公学就读。之所以会这样,首先是受到他二哥马裕藻的影响,要离开旧家庭,走入新世界。马衡的业师叶浩吾崇尚新学,对马衡影响也不能小觑。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他的未来岳丈老泰山叶澄衷。叶澄衷是晚清民初商界“宁波帮”的先驱和知名领袖,他对马衡的影响是决定
槟榔产于中国的海南、台湾和越南,从 《三辅黄图》 所记来看,汉武帝的“扶荔宫”同样植有从南越国移来的槟榔。  唐朝时,安南 (交趾郡,今越南)中都护府曾向中原王朝进贡槟榔。《新唐书·地理志七上》 记载:安南中都护府,“土贡:蕉、槟榔、鲛革、蚺蛇胆、翠羽。”  在古代,海南州县皆以槟榔为业。据 《粤中见闻·物部九》“槟榔”条,槟榔以白心花为贵。未熟者叫“槟榔青”,青皮壳,“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蒋中正三下野  1949年1月1日清晨,秦淮河上响起了几声爆竹,百姓们祷告着新年的好运,然而战火离这个刚刚光复的六朝古都已然不远。  1948年12月21日,在香港的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给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发来密电,号召共同反蒋,联共求和,“赞成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织联合政府”。24日,拥兵30万的白崇禧在汉口致电蒋介石,谓“与共党谋和”,逼其下野,建议三点,其中首要一点为:“先将谋和诚意
摘 要: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采取客观的态度,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或问题,可以避免对事物和问题的认识出现极端化、绝对化的倾向。基于现实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灵活运用新闻素材,指导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新闻事件,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因此,文章以作文指导课“当‘道德奖酬’遇上程序正义”为例,阐释如何活用新闻素材,发
鲁迅与钱玄同,曾经有让人羡慕的真诚热烈的友谊,尔后又有让人们惆怅的视若路人一般的对立。他们是同学,是战友,到了晚年,一个仍然忧患于时事,一个却退隐于书斋。先是疏远,进而对立了。战友各奔前程,友谊遗落在路途上,每每思之,让人长叹。  【一】  钱玄同 (1887—1939),原名夏,字中季,号德潜,又号玄同;后废姓,称疑古玄同。曾用笔名浑然异、王敬轩等。浙江吴兴人。语言文字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著名
几种说法  鲁迅给毛泽东送火腿,这在今天的人们听起来,似乎有点八卦,甚至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曾是鲁迅研究者和党史研究者们很纠结的问题,有过不少争论。问题当然不仅限于火腿,而是说明鲁迅与毛泽东、与陕北根据地的关系,说明鲁迅晚年的情感倾向。  最初谈到这事的是魯迅夫人许广平。1961年她在 《鲁迅回忆录》 中说:  曾经盛传这样一个故事:鲁迅托人带了两只火腿,到延安去送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各位领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