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对于学生应是一种暗示,起到渲染、陶冶的效果,是心理辅导课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载体。生动、恰当的情境教学手段是心理辅导课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心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结合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知识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二、故事演示情境
以说理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故事情境,激起学生的联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教学《正确对待挫折》一课,我设计了美国第一位总统林肯的故事:“林肯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用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林肯多次失败中感悟:“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许多沟沟坎坎,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要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故事情境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
三、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插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情境。教学《做个最好的自己》时,我为了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设计了画“我的优点树”环节:“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然后,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这样的景象: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一个个大大的硕果。每个硕果都写着你的一个优点,这个果子上写着‘勇敢’,这是你的优点吗?或者是‘性格开朗’‘勤奋’‘幽默’?再仔细地看看,这些果子还写着哪些你的优点?这棵树的枝干、树根又如何?想好了吗?请把眼睛张开,然后在这张纸上把它画下来。”在学生展示“我的优点树”环节中,我发现每个学生画的“优点树”各不相同。
四、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如《这就是我》一课中,教师在导人和教学高潮环节中,播放了李玟的歌曲《自己》,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而这首歌的歌词正好符合这个教学目标。
五、表演体会情境
为了把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某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学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还能很快地理解,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六、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教师通过优美、简练、风趣、抒情的语言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情境教学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辅导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营造愉悦的、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因为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责编 韦春艳)
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所谓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心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结合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知识的理解。古人读书“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二、故事演示情境
以说理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故事情境,激起学生的联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如在教学《正确对待挫折》一课,我设计了美国第一位总统林肯的故事:“林肯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用这个故事让学生从林肯多次失败中感悟:“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许多沟沟坎坎,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要相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故事情境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
三、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插图、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情境。教学《做个最好的自己》时,我为了让学生发现他们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设计了画“我的优点树”环节:“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然后,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这样的景象: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一个个大大的硕果。每个硕果都写着你的一个优点,这个果子上写着‘勇敢’,这是你的优点吗?或者是‘性格开朗’‘勤奋’‘幽默’?再仔细地看看,这些果子还写着哪些你的优点?这棵树的枝干、树根又如何?想好了吗?请把眼睛张开,然后在这张纸上把它画下来。”在学生展示“我的优点树”环节中,我发现每个学生画的“优点树”各不相同。
四、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如《这就是我》一课中,教师在导人和教学高潮环节中,播放了李玟的歌曲《自己》,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而这首歌的歌词正好符合这个教学目标。
五、表演体会情境
为了把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某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学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还能很快地理解,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六、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的本领归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教师通过优美、简练、风趣、抒情的语言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
情境教学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辅导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营造愉悦的、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因为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责编 韦春艳)